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地板风云:一地阳光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337调查名单

2005年7月1日,荷兰Unilin公司、爱尔兰地板工业公司和美国Unilin北卡罗来纳地板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了“337调查”申请。

全球30余家地板生产企业被指专利侵权。其中地板大国中国首当其冲,在指控名单中位占17席,中国地板业的精英品牌几乎悉数上榜。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加拿大反倾销事件”余音未了,这件事情又在国内地板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申请中指称:这些企业违反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例,侵犯使用了申请人的锁扣专利,并在申请中提出赔偿要求。

如果指控成立,中国地板企业不但要一次性赔付10万~12万美元。在今后的经营中,每销售1平方米的地板,还需另付美元的专利费。否则,将永久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当初,中国地板界在发展中的一时模仿,终于显山露水地出现了纠纷之果。

7月29日,美国ITC启动“337调查”。此举对于占中国木地板市场半壁江山的17家企业来说,其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

在加拿大事件发生时就有人传言,美国地板公司也在对中国地板跃跃欲试,如今终于变为现实。

如果把上榜的中国企业加起来,他们在国内市场份额占到了将近40%,有人戏称:337调查席卷了中国地板界的半壁河山。

为什么没有莱茵阳光

然而在这份名单里,却没有莱茵阳光的身影,这甚至造成了当时的一个误会。

7月11日,彭鸿斌在睡梦中被一个电话吵醒,朋友提出了一个让彭鸿斌吃惊的问题:彭鸿斌,有人传言“337调查”的背后主谋是柯诺。

从朋友的语气中,彭鸿斌意识到了这个传言的严重性。

“为什么会怀疑柯诺?”

“彭鸿斌你想想,‘337调查’涉及全球30家木地板企业,中国企业占了17家,而且都是国内木地板市场上的重量级企业,但业务遍布全球的柯诺木业却不在这个名单上,别人难道不会这么认为吗?”

彭鸿斌苦笑。

在事后彭鸿斌对事件做了澄清,柯诺公司的专利锁扣技术已经过授权,一直在向授权公司缴纳专利费。柯诺的历史有一百多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培养出了很强的专利保护的意识和传统。所有旗下品牌的外来专利的采用手续,都由总部统一负责。克诺森华与莱茵阳光所以不在名单上,是因为从专利使用的角度来看是合法使用。

但当时,地板业的一些同仁有些杯弓蛇影。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锁扣事件看规则(2)

至于传言因何而来,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有一个老总告诉过杨志明这样一个版本:

就在彭鸿斌接到电话的前一天,7月10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召集了地板界的骨干企业,召开如何应对“337”调查的讨论会议。与会的企业刚好就是“337”的上榜企业。平素熟悉的大家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突然发现柯诺的老总怎么不在?

有人蹦出一句,柯诺不会跟这事有什么关联吧。这句话,导致了流言的产生。

另外的一个版本则说:7月初,一家媒体就“337调查”事件采访柯诺的看法,一位柯诺公司的高层表示,如果是专利,使用时确实应该付费,但是付多付少是企业应该争取的权利。

在当时非常敏感的气氛下,柯诺中立的观点引发了一些企业的不满。但当时也有应诉企业的老总表示过同样的意见,人们反而忽略了,却独独记住了柯诺。

事实上,外国地板商瞄准风头正盛的中国地板企业的软肋早有前兆。早在2005年1月的德国汉诺威地板展会上就发生过产品被扣事件,参展的四家中国地板企业的样品在现场被扣押,禁止展出。主办方声称,这些产品侵犯了锁扣专利的知识产权。

这件事情发生后,林产协会特别召开了一个“关门会议”,30多家骨干企业参与了讨论,一个主要的议题是:如何应对锁扣专利可能引发的纠纷。

然而不久,美国的一次展会成为专利纠纷白热化的导火索。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地板展销会上,中国企业悉数出动。提出起诉的那三家公司也在同时参展,会上这几家公司搜集了很多资料,展会结束后没有几天即出现了337调查的事件。

其实名单里所列的企业也刚好是在拉斯维加斯参展的17家企业。

面对传言,为避免不必要的行业内讧,林业协会特意出面为柯诺做了澄清。林产工业协会的人揭示了这一事件的深层原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