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地板风云:一地阳光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2005年12月28日,翁少斌与彭鸿斌会面,双方达成渠道和解,诉讼解决的意向。

2006年1…3月,双方进入漫长的法律环节。

和解纪

2006年3月,在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下,莱茵阳光与圣象的双方高层进行了直接会谈,并达成和解备忘录。

2006年3月,双方对相关E0的起诉各自撤诉。

2006年4月21日,莱茵阳光将E0商标捐给行业协会,此消息在全国各地的媒体广泛传播,一时间,莱茵阳光的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再次得以迅速提升,并实现了推动地板行业从“竞争”到“竞合”的跨越。

地板界纷纷扬扬的“E0”风波,因为彭鸿斌与翁少斌这一对“冤家”2006年划时代性的握手而宣告终结。

作为圣象有功之臣的彭鸿斌,无论在感情上还是情理上,都无意伤害他一手参与创办的圣象。但要把一个品牌“莱茵阳光”一下子打造成知名品牌,傍着圣象走是最好的手段。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当2005年圣象大规模宣扬E0标准的时候,彭鸿斌花高价钱买下了这个被人注册好的商标,举起“维权”之剑,向翁少斌挂帅的圣象开刀。事实证明,莱茵阳光通过这一招迅速扩大了知名度,不仅铺就了全国###络,而且在巨大的销售压力面前稳定了军心。

而最重要的是两个地板界的巨头都通过这个众人瞩目的官司普及了E0标准,两家都在消费者心目中打了一个漂亮的宣传战!

而彭鸿斌更是通过推动全国工商联发布了第一章所述的《强化木地板成本白皮书》规范了整个E0地板界。

——硝烟散尽之后,人们才发现,一度曾经剑拔弩张地对峙的两家品牌——莱茵阳光和圣象乃至整个E0地板界以及消费者竟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走进来,走出去

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这么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别人走进来”,第二个阶段是“我们走出去”。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别人走进来是主旋律。90年代末“我们走出去”成为了发展的主题。

走出去,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走,路上遇到问题,怎么克服?

“反倾销”、“知识产权”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共同遇到过的坎。木地板行业也是同样。

从十几年前中国人不知强化木地板是何物,强化木地板都是进口别人的地板,到如今中国一跃而为世界最大的地板生产大国,别人也进口我们的地板。这个过程见证了中国强化木地板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种进步的背后并非一切太平,也暗含着行业现阶段的隐忧。

加拿大反倾销事件(1)

2005年2月16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裁定,中国复合地板在进入加拿大市场时,存在严重的倾销和补贴行为。所谓倾销,就是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另一个国家以低价销售,对另一个国家的市场秩序和同类产业构成严重损害。

关于低价,有一个鉴定的标准,即低于在原产国同类产品的消费价格。

在这个裁决中,圣象、菲林格尔、柯诺(北京)等20余家国内著名的地板生产企业,统统榜上有名,如果接受裁决结果,这些企业的产品将被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这意味着,中国地板在加拿大市场上将失去物美价廉的竞争优势,外销形势趋于严峻。

中国地板企业联合起来进行了积极的应诉。

5月17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对中国地板反倾销与反补贴案做出最后的裁决。大多数的企业被扣以%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企业将把近五分之一的出口额上缴给加拿大海关,案值总金额达1亿美元左右。

这对于国内地板企业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其中常州一家地板生产商当即表示,%的关税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承受能力,公司不得不放弃对加拿大的出口,转向欧美其他市场。

柯诺(北京)公司和深圳燕加隆公司,因在调查中发现倾销和补贴程度不高,被征收了远低于10%的反倾销税率。算是顺利过关。

“在加拿大反倾销事件”发生后,出国考察刚刚回北京不久的林产协会会长张森林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木地板生产大国,出口越多,引起的关注越多。我刚从北美回来,北美听到中国地板商就害怕。我们的制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太强,引起了国际企业的关注。不仅加拿大对我们反倾销,以色列也对我们反倾销。

倾销:国际产业冲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