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合院一人纵横 > 第2615章 麟趾呈祥170(第3页)

第2615章 麟趾呈祥170(第3页)

新加坡港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国海军和南洋各国的士气。南洋各国看到大景海军如此强大,纷纷表示愿意与大景建立联盟,共同对抗英吉利国的扩张。不久后,大景与南洋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联盟协议,成立了“南洋抗英联盟”,形成了统一的抗英战线。

赵家麟得知新加坡港之战胜利的消息后,心中十分高兴。他立刻前往南洋,亲自指挥抗英联盟的军事行动。在赵家麟的统筹协调下,抗英联盟的军队多次击败英吉利国的军队,收复了被英吉利国占领的南洋小国,英吉利国在南洋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英吉利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在南洋的扩张。他们从国内调来了更多的战船和军队,准备对南洋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赵家麟知道,一场更大的战斗还在等待着他们。他一边加强抗英联盟的军事力量,训练军队,建造战船;一边派遣使者前往英吉利国,与英吉利国进行谈判,希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双方的矛盾。

英吉利国的国王见大景和南洋各国的抗英力量越来越强大,知道想要通过武力征服南洋已经很难实现,便同意与大景进行谈判。不久后,双方在新加坡港举行了谈判,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和平协议。协议规定,英吉利国退出南洋地区,不再对我国和南洋各国的商船进行骚扰;我国和南洋各国则允许英吉利国在南洋地区进行正常的贸易活动,双方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和平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大景在南洋地区的抗英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斗争不仅保护了我国的海外利益,维护了南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还提高了大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赵家麟在南洋待了一段时间,处理完抗英联盟的后续事宜后,便返回了京城。皇帝得知赵家麟圆满完成了任务,心中大喜,下旨封赵家麟为“护国大将军”,赏赐黄金万两、绸缎万匹,还将公主许配给赵家麟的儿子,与赵家麟结为亲家。

然而,赵家麟并没有因为这些荣誉和赏赐而骄傲自满。他知道,国家的发展永无止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回到京城后,他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发现,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我国的货币流通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内,导致白银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为了解决货币流通问题,赵家麟向皇帝提出了改革货币制度的建议:第一,由朝廷统一铸造货币,规范货币的形制和重量,防止私铸货币的出现;第二,发行纸币,与白银并行流通,方便商业交易;第三,加强对货币流通的监管,打击囤积货币、哄抬物价的行为,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

皇帝采纳了赵家麟的建议,下令由朝廷统一铸造货币,发行“大景通宝”纸币,并成立了专门的货币监管机构,负责对货币流通进行监管。

货币制度改革的推行,有效解决了我国货币流通中的问题,稳定了物价,促进了商业的健康发展。百姓们用着统一铸造的货币和方便携带的纸币,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对朝廷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这天,赵家麟正在内阁处理政务,沈文拿着一份奏折走进来,脸上带着笑容:“赵兄,好消息!我们派遣前往西洋的使者回来了,他们不仅带回了大量的西洋特产,还与西洋的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贸易协议。这些国家都对我们大景的文化和商品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与我们大景加强交流与合作呢!”

赵家麟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笑着说:“太好了!与西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不仅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西洋文化和科技,开阔我们的眼界。我们应该继续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沈文点了点头:“是啊,现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好,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不过,我最近听说,北方的蒙古部落又开始在边境活动,虽然没有大规模入侵,但也对边境的安宁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御?”

赵家麟皱起眉头:“蒙古部落一直是我国北方的隐患,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建议,派遣一支兵马前往北方边境,加强防御工事,同时与蒙古部落进行谈判,争取与他们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如果蒙古部落愿意与我们和平共处,我们可以与他们开展贸易往来,为他们提供粮食、布匹等物资;如果他们执意要入侵,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抵御他们的进攻。”

沈文赞同道:“这个建议好!和平解决是最好的方式,既能维护边境的安宁,又能减少百姓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不久后,朝廷派遣兵马前往北方边境,加强了防御工事,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蒙古部落进行谈判。经过多次协商,蒙古部落最终同意与大景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双方签订了和平协议,开展贸易往来。北方边境的威胁终于得到了缓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赵家麟已经年过花甲。虽然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但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幸福忙碌着。在他的努力下,大景王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百姓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天,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在皇宫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庆祝大景王朝的繁荣昌盛。庆典上,皇帝亲自为赵家麟颁发了“国之柱石”的勋章,表彰他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文武百官和百姓们都向赵家麟投来了敬佩的目光,为他欢呼喝彩。

赵家麟站在皇宫的大殿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了自己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的情景,想起了自己在江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的经历,想起了自己为国家和百姓所做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大景王朝的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然而,赵家麟也清楚地知道,国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现在国家繁荣昌盛,也不能掉以轻心。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和困难在等待着大景王朝,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幸福不断努力。他相信,只要大景王朝的君臣能够始终坚守初心,以百姓为重,以国家为重,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让大景王朝永远繁荣昌盛,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庆典结束后,赵家麟漫步在皇宫的庭院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柔和。他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自己的儒道之路还没有结束,他还会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发挥自己的余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没在宫墙之后,赵家麟缓步走出皇宫,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他的衣襟,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思绪。刚回到府中,管家便迎上来禀报,说周大儒的孙子周明轩前来拜访。赵家麟心中一动,周明轩自幼聪慧,师从沈文,如今已是翰林院编修,他此时前来,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走进客厅,赵家麟见周明轩正坐在椅子上,手中捧着一卷书,神色却有些凝重。周明轩见赵家麟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学生见过赵大人。”

“明轩不必多礼,坐吧。”赵家麟笑着坐下,“你今日前来,想必不是为了闲谈吧?”

周明轩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大人,学生今日前来,是想向您禀报一件事。最近,学生在翰林院整理典籍时,发现了一些关于前朝的记载,其中提到,北方的极寒之地,有一个名为‘雪族’的部落。这个部落世代居住在极寒之地,民风彪悍,擅长冰雪作战,且拥有一种特殊的冰晶武器,威力极大。前朝时期,雪族曾多次入侵中原,给中原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后来,前朝皇帝派遣大军征讨,才将雪族击退,双方签订了和平协议,雪族从此不再入侵中原。但近年来,北方极寒之地的气温持续下降,雪族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学生担心,雪族可能会再次入侵中原,给我国带来威胁。”

赵家麟闻言,心中一凛。他之前从未听说过雪族的存在,没想到北方竟然还有这样一个神秘而强大的部落。“明轩,你说的这些记载,可靠吗?”

“学生已经仔细核对过了,这些记载都是前朝史官的真实记录,应该是可靠的。”周明轩说道,“而且,学生还从北方边境的奏报中发现,最近几年,北方极寒之地的雪灾频发,雪族的活动范围也在逐渐向南扩大,已经有不少雪族牧民越过边境,进入我国境内放牧,与我国边境百姓发生了多次冲突。”

赵家麟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雪族的威胁不容小觑。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明轩,你立刻将你发现的这些记载整理成册,送到内阁,让各位大人都了解一下雪族的情况。同时,我会立刻下令,让北方边境的守将加强警戒,密切关注雪族的动向,一旦发现雪族有入侵的迹象,立刻禀报朝廷。”

“学生遵旨!”周明轩躬身领命,随后便起身告辞,匆匆赶回翰林院整理资料。

周明轩离开后,赵家麟立刻召集内阁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在会议上,赵家麟将雪族的情况向各位大人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第一,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御,增派兵马驻守边境,加固防御工事;第二,派遣使者前往雪族部落,了解雪族的情况,与其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双方的矛盾;第三,组织工匠研究雪族的冰晶武器,寻找破解之法,同时研发更先进的武器,提高我国军队的战斗力;第四,在北方边境地区囤积粮草和物资,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各位大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兵部尚书立刻说道:“赵大人,臣这就下令,调派三万兵马前往北方边境,加强边境防御。同时,臣会让军工部门加快研发新型武器,争取早日找到破解冰晶武器的方法。”

户部尚书也说道:“臣会立刻从国库中调拨粮草和物资,运往北方边境,确保边境守军的物资供应。”

赵家麟点了点头:“好!各位大人务必尽快落实各项措施,不能有丝毫拖延。雪族的威胁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安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