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合院一人纵横 > 第2615章 麟趾呈祥170(第2页)

第2615章 麟趾呈祥170(第2页)

这天,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在御书房召开会议。皇帝看着众臣,语气严肃地说:“如今国家虽然繁荣昌盛,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懈怠。朕听说,海外有不少国家,实力强大,对我大景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加强海军建设,提高国家的海防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了解他们的情况,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准备。赵家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

赵家麟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臣认为,加强海军建设,首先要建造更多先进的战船,配备精良的武器;其次,要选拔优秀的将领,训练精锐的海军士兵;同时,还要在沿海地区修建更多的海防工事,加强对沿海的防御。在海外贸易方面,我们应该派遣使者前往海外国家,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签订贸易协议,同时,鼓励我国的商人前往海外经商,传播我国的文化,了解海外国家的情况。”

皇帝点了点头,赞同道:“你的建议很周全。朕任命你为海军建设总管,全权负责海军建设和海外贸易事宜。所需的兵马、粮草、银两,朝廷都会全力支持。”

“臣遵旨!”赵家麟躬身行礼,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加强海军建设和开展海外贸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他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大景王朝的繁荣昌盛,为百姓的幸福安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离开御书房后,赵家麟立刻开始着手准备海军建设和海外贸易的事宜。他首先召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研究建造先进的战船;同时,选拔优秀的将领和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还派遣使者前往海外国家,开展外交和贸易活动。

在赵家麟的努力下,大景王朝的海军逐渐强大起来,海外贸易也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与大景建立了友好关系,大景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海外的香料、珠宝、药材等商品也源源不断地传入大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赵家麟也清楚地知道,海外的世界并不太平,还有很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相信,只要大景王朝始终保持强大的实力,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就一定能够在海外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的儒道之路,还在继续,他的奋斗,也从未停止。

赵家麟站在泉州港的码头,望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几艘崭新的战船正停靠在岸边,工匠们忙着给战船安装新铸造的火炮,水兵们则在甲板上进行操练,呐喊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力量。不远处的商船码头,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的商船正准备扬帆起航,前往南洋、西洋等地进行贸易,商人们忙着清点货物,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赵大人,这是最新建造的‘镇海号’战船,船长五十丈,宽十丈,可搭载三百名水兵,配备二十门火炮,射程可达三里,在目前的大景海军中,算是最先进的战船了。”负责战船建造的工部侍郎王大人走到赵家麟身边,指着一艘最大的战船介绍道。

赵家麟点了点头,走上“镇海号”战船,仔细查看了战船的结构和装备。他抚摸着冰冷的火炮,感受着其蕴含的强大威力,心中十分满意:“王大人,辛苦你们了。这些战船建造得很好,有了它们,我们的海军实力定会大大增强,足以应对海外的各种挑战。”

王大人笑着说:“大人客气了。能为海军建设出一份力,是下官的荣幸。目前,我们已经建造了十艘‘镇海号’战船,还有五艘正在建造中,预计下个月就能完工。另外,我们还对之前的旧战船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火炮数量,提高了战船的机动性和攻击力。”

赵家麟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战船是海军的根本,我们一定要保证战船的质量,不能有丝毫马虎。同时,也要加快战船的建造速度,争取在一年内,将海军的战船数量增加到五十艘,组建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

“下官遵旨!”王大人躬身领命。

离开战船码头,赵家麟来到商船码头,与准备出海的商人进行交流。一位姓林的商人笑着对赵家麟说:“赵大人,托您的福,现在海外贸易越来越繁荣了。我们这些商人,不仅能赚更多的钱,还能将大景的商品带到海外,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景的文化。上次我去南洋,那里的国王还特意接见了我,对我们大景的丝绸和瓷器赞不绝口,希望能与我们大景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呢!”

赵家麟笑着说:“林老板,这是好事啊。海外贸易不仅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还能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你们在海外经商,要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百姓友好相处,树立大景商人的良好形象。”

“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不会给大景丢脸的!”林老板郑重地说。

就在这时,一名随从匆匆赶来,对赵家麟说:“大人,京城传来急报,皇帝召您即刻回京议事。”

赵家麟心中一紧,不知道京城发生了什么事,他立刻告别林老板和王大人,登上马车,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

经过几天的奔波,赵家麟终于抵达京城,他没有休息,直接前往皇宫面见皇帝。来到御书房,他看到皇帝正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面前放着一份奏折。

“陛下,臣赵家麟奉命回京,不知陛下有何要事?”赵家麟躬身行礼问道。

皇帝抬起头,看到赵家麟,叹了口气说:“家麟,你回来了。朕召你回来,是因为收到了一份来自西洋的奏报。奏报中说,西洋有一个叫‘英吉利’的国家,最近在南洋地区扩张势力,已经占领了几个南洋小国,还对我国在南洋的商船进行骚扰,抢夺货物,杀害船员。朕担心,这个英吉利国会对我国的海外利益造成威胁,甚至可能入侵我国沿海地区。”

赵家麟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之前也听说过英吉利国,知道这个国家是西洋的强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喜欢对外扩张。“陛下,英吉利国在南洋扩张势力,骚扰我国商船,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应对英吉利国的挑战。”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朕召你回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英吉利国的威胁?”

赵家麟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认为,应对英吉利国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我国在南洋地区的军事力量,派遣一支远洋舰队前往南洋,保护我国商船的安全,抵御英吉利国的入侵;第二,与南洋地区的其他国家建立联盟,共同对抗英吉利国的扩张,形成统一的抗英战线;第三,加强对英吉利国的了解,派遣使者前往英吉利国,了解其国情、军事实力和外交政策,为我们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第四,继续加强我国海军建设,建造更多先进的战船,训练更多精锐的水兵,提高我国海军的整体实力,确保我国在海上的优势地位。”

皇帝听后,连连点头:“你的建议很周全。朕就按照你的建议,任命你为南洋抗英总指挥,全权负责应对英吉利国的威胁。你可以调动全国的海军力量,所需的粮草、银两,朝廷都会全力支持。”

“臣遵旨!”赵家麟躬身行礼,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这次前往南洋,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任务艰巨,但他有信心,凭借大景强大的海军实力和南洋各国的支持,一定能够抵御英吉利国的入侵,保护我国的海外利益。

离开皇宫后,赵家麟立刻召集海军将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前往南洋的作战计划。他任命戚继光为远洋舰队的提督,率领二十艘“镇海号”战船和三万水兵,前往南洋;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南洋各国,游说他们与大景建立联盟,共同对抗英吉利国。

戚继光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领远洋舰队从泉州港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南洋驶去。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舰队终于抵达了南洋的新加坡港。新加坡港是我国在南洋的重要贸易港口,也是抵御英吉利国入侵的重要据点。

戚继光率领舰队抵达新加坡港后,立刻对港口进行了加固,加强了防御工事,同时对我国在南洋的商船进行了保护。不久后,英吉利国的舰队果然来到了新加坡港附近,企图进攻新加坡港,抢夺我国的商船。

英吉利国的舰队有十五艘战船,虽然数量比我国少,但这些战船都是西洋最先进的战船,配备了大量的火炮,水兵的战斗力也很强。戚继光并没有因为敌人强大而退缩,他沉着冷静地指挥舰队,与英吉利国的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斗开始后,英吉利国的战船首先向我国舰队发起了攻击,火炮轰鸣,炮弹如雨般落在我国战船上。我国舰队毫不示弱,立刻进行反击,二十艘“镇海号”战船同时开火,密集的炮弹射向英吉利国的战船。

英吉利国的舰队指挥官见我国舰队火力强大,心中十分惊讶,他没想到大景的海军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他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攻占新加坡港,没想到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双方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海面上到处都是破碎的战船残骸和漂浮的尸体,海水被染成了红色。最终,我国舰队凭借着先进的战船和精锐的水兵,以少胜多,击败了英吉利国的舰队,击沉英吉利国战船五艘,俘虏三艘,英吉利国的残余舰队狼狈地逃离了新加坡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