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岳飞南宋中兴四将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在宴会前,岳飞刚刚看过手诏,上面写的是令其“持重不动,只许以轻兵(少数)与敌周旋”这些模棱两可、伸缩性比较强,形如弹簧的话。虽然话说得牵强,不太中听,但毕竟没有公开阻止北伐,因此还稍微感到有些庆幸。可听到李若虚的发问,却是话里有话,绝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看着老李那无奈的表情,岳飞忐忑不安地反问道:“莫非真如谣传所言,是……”

“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李若虚一边说,一边痛苦地点了点头。

闻听此言,岳飞愕然地张大了嘴巴,手中的筷子几乎把捏不稳,险些落下。

离老李较近的大将徐庆听得真真切切,借着酒劲,“霍”地站了起来:“一会儿让打,一会儿又撤,成何体统?”

岳鹏举看他一张嘴就走了样,忙挥挥手,示意其退下。待徐庆出了大门,这才压低声音问道:“为此北伐,本帅与诸将士已苦侯四载,不想中途而废。然知李兄所负严命之重,敢问可有两全其美之策?”

见李若虚默不作声,似在踌躇犹豫之中,岳飞又追问了一句:“若虚,难道你忘记了为国殉难的胞弟(指其弟李若水)、挚友了吗?”

一提到李若水的名字,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李若虚的眼中也噙满了泪水:“吾何尝不知天地大义,然,即便为兄想帮,岳帅也必遭朝廷掣肘。即便侥幸躲过今朝,他日也免不了成众矢之的。庙堂之上比不得沙场,阴谋遍布、机关重重,非鹏举之所长。况当朝之秦相虽然表面上吃斋年佛,连老婆都怕,可实际上却是心狠手辣、口蜜腹剑呢?”

听到李若虚的好言相劝、肺腑之言,尤其是其中的“庙堂之上比不得沙场,阴谋遍布、机关重重,非鹏举(指岳飞)之所长”,虽有点尖刻,却字字在理,令大家不得不权衡思量。席上众人都不再做声,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气氛顿时显得压抑、郁闷,似乎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是啊!久在军中,自是忽略了朝堂之上的暗斗明争。

岳鹏举缓缓站起身来,背对着众人怔了半晌,凝眸注视着暗黄色的烛光,看着那一滴滴凝固成块的血红色烛泪。良久,才徐徐说道:“若北伐成行,死何足惜!”

听到岳鹏举那掷地有声之言,老李刚刚还稍显犹豫的面庞霎时变得坚毅起来。但,还是发出了一些疑问:“不知可有胜算否?此战可胜而不可败,若小有挫折,和议之风必再起。到时,鹏举更将授人以口实。”

“三军将士同仇敌忾,若慎于用兵,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既如此,愚兄何惜此头!” 李若虚此时也激动不已。

……   ……   ……  ……

老李到岳家军后,竟然做出了“要向弟弟李若水学习,做一个誓死抗金的好青年”的表态,然后很快,岳飞、李若水两个人之间达成了“矫诏”的协议。

所谓“矫诏”,就是在领导不知情的前提下,人为地改变其所下达的命令。这在中国古代,是仅次于“造反有理”一类的“大罪”,具有着“不可饶恕性”等诸多特点。一旦被追究,不仅是丢官的问题,还极有可能因此而命丧黄泉。

李若虚后来因此而罢官,从此再未走进宋廷领导班子核心……

作者题外话: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4节  血沃中原(1)

岳家军此次北伐的目标是大金帝国在中原的统治中心——河南开封。

岳家军此次北伐的目标直指大金帝国在中原的统治中心——河南开封。

开封,位居豫东平原,原为北宋故都。虽然政治地位举足轻重,但却因四周为平坦旷野,而处于一个四战之地。因为无险可守,所以开封只能通过加固城防、驻以重兵,凭借优势兵力阻击来犯之敌。开封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攻守形势。如果直取开封,很容易造成重兵屯于坚城之下,进退维谷的境地。攻打开封的关键,在于从外围入手,层层递进,使其变成仅存中枢的孤城一座,在外援已绝的形势下,无力戊守,不战而自降。

开封的攻守形势于久经战阵的岳飞而言,成竹在胸。因此,岳家军最初的打击目标,并没有直接去攻取这座故都,而是将开封周围的几个据点,也是其外围防线,做为扫荡的重点:

1140年6月25日,收复河南开封南面的蔡州;

注明:蔡州,就是今天的河南汝南县位居河南开封南面、汝河上游的北岸。汝河的源头在中原腹地,下游流入淮河上游,是中原地区与淮河流域最便捷的水路之一。所以,无论是北方军事集团要饮马长江,还是南方政权意欲北图中原,蔡州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战守之地。

1140年闰6月19日,收复开封西南方向的颖昌;

注明:颖昌,位居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以东,位居中原与江淮之间便捷的水路之一 —— 颖河的上游。这座三国故都以其便利、天下居中的交通、地理环境而成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冲,是开封西南方向的一道屏障。

1140年闰6月24日,收复开封南部的陈州(即淮宁府);

注明:淮宁,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屏蔽在开封南部,因位居江淮与中原之间重要的水路之一 ——  颖河上游北岸,由此

而成为了自古以来的兵家瞩目之地。所以其地有“控蔡(河南汝南县)、颖(指许昌)之郊,绾汴(河南开封)、宋(指河南商丘,因其古称为宋州)之道(注明:蔡、颖、汴、宋泛指中原地区),淮、泗有事(淮指淮河与大运河交汇处的江苏淮安,泗指古泗水与淮河交汇处的泗州,“淮、泗”泛指江淮地区),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

1140年闰6月25日,收复开封西面的郑州;

注明: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虽非军事重镇,但却因北

濒黄河天险、西临荥阳、虎牢、东靠开封、南倚嵩山而成为中原地区的交通要冲。其中荥阳、虎牢关为易守难攻,屏蔽洛阳古都东侧的战略要地,尤其在我国历史上处于东、西争雄时,荥阳、虎牢更是成为军事集团之间比较明显的分界点之一;开封为七朝古都,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黄河、嵩山为河南天然的山川险要。正因位居枢纽,所以郑州西北,地处黄河、济水分流处的邙山,曾经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粮仓,古称敖仓。因此有“据敖仓之栗,塞成皋(就是“虎牢关”,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一公里处)之口,而中分天下”之称;有“郑州逐鹿地,荥阳决雌雄”的军事古训。

1140年7月12日,收复西京洛阳;

注明:位于开封西面的洛阳,不仅是闻名于世的古都,也是河南西部地区第一军事重镇。

1)洛阳东北方向不远处,是中国古代在黄河下游最重要的渡口——孟津,通过孟津渡过黄河,就濒临控扼中原与华北地区的制高点——形胜之地山西。

2)洛阳东出,沿着由黄河、洛河、伊河三条主要河流冲击而成的伊洛河谷,通过今天的荥阳市泗水镇西一公里处,控扼着黄河与嵩山之间的要隘——虎牢关,就进入到了中原交通要冲——郑州的前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