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芍药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徐晓虹看着高扬,高扬看着热马扎,热马扎望了望端挂在毡房上方的毛主席像,再看看努尔巴拉手中露着笑脸的孩子,深有所感地说:“是共产党、毛主席给我们各族人民带来了幸福,孩子叫做‘巴克特’(注:幸福)好吗?”

“巴克特!”努尔巴拉搂起孩子不住地亲吻。

“巴克特!巴克特!”幸福的激浪冲击着扎依得的心房。她抚今思昔,热泪盈眶……过去,因为儿子达扎在土匪窝里,她害怕见到政府的干部。如今,这样多的干部来到自己的破毡房,不歧视,不另眼相待,一个个都露出亲切的目光,这怎能不叫她感慨万端。她暗自责怪胆小怕事的老伴今天没有回来;她暗自希望心爱的孩子能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她凝神望着毛主席像,喃喃自语:“毛主席啊……你给了我们幸福……再托你老人家的福,保佑我们全家早日团圆吧!”

扎依得的低语,被坐在身边的海尔汗听见了,她在心里猜想:大婶家不知还有什么苦情账?

主客尽兴后,客人们纷纷告辞离开毡房。热马扎特意约高扬、刘明同行并一边走一边告诉他们:北草场又出现了怪事,那条流经草场的小溪,在牧民们搬迁后突然断流,区委已经派哈力等人到现场调查去了。

海尔汗心里带着疑问,从毡房出来时有意拖后了一步,她挽着晓虹姐的胳膊,对着送客的扎依得关切地问:“大婶,你向毛主席祈求,是在盼谁呀?”

扎依得果然伤感起来:“你大伯不敢搬回来,我的小儿子,十几年前在东戈壁被匪徒抢进山后不知死活,我的大儿子达扎几个月前又被黑瓦提抓走,我们一家还缺一半啊!”

海尔汗追问道:“你的小儿子叫啥名字?”

“叫卡汉,你知道他的下落吗?”

海尔汗深感歉意地回答:“不知道……不过,这里有过一个给头人家当奴隶的孩子,也是十几年前被黑瓦提抢进山来的。但是……他叫居尔特拜。”

“居尔特拜?”(注:路上捡来的)扎依得思忖着这奇怪的名字。

海尔汗默默无语,轻轻地摇头,她那微锁的双眉,凝结着愁思,她那紧闭的嘴唇,深含着怅惘,她显然也有什么隐情深藏在心的深处。

第十五章 生命之水(1)

从扎依得的毡房回来后,海尔汗始终一言不发。徐晓虹看到她眼里仿佛闪动着泪花,意识到扎依得与她的对话可能触动了她的情怀。海尔汗本是个开朗、活泼、纯洁、热情的姑娘,但她的心上却笼罩着两团愁云:一是相依为命的卡布尔爷爷不见踪影;二是心心相印的居尔特拜下落不明。长相思啊,愁煞人,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期用加倍的勤奋来驱赶思想上的烦恼,在找矿中寻找快乐。徐晓虹深知她的心事,组织上对此也十分关注。最近有一条好消息:热书记转告县上的通知,政府即将帮助一批被匪首“草狐司令”裹挟出山流落在外的牧民返回故乡,也许卡布尔爷爷能回来;但也有一条坏消息:据马拉尔拜克家放出来的风声,说当年居尔特拜跟外国老板送宝石,一直送出国境去了。这些消息既给海尔汗带来有望见到爷爷的一线希望,但同时也引起了她对居尔特拜的无限担忧,而她虽把忧愁埋在心底,总是默默不语地埋头工作,但她的情绪变化,徐晓虹总是能觉察出来。过去休息时,她总是有说有笑有唱,一会儿叫晓虹姐纠正她的汉语发音;一会儿教玲玲学哈萨克语;一会儿 又向江涛请教技术问题,无拘无束,亲如家人。可是自听见有关居尔特拜的传闻后,她沉默了,消瘦了,她往往回避群众中那些欢乐的场面,甚至看见江涛来宿舍帐篷,她便悄悄离去,听见高书记叮嘱注意打听知情牧民的下落,她也暗自摇头……海尔汗有些变了,观察出这种变化的徐晓虹很想为这个好姑娘、好妹妹分担一点苦恼,所以对她也格外地体贴,分外地关心。

从扎依得大婶家回来,徐晓虹没有再扰动海尔汗的情绪,让她独自闷坐了一会儿,就关照她早些休息,跟着便安顿玲玲睡觉。玲玲的床是用两只木箱拼成的,一侧紧贴自己的行军床,另一侧便挨着海尔汗,所以在睡觉时,她们床挨着床,十分亲近。

夜深了,一缕柔和的月光透过帐篷的小窗,照在徐晓虹和海尔汗的床头上,那明净的光束像一只温存的手,爱抚着这一对姐妹。

忽然,海尔汗从睡梦中发出了急迫的呓语:“居尔特拜!居尔特拜!快来看爷爷!看爷爷!”

徐晓虹被惊醒,急忙伸手过去拍着她问:“海尔汗!海尔汗!怎么啦?”

海尔汗从梦中醒来,从被窝里抽出手揉着眼睛:“爷爷回来了,可是怎么也叫不应居尔特拜……”

徐晓虹安慰她:“他会有消息的,区委和队上都在想办法打听。”

在海尔汗心底,虽然对寻找居尔特拜始终怀着强烈的希望,但她内心却有太多的担心,她叹息说:“但愿这一次爷爷能跟乡亲们一道回来。”

徐晓虹安慰她道:“能回来,能回来!听说政府派了好多干部,到奇台、木垒、哈密等地接他们去了。”

海尔汗沉入了怀想:“爷爷眼睛看不见,这几年我不在身边,也不知他受了多少苦?”

徐晓虹安慰她:“他回来,我就给他治眼睛,正好我在医院进修过眼科。”

海尔汗喃喃自语:“但愿他能回来,也但愿他能重见光明……”

姐妹俩亲切地交谈着,渐渐地又重入梦乡。但还不到起床的哨音响,帐篷外就传来了吵嚷的人声。她俩赶忙起床,出门去察看,原来是北草场溪水断流的事,在牧民中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北草场是卡得布拉克最好的草场,是牲畜的粮仓,马拉尔拜克过去一直把它划为禁地,从来不准牧民夏秋季赶牲口去放牧,要等到秋末牧草长得又壮又肥,才派牧工去打草贮存,越冬草不打够,畜群也是不准进入那里的。北草场打下的干草,足够马拉尔拜克的几万头大小牲畜越冬度春。所以北草场的草情好不好,是牧民们最关心的事,牧民们把那里的草情,看成是牲畜能否度过冬寒和春荒的象征。所以在一个多月前,当马拉尔拜克派人通知牧民,要连夜把牲口赶去北草场放牧时,牧民们都感到意外,感到吃惊。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