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无双鬼才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徐济轻轻摇了摇头:“毕竟人微言轻,再者此时好不容易攻入宛城,二位将军岂能轻易放弃好不容易得手的东门阵地?老实说此刻我恨不能脱身立刻回颍川,这里总让我有种危墙之下的感觉。”

陈到笑道:“主上是不是有些多虑了?黄巾如今自顾不暇,主上在军中理应绝无危险的吧。”

徐济摇头道:“你忘了那个不知所踪的波才了。我猜他必然已然开始怀疑我了,此人现在只怕犹如暗中潜伏的毒蛇,不出击则已,一俟出手只怕就是杀招啊。”

当然,不出徐济所料,波才也确实已经怀疑徐济就是他长社战败的幕后之人,虽然还不能完全的确定那个人就是徐济,但是波才已经抱着有杀错不放过的心思了。

一夜的骚乱让整个宛城都显得十分没有生气,但是朱儁和皇甫嵩都明白,这不过是表象,在这之下的暗潮汹涌绝对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

此时大帐中皇甫嵩和朱儁正在于诸将商议,徐济虽然列席却没有参与。在皇甫嵩边上的曹操看徐济在最外边一言不发,突然回头问徐济道:“文烈,不说说你的见解吗?”徐济正在出神,被曹操惊醒后头也不抬的回答道:“山雨欲来风满楼,沙场染血英魂断。文烈对此事没有见解。”

曹操听罢突然笑道:“好词句,好一句山雨欲来风满楼,操甚爱之。文烈果然文才过人。”

徐济这才抬头道:“文才不过小道,孟德将军还是多多注重战局为上。”

曹操倒是没有不悦,听罢也不说话只是转身回去继续加入商讨,不过他们二人简短的对话还是让朱儁想起了徐济的存在:“文烈,孟德说的是,你也来参谋参谋,宛城能如此轻易破门都是你的功劳,如今的局势,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徐济起身拱手行礼道:“二位将军,如今尽管破城而入,然则我军终归不过两万人,黄巾即便多有折损却依旧至少有七八万之数,不算黄巾的老弱妇孺能战之人亦有五万之数,徐济不知如何才有取胜之机。”

这话虽然有几分打击士气的嫌疑,但是的确是实话,而且大帐之中具是将领级别的,众人也都明白现在的情况也都能够意识到如今局势的严峻,甚至比徐济所说的更加艰难一些。一时间众人都陷入沉默。曹操眼看众人情绪低落,大笑道:“大军师,想来你定是有办法的,不妨说出来也好。”

徐济环视周围的众人,缓缓开口道:“若是坚守,我以为此战必败。若想完整复克宛城,还是老办法,诈败,我料定此时波才已然不会再为赵宏出谋划策,赵宏这个好高骛远的蠢货定然看不出我军的真假虚实,诱敌分兵出城,分而歼之。如此方有机会。”

众人再次沉默,要说放弃好不容易攻破的城门这道防线,最难接受的就是为此负伤的孙坚。但是孙坚是了解徐济的,徐济这并非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攻破城门只不过徐济的第一步棋,他要的就是破坏宛城完整的防守体系,东门的城门被徐济下令毁坏,这是徐济刻意的埋下的后手,只要黄巾反攻夺回东门也会发现此处依然无法防守,那么就是逼迫黄巾将他们防线外移,徐济想要黄巾拉长他们的防御线,这样汉军就能有更多的机会,因为黄巾会出现更多的破绽。

这些帐中诸人并不是不明白,然而要放弃已经得手的城门阵地,所有人都有几分不甘。徐既没有着急吗,只是安静的站在原地,他知道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十章:取舍

帐中诸人沉默许久,徐济看了看诸人犹豫难决的样子,轻声开口道:“有舍才有得,有失方有获。”

这短短十字却恍若洪钟大吕,朱儁立刻醒悟过来,汉军强行坚守宛城东门这道防线只不过是平白花费时间并且还无谓牺牲了更多士卒的性命,徐济的策略中的核心无疑是很简单的,那就是付出最小的代价却能够收获最大的利益。而所谓有舍有得,徐济的意思是想用放弃已经得到的东门来换取黄巾拖长的战线,从而获得更多的可趁之机。

帐中诸人都不傻,点醒了自然就能想通。之前的无法抉择无非是被眼前一时的利益蒙蔽,对于这个孙坚几乎是用生命夺取的城门阵地,几乎所有人都把它看得很重要。但是唯独徐济不看眼前一时的得失,他清楚明白的知道,夺取一个城门并不意味着能够攻克一座城池,而固守这个小小的城门阵地不仅是无谓的牺牲而且是放弃汉军人数少更加灵活的优势。

而徐济点醒了诸人后,在场的或多或少都意识到一些,囿于宛城内的作战不仅是无谓的虚耗时间,即便只有五万黄巾也足够磨死汉军这寥寥一万多人了,何况宛城黄巾究竟还有几成战力根本无人真正知晓,谁也说不准黄巾还留着怎么样的后手,此时徐济的以退为进反而变成了最好的选择。

但是退是一回事,该怎么退却又是另外一件很有讲究的事,诱不出敌军就撤退,对于大局来说是非常愚昧的,而因为这样放弃东门便毫无意义了。徐济需要达到的目的是黄巾可能出现分兵追击或者是放弃宛城,然后通过汉军的埋伏反击和快速的游弋不断地消耗黄巾的有生力量。而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才能引诱黄巾分兵追击,这当然不是徐济负责的事情了。徐济提出方略,剩下的具体操作徐济没有兴趣,这样也很好的避免了自己可能的大权独揽带来的糟糕情况。

另一边,赵宏已经点齐了兵马率部浩浩荡荡的杀奔东门而来,他是铁了心要证明自己能够击败汉军了。十万黄巾驻守的宛城竟然被人攻破了城门,而且敌军人数远远少于己方,这已经足以让赵宏引以为耻了。而洗刷这种耻辱的方式也唯有亲自将这些汉军击败甚至是击溃取胜才能挽回自己丢失掉的颜面。

对于赵宏的这个做法高顺极其不以为然,但是此时哪怕赵宏自己也知道这样做的冒险,然而赵宏他需要的是重新树立自己在黄巾军中的威信,即便明知是个错误的决定他仍然会不顾后果的去做,这也许也算得上是上位者的无奈吧。而波才对赵宏早已经失去哪怕任何的信心了,高顺也许还关心黄巾的胜负,波才却惟独关心他的复仇能否实现。

对于黄巾的动向朱儁和皇甫嵩自然是非常关注的,在赵宏在召集士卒的第一时间他们便已经得到了斥候的回禀。对于赵宏这种近乎孤注一掷的做法,朱儁和皇甫嵩很庆幸听从了徐济的计策,如果真的两军相持,吃亏的必然是人少的汉军,而显而易见的是汉军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不过这对于苦思如何诱敌深入的二人来说赵宏无异于自投罗网,既然对方自己送上门来的,有什么道理不接受呢?

既然决定了,朱儁和皇甫嵩当机立断的选择舍弃自己已经构筑在东门的防线,当然,徐济不会忘记点上一把火的。只有将东门彻底的破坏才能够逼迫黄巾继续追击并且也同样逼迫赵宏分兵,否则东门就会成为宛城黄巾的最大软肋,汉军可以在宛城守备空虚的任何时候选择偷袭,这对于赵宏来说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何况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寸功未建,赵宏又怎么可能选择停下自己的脚步呢?

所以当赵宏率部到达东门看到熊熊烈焰之时也不过是冷冷的看了几眼,然后留下他的副将韩忠,自己率领大部人马继续追击。赵宏当然预料不到汉军的谋划,因为即便是波才也没有料到,没有人会相信赵宏可能会被击败。但是不论高顺还是波才都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而当留驻高顺军中的波才看到东门的境况后突然想起这熟悉的大火就好似长社之时,已经来不及了,波才仰天长叹道:“时不我济也,天不佑我黄巾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