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芍药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马拉尔拜克仍然嘴犟:“宰了羊,羊皮呢?吃了肉,羊头呢?”

高扬冷笑了一声:“头人,你这毡房里的外国东西,难道是别人白送给你的……”

马拉尔拜克如坐针毡,无计可施,他耍出无赖的举动,翻着白眼,指天指地地发誓:“真主在上,政府可以调查!”

高扬见他的凶焰已被稍稍压住,再一步进逼:“不调查就不来找你,我还要问一下,头人知道前些日子对地质队打冷枪的事吧?”

马拉尔拜克一听,惊惶万状,连声回答:“不、不、不、不知道……也许是卡勒赛的人干的!”

帕提曼一听话中有失,急忙堵嘴:“别听他胡说八道,这事政府比我们清楚。”

热马扎针锋相对:“不清楚就不来问你们!纵然是卡勒赛的人干的,那也是你们的亲戚。请捎个话给他,要他认清大局,改恶从善,如果执迷不悟,顽固不化,继续胡作非为,那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马拉尔拜克连声应诺:“是,是,一定转告。”

热马扎开导说:“你告诉他,叫他不要忘记当年叛乱失败的教训。现在抗美援朝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新疆形势大好,十三个兄弟民族亲密团结建设社会主义,要解决他那点残余势力,真是不费吹灰之力,政府暂时没有动他,是给他留条出路,再给他一个悔改的机会,他如果自绝于人民,那就不能怪我们了。”

第十四章 人心向背(3)

马拉尔拜克急于摆脱窘境,再次承诺:“一定转告!一定转告!”

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杂沓的声响。

哈力闻声站起来走出毡房。马拉尔拜克使了一个眼色,布拉太也跟了出去。

热马扎正眼看着马拉尔拜克:“还有一个问题要告诫你。”

“请讲。”

“你看是不是应该让牧民们从北草场搬回来?”

马拉尔拜克诡辩:“北草场草情好,让他们赶牲畜去那里抓膘,不正是响应政府发展生产的号召吗?”

热马扎驳斥:“现在就把北草场的草吃完了,牲畜的越冬草怎么解决?”

马拉尔拜克故作姿态:“那,那就请政府下命令!”

毡房外,嘈杂声越来越大。

热马扎十分自信地说:“用不着政府下命令,牧民们自己知道该怎么办!”

马拉尔拜克摊开双手做了个无可奈何的姿势:“那就请便吧!”

热马扎和高扬站起来。马拉尔拜克和帕提曼以为他们起身告辞,急忙起身送客。

主客走到帐篷门边,帕提曼拉开门帘,哈力正好来到门外做了个请的手势,他们刚刚走出门外,布拉太就慌张地向头人报告:“不好了!”

马拉尔拜克一摆手,制止了布拉太的话,因为他已经看见,谷口外浩浩荡荡地正走过牧民们搬家的队伍。

虽然距离较远,但依然可以分辨出走在搬家队伍最前头的是扎依得,她精神焕发,笑逐颜开,真像那羊群里的头羊。没有发现艾比,紧跟她身后的是努尔巴拉,她包着头巾,稳坐在马鞍上,双手紧抱着婴儿的摇床。马鞍上,牛背上,驮满了毡房等物件,牧民们高高兴兴,有说有笑,老人们在马背上拨动冬不拉、柯布斯等乐器,弹起欢快的乐曲,青年和孩子们前后追逐,打打闹闹,连那些牧羊狗也在队前队后乱窜,又跑又叫……搬家的队伍,既是欢乐的队伍,又像是示威的队伍。

热马扎、高扬望着眼前的情景,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以徐医生抢救产妇母子的喜讯为转机,区委的干部在群众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收到了成效,党的政策显示了威力,那搬家的队伍,既是胜利的队伍,又是走向希望的队伍。

高扬、热马扎、哈力跨上马背后,热马扎又俯身告诫马拉尔拜克:“头人,我想奉劝你一句咱们哈萨克的谚语:‘谁伸手去抓火,他的手迟早会被烧焦。’经常想想这句话,头脑也许会冷静些。”说罢,他们便告别主人打马直出谷口,快步跑向搬家的人流。

马拉尔拜克像一个输了钱的赌棍,气得脸色惨白,要不是布拉太、帕提曼搀扶着,他也许会瘫倒在地上。

回到毡房里,马拉尔拜克闷坐在地毯上,搬家的人流虽已远去,但远处传来的欢声、笑声,久久地在他的耳边回响。他焦急不安地站了起来,像一头被猎人击伤脱逃的野兽,缓过气来后变得倍加狂躁,不停地在毡房里乱窜。帕提曼坐在一旁,六神无主地张望着他。布拉太呆立在门边,惶惶不安地静候着主人的举动。

橱柜上的座钟滴滴答答的响,似乎也像主人的心情一样焦急。“当……当……当”座钟打了三点,马拉尔拜克忽被钟声惊震,他走到毡房架上挂的猎枪前,伸手从子弹袋中摸出那把精致发蓝匕首,托在手心看了又看。他清楚地记得,金老板临行前取出了两把式样相同的匕首,在手中掂了掂,递给他一把,对他作了交代后,又不放心地叮咛:“我们合伙多年,你也得到了不少好处。现在我暂时离开,保护矿山就是你的事了,你可不能把它出卖给共产党,他们是刮起的一阵风,长不了。谁要是背叛了朋友,这刀子可是不认人的!”看见匕首,想到那无情的警告,马拉尔拜克不寒而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