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奋斗在红楼人物介绍 > 第542部分(第2页)

第542部分(第2页)

夜色徐徐的降临。韩林侍讲学士、左中允魏原质自棋盘街翰林院散衙回府。

魏翰林住在京西金城坊中,一处三进小院。他虽然贵为翰林侍讲学士(正六品),但官场上并没有看好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翰林。门可罗雀。

魏翰林进到府中,到正屋里,妻子在准备着饭菜,他在侍女的服侍下洗着脸,换官服,听老仆汇报后,得知女婿公孙亮来了,道:“叫他进来吧。”

他早些年,对这个女婿是横看不顺眼,竖看不顺眼:这混蛋小子考中进士后,竟然辞官回闻道书院教书。近年来,因女婿的好友贾环在国朝官场声名鹊起,又确实在学术上推陈出新,在北直隶颇有名气。他才算认可女婿走的路。

大师兄公孙亮一袭澜衫,身姿修长,英俊的如同周郎的脸上带着焦虑,作揖行礼,“见过泰山大人。”

魏翰林做个手势,叫侍女倒茶,叫公孙亮坐下,道:“文约,你又来我这里打听消息了?”

他和山长张安博是多年的好友。否则,哪里会将女儿嫁给他的大弟子?这些天,时刻关心着朝堂动态!他虽说人缘不好。但收集消息,谁还不卖他的面子?而且,他是朝堂中的明眼人,见微知著。

公孙亮点头,“是的。”他性子没有贾师弟那般沉稳。所以到岳父这里打探消息。

贾师弟在家中安坐,见见不知名的客人。有时候还和亲卫在校场上锻炼一番。再和沈迁去观看西域的马球队比赛。

魏翰林有些吃味,道:“将来老夫入狱,不知道你和贾子玉是否会如此卖力奔走?”他知道,他这个女婿,将张安博视为父亲。

公孙亮听到这话,眼睛微亮,深吸一口气,“泰山大人,你的意思是…”

魏翰林没卖关子,笑着点点头,道:“朝中重臣都在劝说天子。而从老夫收到的消息,结合真理报上的文章、消息,华墨、宋溥都有意放张伯玉致仕。张伯玉出狱就在近日。”

“啊…”公孙亮用力的张张嘴,感觉到脊椎、颈脖子上,一股热血冲到脑子里,令他大脑近乎停止运转,一个声音在反复的重复:出狱就在近日!就在近日!

这是山长入狱后二十七天。狂喜的情绪,就在此刻,将大师兄淹没。

公孙亮抬腿就往外走。

魏翰林没好气的喝道:“回来。你去哪里?”

公孙亮道:“老泰山大人恕罪,我去通知子玉一声。”他们师兄弟、书院弟子的消息交换,都在贾环的无忧堂。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二月二十三日,晚间春雨停歇。贾环起来,拥着黛玉在轩窗前看着后院里美景。

至此时,仲春之交。天气已经破为暖和,寒冬的气息已经不见踪影。黛玉穿着月白色的长裙,依偎在贾环怀中,幽香阵阵。向后仰头道:“环哥,这两日,你情绪明显变好啊!”

贾环抱着黛玉的蛮腰,亲昵的贴着她美丽的脸蛋,笑道:“山长近日要会出狱,致仕返乡。我自是高兴的很。”

那日,大师兄来通知他,他得知是魏翰林的判断,本该是全信的。他知道魏翰林的政治水平。但兹事体大,他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等了这几日,情况在好转。

所以,心中高兴。

这时,袭人在门口柔声道:“三爷,姑娘,香菱来喊你们去吃早饭呢。”贾环的早饭,妻妾们一起吃。吃饭是次要的,见面说说话,才是重要的。

贾环点点头,“我们这就来。”

在贾环不知道的地方,一匹快马,正在往自西华门而来。二十三日,常朝日。通常是华墨率百官在皇极殿中朝拜御座。而后,各自回衙门办事。

今日,许久未曾露面的雍治天子,忽而在常朝后,派大太监许彦传旨,在西苑召见重臣。贾环的早饭有点晚的。西苑里议事的结果,已经出来。

吃过早饭,贾环和宝钗、黛玉并丫鬟们在无忧堂的后花园里散步。这里曾是汝阳侯的祖宅。占地面积有一个半贾府大。花园经过百年的修缮。非常精美。

春季之时,走在其中,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水榭边,黛玉在丫鬟们的帮助下,喂食着金鱼。贾环和宝钗两人在一旁看着。

宝钗扭头看看贾环,轻轻的、娴雅的一笑,水杏般的眸子落在他脸庞上,伸手帮他整理着衣领。温柔缱倦。

贾环道:“姐姐,等京中事了,我们回金陵闲居。再无政治纷扰,再无人情应酬。我们一起,好好的,安静的度过余生。”

宝钗笑一笑,国色天姿,如同盛开的牡丹花,螓首点着,向往的道:“好啊,夫君!”

贾环一笑。

这时,一名小丫鬟从花园外飞奔而来,“三爷,快到前面去。卫大学士派人送信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