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灯火啥意思 > 第三章 钦差大臣(第1页)

第三章 钦差大臣(第1页)

两声木响,两排的县卫站姿也更显端庄了,他们握紧了一根根的长棍,神情庄严,仿佛是排排的卫兵般守护着一方县堂。

透过木屋边上的弦窗,可见远方的榉树和桦树。凋落着的秋叶,片片地随风轻舞,又依依不舍地飘扬而下。秋意正浓,让人联想起诗和远方。

唉,这样宁静的秋日还能过上多久啊。李川心里有些愁怅,两边的县卫脸上的神情也日渐庄严,似乎也心有所想般的开始带有几分隐忧。

望着他们消瘦的身影,李川默默无言,只是手掌悄悄地紧握,又终究无力的放下了。

质帝尚且年幼,梁冀又代表着外戚独断专权。东汉也已经不再是那个发明众多,风华绝代而又光芒璀璨的时期了,物是人非几多愁啊。

窗外的一片秋叶,几番纷飞,飘到了开着窗户的厅堂上。李川拾起了这片落叶,看到了它上方细细的纹路,流水亲抚的微痕,岁月的留影和时光的间隙,没有再多言。

人生吧,从来都是一段寻找意义和方向的旅程。从前之路,未来之途,持之以恒的前行赴重,时间才能在淡淡的回忆和馨香里,把苦难修炼成美酒,把岁月砥砺成黄金。

叮当一声轻响,门前来了两位客人,李川合上了书本,微微的有些咤异。

眼前的这一位客人,长布衣杉,服饰干练简单且一尘不染,装饰大方古朴有前人遗风。他身着青布衣襟,身披麻色长衫,脚着一双灰色布鞋,举止端庄得体,进退间礼貌大方。

另一位同样身着青衣,举止干练,静静的站在他的身后,面容稍显严肃,似乎是主从关系。李川静静地看着为首之人,有些熟悉的声影,慢慢地也想起了一些什么。那也是一段关于求学时,久远的同窗回忆了……

三人默默对视了一小会,点点笑意随即欣然地,出现在了双方的脸庞上。啊,真是家乡有幸遇故知啊。

随即,二位钦差大臣哈哈一笑,朝他缓缓的走了过来,为首之人干净利落的双手抱拳,朗声说道。

“李县尉,自潭州一别,许久未见了。你也是巧在这偏远之地,做一名县臣啊!”

来访的使臣仪表堂堂,言谈之间,斌斌有礼而又端庄大方。目光澄澈,神态温和,有着宽广的胸襟,和深远的见识。

李川朗笑着接待了两位客人,并奉上了新鲜的春茶。三人笑谈着以前求学时的种种往事,和赴任后的其它见闻。

并讨论着当今国家的局势,和国情的沿革发展。李川当年的同窗好友,现在俨然成为了,一名文韬武略的权重之臣。

“哈哈,张师兄,王师兄,自当初学堂毕业后,海角天涯,各赴前程,小弟也时常怀念啊。”李川双手抱拳,言辞之间略有怀旧与感伤。但这些天来一直因为公务而紧绷着的神情,也渐渐地稍显放松了下来。

“怎么样,你现在过得如何啊?质帝可曾安好”言罢,李川向张师兄又郑重地敬上了一杯家乡的清泉水。

张钰举起水杯,有一些失神地望着这一杯山泉水,随即慢慢地俯身一饮而尽。一时间,家乡的山川草木,长烟落日,烟霞北斗,俱都随水流而下,直入咽喉。

泉水的味道,是那般的清凉,隽永,复杂,而又几多韵味。他坐在那里,李川也静静地候着。许久许久,张钰才微微抬头,讲述起了朝庭中的往事。

只是那因为多日思念家乡而干枯的眼眸,此时也泛上了点点的泪光。他的双目在此时也又有了神彩,和几许温度。

“质帝尚且年幼啊,如今又遇上了外戚专权,境遇可以说很不好过。不过他年少聪慧,又勤于政事,所以我们士大夫一族都挺支持于他。只是怕如此一来,也会和那些皇亲国戚们,结下梁子罢了。”

“至于我个人的话,”张钰又饮了一口清泉水,两道长眉上,也终于冽开了一抹欣然的微笑。

“先前回家乡时,收了一名徒弟,因为他虽品行端正,但年纪尚小,方长三岁,所以我希望他能够博采众长,虚怀若谷,做一名文韬武略的将才,故替他取名为,童渊。”

“哈哈,好事好事,如此一来,师兄你的枪法,也可以得到继承和发扬了呀。”

李川的神情渐渐的柔和了起来,只是手中微微晃动的茶杯,却显露出了他此刻内心的满足,与愉快。

“说得好,走,一起出去转一下。”张钰走上前来,一把扯过了李川,“我好久没来潭州这附近了,今天啊,你可得陪我,好好地转一下啊。”

李川虽没有答话,但眉宇间的神情却涌上了一抹欣然的笑意。随后,三人并肩地走出了县堂,走向了村庄的远方,看见了金灿灿的水稻,和满怀希望的油菜花。

张庭尉时隔多年,也终于回到了故乡,又踏在了这片希望的原野上。他此时的心情,也同样是复杂难言,不知几多况味在其中矣。

他经历过征战,也和太尉一同平息过叛乱。他在四方的原野上奔驰,也曾经站在高耸的城墙上,辽望这片广阔的地方。如今也算是,达成了几分梦想,能够游子返乡了。

走过稻田,又踏上了原野,慢慢地回到了村庄。李川一路为张钰介绍着路上的景物,和现今的物是人非。他用手指着远方的石磨,同二人欣然笑道:“张兄,你看,这是咱村现在的石磨,每年都可以磨不少的灰面呢……”

张钰走上前去,细细地观察着石磨,又用手摸了摸上面的微痕,和几缕米碎。随即才拍了拍李川,轻轻地一笑:“真的是感谢了啊,你做得挺好。”

随后三人说说笑笑,迎着渐渐下沉的落日夕阳,又走向了记忆中的山峰和远方。

夕阳西下,深沉隽永的晚霞,将三人的影子渐渐拉长,又渐渐地拉远。黑夜如同一道薄纱,慢慢地织上了天空,模糊了光明的边界。

一时月色如河,月华如水。举止俯首间,星河各异。三人坐在远方的山坡上,沉浸地眺望着星空和远方。

在这米贵粮稀的时代,他们三人的感情却是如此的深厚,即便三人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太多的俸禄,即使也没有太多的同党与好友,也仍然心怀畅然。

也许是因为一份希冀,也许也仅是一种自得。也许也是因为两人求仁得仁,和家乡有幸遇故知吧。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