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翎望向远处的烽火,轻声道:“只是这乱世,何时才能真正平息?”
南华老仙道:“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你且看着便是。”
话音刚落,天空中紫薇星闪烁,帝星周围出现三颗亮星,相互辉映,又相互制衡。白凤翎知道,三国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历劫之路,也远未结束。
他转身走出山谷,朝着最近的一座城池走去。城中传来消息,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姜维继其遗志,继续北伐;魏帝曹丕驾崩,曹叡继位,司马懿权势日重;江东孙权也已年迈,太子之争渐起。
新的风云,正在酝酿。而他,将继续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看着王朝更迭,看着悲欢离合,直到杀劫散尽,天地清明的那一天。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传遍三国,蜀汉上下一片哀恸。姜维依照诸葛亮遗命,率军退回汉中,却在途中遭遇司马懿追击。危急关头,一支身着黑衣的神秘小队突然杀出,以诡异步法冲散魏军阵型,为首者手持一柄银剑,剑光如练,竟逼得司马懿不敢上前。
“阁下何人?”司马懿勒住战马,望着那银剑骑士。
骑士摘下面罩,露出一张清癯面容,正是白凤翎。他并未答话,只是横剑而立,眼神平静如潭。司马懿见对方气度不凡,又不知其深浅,沉吟片刻后下令撤军:“穷寇莫追,回营!”
待魏军远去,姜维上前拱手:“多谢仙长相救!不知仙长为何会在此地?”
白凤翎收剑入鞘:“路过而已。姜将军,丞相新丧,蜀国军心不稳,当速速回汉中整顿,勿再轻易北伐。”
姜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我受丞相所托,定要完成北伐大业,恢复中原!”
白凤翎轻叹:“将军可知,蜀地百姓早已不堪重负?若执意北伐,恐会加速国亡。”
姜维默然不语,他何尝不知其中利害,只是诸葛亮临终嘱托言犹在耳,实在难以割舍。
回到汉中后,姜维虽未立刻北伐,却加紧操练兵马,囤积粮草。白凤翎并未离去,而是在南郑城外结了座草庐,每日观星望气,偶尔指点当地百姓耕种之法。蜀地多山地,他便以真气疏通河道,引水灌田,竟让南郑周边连年丰收,百姓都称他为“白仙人”。
这日,姜维前来拜访,见草庐外百姓正围着白凤翎请教农事,脸上满是崇敬。他站在一旁静静等候,直到人群散去才上前:“仙长,如今粮草充足,军心渐稳,我欲再次北伐,还望仙长指点。”
白凤翎指着田间劳作的农夫:“将军看这些百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求不过温饱二字。若北伐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自然可行;若只是为了一句‘恢复中原’,让他们流离失所,又有何意义?”
姜维道:“若曹魏伐蜀,百姓同样难逃战火。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白凤翎取出一张地图,在上面点了点:“祁山一带多有曹魏屯粮之所,将军可出奇兵袭扰,断其粮道,迫使魏军回援,既能削弱其势,又不必与主力决战。”
姜维看着地图上的标记,眼前一亮:“仙长此计甚妙!”
数日后,姜维依计行事,派廖化率军奇袭祁山,烧毁魏军粮草数千石。司马懿闻讯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加强防备,不敢轻易南下。蜀魏边境虽仍有摩擦,却再无大规模战事,百姓得以喘息。
与此同时,魏国都城洛阳正暗流涌动。魏帝曹叡病逝,幼子曹芳继位,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专权跋扈,排挤司马懿,朝中大臣多有不满。
白凤翎离开汉中,来到洛阳。他察觉到城中杀气弥漫,知将有大变。这日,他在司马懿府外徘徊,恰逢司马懿称病在家,闭门不出。
“先生可是在等我?”司马懿的声音从府内传出,门缓缓打开。
白凤翎走进府中,见司马懿卧在榻上,面色憔悴,眼中却精光四射。
“司马公不必装病。”白凤翎开门见山,“曹爽倒行逆施,人心向背,公若能除之,可安魏国。”
司马懿咳嗽几声:“先生说笑了,我已年老体衰,不问政事久矣。”
“公若不动,曹氏必亡于他人之手,届时天下更乱。”白凤翎道,“公只需隐忍待时,借高平陵祭祖之机,便可一举擒杀曹爽。”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数日后,司马懿果然趁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祖之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独揽魏国大权。洛阳城内虽有流血,却未引发大规模战乱,百姓生活如常。
消息传到江东,孙权已年迈体衰,见魏国政局变动,欲趁机北伐。陆逊之子陆抗劝谏:“陛下,如今魏国虽有内乱,却根基未动,且有司马懿坐镇,不可轻举妄动。不如整顿内政,安抚百姓,待时而动。”
孙权犹豫不决,忽闻洛阳有位白仙人能预知祸福,便派人前往请教。白凤翎只回了八个字:“守成固本,静待天命。”
孙权见字,想起陆逊生前之言,终是打消了北伐的念头,专心治理江东。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十年。姜维多次北伐,皆因国力不济而失败,蜀地日渐衰落。司马懿病逝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魏国实力愈发强大。江东孙权病逝,孙亮继位,朝政动荡不安。
白凤翎依旧云游四方,他见蜀汉已无力回天,便来到成都,劝说后主刘禅:“陛下,蜀魏实力悬殊,再战无益。不如归降魏国,可保百姓平安。”
刘禅昏庸无能,却也知大势已去,只是犹豫不决。宦官黄皓在一旁煽风点火:“陛下,此乃妖道惑乱人心,不可信!”
白凤翎看了黄皓一眼,黄皓顿时口不能言,瘫倒在地。刘禅大惊,连忙请白凤翎坐下详谈。
“陛下若降,可封王爵,安享晚年;若不降,城破之日,玉石俱焚。”白凤翎道,“望陛下以百姓为重。”
刘禅沉思良久,终是点头:“就依仙长之言。”
不久后,邓艾率军兵临城下,刘禅开城投降,蜀汉灭亡。成都城内,百姓安然无恙,未遭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