“爸,你刚刚跟二伯他们说的”
“我不是在吓唬他们,以后我不会再出手管他们的事了。”桐城那边十分重视宗亲关系。
以往,只要家里有一个孩子出息了,就会举宗族之力相助,就是希望那出息的孩子以后能够回馈宗亲,光宗耀祖。
虽说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可亲族之间,一个出息了就会拉拔自己的亲戚,这种想法几乎是刻在了他们这一辈人的骨子里。
秦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就去了国外,吃了许多苦,等到国内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就开始回来创业,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生意做得好了,他回到家乡看到自己的兄弟混得落魄,便开始提携自己的侄儿。
这些年,他对二哥一家付出的,不仅仅是实打实的金钱,还有许多心血和精力。
当年,若没有他的扶持,他们一家子的日子又怎么可能过得比大多数人要顺遂风光!
他也不指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回报,就想着以后阿诺、阿湛和阿珺若是有事,他们还可以帮扶一二。
可是,那一家子别说帮扶了,甚至还妄想联合外人夺取他辛辛苦苦挣下的产业。
这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啊。
说他们是白眼狼一点都不为过,这样背后捅刀子的亲戚,他情愿断绝!
第197章报应来了
秦语诺姐弟几个谁也没劝说。
他们其实也不懂父亲骨子里那种观念。
很小的时候,他们姐弟几个年纪比堂哥们小,也曾被他们欺负过,所以他们打小就不喜欢跟二伯一家打交道。
父亲跟人出过国,做过许多苦工,回来的时候是有点家底的,还用这笔钱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儿。
后来开始创业,他把仅剩的一点家底都掏出来做生意的时候,二伯一家别说支持了,反而跟村里人一样唱衰他们。
可是等到父亲赚了钱,却又腆着脸上门让父亲提携堂哥他们。
年纪大一些的秦语诺隐约还记得,当年妈妈一个人带着他们仨留在了村里,有一次家里没米了,他们几个孩子饿得直哭,妈妈没法子,只能去找二伯娘借米,她不仅没借,还奚落了妈妈一顿。
最后还是邻居大妈可怜他们,借了妈妈几把米。
还有一次,下雨的时候,阿珺发了高烧,妈妈找遍了屋里藏钱的地方,都只摸出了几毛钱,根本不够看病。
她冒着大雨去找二伯他们借,二伯娘却连门都不给开
在父亲的生意起来前,他们的日子都十分难过。
这些秦语诺都记着,秦语湛多少也有些印象。
但他们的父亲是个宽厚、重感情的人,即便二伯一家对他们不好,可真当他发达了,他们腆着脸凑上来,他还是没办法视而不见。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