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合院一人纵横 > 第2617章 麟趾呈祥172(第2页)

第2617章 麟趾呈祥172(第2页)

片刻后,大营内传来一阵马蹄声,阿古拉带着数十名亲信走了出来。他身材高大,满脸胡须,眼神凶狠,盯着林羽冷笑道:“大景的官员?怎么,是来投降的吗?”林羽毫不畏惧,直视着他:“阿古拉首领,我大景与匈奴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为何你们近来频频入侵我边境,劫掠粮草,杀害百姓?”

“井水不犯河水?”阿古拉哈哈大笑,“你们大景占据着中原的富庶之地,我们匈奴却只能在这贫瘠的草原上受苦,这公平吗?去年冬天,草原上大雪纷飞,牲畜冻死无数,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可你们大景却不肯给我们一粒粮食,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

林羽心中一动,原来匈奴入侵竟是因为去年的雪灾。他说道:“若是因为雪灾,你们大可派使者与我朝交涉,我大景一向体恤百姓,定会给予援助。可你们却选择用武力解决,伤及无辜,这难道就是你们的道理?”

阿古拉脸色一沉:“交涉?之前我们派去的使者,被你们的官员扣押,至今生死未卜,我还能相信你们吗?”林羽一愣,他从未听说过此事,看来其中定有误会。他当即说道:“阿古拉首领,关于使者之事,我并不知情。但我可以向你保证,若是此事属实,我定会查明真相,还你们一个公道。至于雪灾援助,我可以代表朝廷,答应给你们十万石粮食,前提是你们立刻停止入侵,与我大景重新签订和平协议。”

阿古拉眼中闪过一丝动摇,十万石粮食对如今的匈奴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他还是有些怀疑:“你说的是真的?若是你们事后反悔怎么办?”林羽说道:“我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担保,只要你们停止入侵,粮食会在一个月内送到。若是你们不信,我们可以签订书面协议,若我大景反悔,你们再出兵也不迟。”

阿古拉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好,我信你一次。但我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若是一个月后粮食不到,我定会亲自率军攻破云漠城!”

林羽心中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暂时达成协议,但至少为云漠城争取了时间。他与阿古拉签订了和平协议后,便带着随从返回了云漠城。周将军见林羽平安归来,还带回了和平协议,心中大喜,连忙设宴款待。

席间,林羽说起使者被扣押之事,周将军皱着眉头说:“大人,此事末将倒是略有耳闻。去年冬天,匈奴确实派了使者前来,可负责接待的是云漠城的通判王大人,后来听说那使者因言语不当,被王大人关押了起来,至于现在在哪里,末将也不清楚。”

林羽心中起了疑心,一个使者即便言语不当,也不该被随意关押,这里面恐怕另有隐情。他当即下令,传讯通判王大人前来问话。王大人接到命令后,神色慌张地来到城主府,见到林羽,连忙行礼:“不知大人找下官有何吩咐?”

林羽开门见山:“王大人,去年冬天匈奴派来的使者,如今在何处?”王大人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那……那使者因冒犯朝廷,被下官关押在大牢里,至今还在那里。”林羽追问:“他究竟如何冒犯朝廷?可有证据?”王大人脸色发白,说不出话来。

林羽见状,心中已然明白,此事定有蹊跷。他当即下令,让人去大牢提审匈奴使者。半个时辰后,侍卫将使者带了过来,只见他衣衫褴褛,面色憔悴,显然在牢中受了不少苦。使者见到林羽,连忙跪下哭诉:“大人,我是冤枉的!我只是来请求大景援助粮食,可那王大人却索要贿赂,我没有答应,他便说我冒犯朝廷,将我关押起来,还抢走了我带来的贡品!”

林羽怒拍桌子,看向王大人:“王大人,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王大人吓得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大人饶命!下官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等错事,求大人开恩啊!”

林羽冷哼一声:“你身为朝廷官员,竟敢索要贿赂,扣押使者,差点引发两国战争,罪该万死!来人,将王大人打入大牢,等候朝廷发落!”侍卫们立刻上前,将王大人拖了下去。

解决了使者之事,林羽便开始着手筹备援助匈奴的粮食。他一方面传信给朝廷,请求调拨十万石粮食,另一方面,又在云漠城周边的州县筹集粮食,尽量缩短筹备时间。周将军则趁机整顿军队,修复城墙,加强防御,以防阿古拉变卦。

半个月后,朝廷的粮草终于运到了云漠城。林羽亲自押着粮草,前往匈奴大营。阿古拉见粮食如约而至,对林羽多了几分信任。他设宴款待林羽,席间,林羽说道:“阿古拉首领,如今粮食已经送到,希望我们两国能遵守协议,和平相处。若是以后草原上再有困难,你们可以随时派使者与我朝交涉,只要合理,我大景定会尽力相助。”

阿古拉点了点头:“林大人,你是个守信之人,我阿古拉佩服。从今往后,我匈奴不再入侵大景边境,若是有其他部落敢来骚扰,我定当帮你们阻拦。”

林羽心中大喜,没想到此次谈判竟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他与阿古拉又聊了许久,了解了草原上的情况,也向他介绍了大景的文化和制度。阿古拉对中原文化十分感兴趣,当即表示,愿意派使者前往京城,学习大景的制度,加强两国的交流。

返回云漠城后,林羽立刻将此事上奏朝廷。皇帝得知后,龙颜大悦,下旨嘉奖林羽,称赞他不费一兵一卒,便化解了边境危机,还与匈奴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皇帝也采纳了林羽的建议,在边境设立了互市,允许大景与匈奴的百姓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两国的经济交流。

互市设立后,边境地区变得热闹起来。大景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草原,匈奴的马匹、皮毛、牛羊肉等也进入中原,两国百姓都从中受益,关系愈发友好。林羽则留在云漠城,继续整顿边境事务,他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提高防御能力,另一方面,又在当地推广农业技术,帮助百姓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让边境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这天,林羽正在书房处理政务,侍卫突然来报,说有一位来自京城的官员求见。林羽心中疑惑,不知是谁会来边境找他。他连忙起身迎接,只见来人竟是翰林院的同僚张默。张默见到林羽,连忙上前说道:“林兄,可算找到你了!陛下让我给你带来一封密信,还有一件要事要与你商议。”

林羽将张默请进书房,关上房门。张默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林羽:“林兄,陛下在信中说,近来朝中有些官员对你的改革建议颇有微词,尤其是户部尚书张谦,多次在朝堂上弹劾你,说你在边境与匈奴议和,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还说你设立互市,损害了朝廷的利益。陛下虽然信任你,但也希望你能尽快回京,向百官解释清楚。”

林羽看完密信,心中了然。张谦是朝中保守派的代表,一直反对他的改革,如今见他在边境立下功劳,自然会心生不满,借机弹劾他。他沉思片刻,说道:“张兄,我在边境的事务还未处理完毕,若是此时回京,恐怕会影响边境的稳定。不如你先回去,替我向陛下禀报,待我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再回京复命。”

张默点了点头:“林兄放心,我定会向陛下说明情况。对了,还有一件事,陛下让我告诉你,最近南方的水灾十分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已经派了官员前去赈灾,但效果不佳,陛下希望你能在回京的途中,顺路去南方看看,协助赈灾。”

林羽心中一紧,南方水灾之事他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会如此严重。他当即说道:“此事关乎百姓安危,我责无旁贷。待我安排好边境的事务,便立刻前往南方。”

张默在云漠城停留了两日,便起身返回京城。林羽则开始着手安排边境的事务,他将云漠城的防御事务交给了周将军,又任命了一位新的通判,负责管理互市和地方政务。一切安排妥当后,他便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程。

一路上,林羽看到不少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乞讨。林羽心中十分不忍,他一边让随从拿出随身携带的粮食分给百姓,一边加快速度,前往受灾最严重的江南地区。

抵达江南后,林羽立刻前往知府衙门,与负责赈灾的官员汇合。知府见到林羽,连忙诉苦:“林大人,您可来了!这江南地区连日暴雨,洪水泛滥,不少村庄被淹没,百姓们无家可归。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款,大部分都被地方官员克扣,到了百姓手中的,寥寥无几。如今百姓们怨声载道,若是再不解决,恐怕会引发民变啊!”

林羽脸色一沉,没想到赈灾粮款竟被克扣,这些官员竟敢在国难当头,中饱私囊,实在可恶。他当即下令,成立赈灾督查小组,对江南地区的所有赈灾官员进行审查,一旦发现克扣粮款之人,严惩不贷。同时,他又亲自前往灾区,查看灾情,安抚百姓。

在灾区,林羽看到百姓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吃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心中十分愧疚。他当即决定,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部分,购买粮食和药品,分发给百姓。同时,他又组织百姓们修建堤坝,疏通河道,防止洪水再次泛滥。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江南地区的灾情终于得到了控制。百姓们有了粮食和住所,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林羽则在审查中发现,有十几名地方官员存在克扣粮款的行为,他将这些官员全部革职查办,追回了被克扣的粮款,重新分发给百姓。

江南的百姓们对林羽感激涕零,纷纷自发地为他立碑,称赞他是为民做主的好官。林羽却没有居功自傲,他知道,这只是赈灾工作的开始,要想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好日子,还需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他当即向朝廷上奏,请求调拨资金,帮助江南百姓重建房屋,修复农田,同时减免江南地区三年的赋税,让百姓们能够休养生息。皇帝看到奏折后,欣然同意,下旨按照林羽的建议执行。

就在林羽准备留在江南,协助百姓们重建家园时,京城传来了急报,说皇帝病重,让他立刻回京。林羽心中一惊,皇帝的身体一向康健,怎么会突然病重?他不敢耽搁,立刻安排好江南的事务,带着随从,快马加鞭地向京城赶去。

一路上,林羽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京城的情况究竟如何,也不知道皇帝病重是否与朝中的争斗有关。他只希望能尽快回到京城,为皇帝分忧,也为大景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数日的奔波,林羽终于抵达京城。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前往皇宫。皇宫内气氛凝重,宫女和太监们都神色慌张,不敢多言。林羽来到御书房外,只见李修远正站在门口,神色憔悴。

“李大人,陛下的病情如何?”林羽连忙上前问道。李修远叹了口气:“林大人,陛下的病情十分严重,太医们也束手无策。陛下一直念叨着你,让你回来后立刻去见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