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国崛起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儿,名叫赵安宗。赵家和刘家结亲,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但这段幸福的婚姻只持续了短短四年,就以悲剧的形式过早谢幕了。

赵安宗撒手人寰时刚满21岁。

晋哀帝兴宁元年(364年)3月壬寅日的夜晚,赵安宗艰难地生下了她唯一的儿子刘裕。据说,这夜的产房通宵被神光所罩,满堂红亮,还有甘露降临在刘家祖坟的树上。

这诸多神异的现象,足以说明刘裕一出生就迥异于凡人。当然,后来附会的成分居多,而这也是胜利者所乐听乐见的,表明他是天命所归,本清源正,地位正统。历史上类似的把戏在改朝换代之际都能寻到踪影,譬如陈涉的狐狸夜吼,高祖的斩蛇起义,王莽的谶纬符信等,不一而足,而这也是正统史家所津津乐道的。后来,史官曾向已是皇帝的刘裕求证过,刘裕笑而不答。可见其妄,连当事人也不大相信。

但这一切,却预示着这孩子的出生大有来历,将要兴旺刘家。因为他是大富大贵之人,所以命硬妨母。赵安宗因产后血崩而死。

刘翘家徒四壁,盎中无斗米,架上无悬衣。幸亏他的同宗兄弟刘万夫妻,及时伸出了援手,算是搭救了刘裕。为了给刘裕哺乳,杜氏毅然把本应属于次子刘怀敬的母乳断了,而将充足的乳汁让刘裕一人独享。在这种情况下,刘裕的身体越来越结实,而怀敬却日渐羸弱,智商也有缺陷。后来刘裕发迹,对怀敬一族恩宠有加,视为亲生兄弟,他内心深处未尝没有报答和负疚的成分吧!刘裕在三岁以前,就一直寄养在他家,刘翘因此给刘裕起了个小名叫寄奴。

刘翘不久又娶了一房继室萧文寿。没两年,继母接连给刘裕生了两个小兄弟,就是未来的长沙景王刘道怜、临川烈武王刘道规。本来,刘翘曾经想放弃刘裕,彻底地给人算了。但贤惠的萧文寿坚决不同意,说服丈夫,将刘裕接了回来,养在身边。她对这个身世凄凉的孩子异常怜悯疼惜,倍加呵护,视如己出。穷蹙困顿的时候,她也时常要到娘家寻求接济,这样日子才勉强能过。

刘裕4岁时,父亲刘翘因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家里的顶梁柱垮了,刘家的生活顿时陷入了更深的贫穷无依的境地。母弱子幼,生计无着。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刘家一直没落,几乎沦为丐户。萧文寿每天除了抚养孩子,料理家务农田,就是没日没夜地编织草鞋。刘裕从六七岁起,就不得不背着草鞋四处叫卖,除此之外,他还得拼命地下地耕田,入湖打鱼,上山砍柴,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什么委屈耻辱都受过,没有一刻的闲功夫,也没有多余的想法。他知道只有拼命劳动才能养家糊口,作为长子,刘裕深知肩上的重担。他时刻都在寻找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为此,他曾和人赌博,给富户当过打手,但都以失败告终。以致后来去从军,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从此发达起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嗜赌成性

寒门出俊才。刘裕渐渐长大,尽管全家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但刘裕却发育得很好,是瘠地里的一颗壮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史书记载他身高七尺六寸(相当于现在的米),天生的豪杰之相。他游侠放任,性情豪爽奔放,平素喜好拳脚棍棒,练就了一身武艺,路见不平,也出手相助,在乡间早已闻名,时获馈赠。但也因此,便不安于坐守家中,不似先前勤勉劳作了,常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大话空话很多,似乎很有壮志。亲戚朋友们对他颇有微词,但是继母萧文寿却对儿子很偏爱,旁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由于他的爱好是全武行,读书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使他以后吃了很多苦头。后来同在京口起兵###桓玄的刘毅,曾与他展开激烈的相位之争。刘毅很看不起刘裕,常言词里带刺,讥他没有文化,仅有匹夫之勇。刘裕有苦难言,英雄气短。而刘毅常在朝廷上谈玄说幽,吟诗作文,很有一套,又能广交社会名流,团结高门大户,风云际会,冠绝一时,令刘裕羡慕得要死,也嫉妒得要死。刘裕深知,想要压倒刘毅,在朝廷上站稳脚跟,一定要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强项,在战场上决雌争雄,建立盖世功勋才行。这也是他后来多次进行北伐的原因之一了。

刘裕长到18岁,依然穷苦潦倒,一事无成,举债度日。而且性情粗野,好斗性格依旧,就由继母做主,与郡里功曹臧隽的女儿臧爱亲结婚。继母想,或许结婚以后,有妻子约束,刘裕就多少能改变自己放纵的性情了。

刘裕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总想出人头地,可总是时运不济,干啥啥不成,想啥啥不来,多遭亲友奚落,邻人冷落,骂他百事不成,刘裕很是孤独。常慨叹自己是待时未遇的英雄,说:“富贵我所取,贫贱非我愿。”

据说,刘裕有一次到京口竹林寺游玩,曾经倦卧讲堂廊下休息,路过的僧众看见他倦卧的地方,云气蒸腾,幻出五色龙章,罩着他酣眠,不禁大惊失色。刘裕听说之后心中暗喜,但是嘴上推说:“上人不可妄言,多是看花了眼。”此事发生后,刘裕更加断定自己前景不可限量,甚至到了妄想的地步。一天到晚无心干活,游手好闲,到处求高人指点。

刘裕父亲的墓葬在丹徒县候山上,远溯至秦代,候山就曾被众多占卜家断定是有“天子之气”的风水宝地。当时有一个著名的风水师叫孔恭,名闻天下。刘裕想尽办法接近他,取得他的好感,邀他一同出游,有意将他带到父亲的墓边,故意装作局外人的模样问孔恭:“你看这家人的墓地如何?看坟头也不像大户人家。”孔恭仔细看后答道:“年轻人,话可不能这么说。我走遍大江南北,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风水宝地。这家的后世子孙,将贵不可言。”听了孔恭的话之后,刘裕更为自负,也便暗地里有了称王图霸的心思。

然而风水虽好,刘裕却依然是乡间有名的穷汉,常常举债度日。家里一年到头,不见腥荤。和他的老祖先刘邦一样,在街头骗吃骗喝,却没有刘邦那么有运气,可以赖樊哙的狗肉吃。他曾到岳父家混饭吃,遭到奚落不说,还被撵了出来。

因为人穷,所以就想着要更快地发财。但发财没有捷径,按说他身高七尺有余,威武有力,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只要诚实劳动,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土里刨食,诚非所愿。南北朝时赌博成风,刘裕痞子性格,深染赌博恶习,尤其对于樗蒲(一种类似于掷筛子的赌博游戏)的赌博,更是乐此不疲。赌博这种事,是非常奇妙的,人一旦粘上,就会上瘾。而且赢钱时,好运会接连不断;一旦输钱,手气则会更加恶劣,为了翻本,人们会加大赌注,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也许就是这个原因,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人,对赌博有一种类似于迷信的看法,认为赌博的输赢对事业的成败有决定性的影响。

刘裕善赌,家无宿粮敢赌百万,而且越赌越上瘾,不能自拔。为乡里所不齿。

但他的手气往往很背,在一次豪赌中,他彻底地败下阵来,把仅有的家产输了个精光不说,还欠下了赌友刁逵3万元的高利贷社钱。刁逵何许人也?他是东晋名臣刁协的孙子,一族都担任显要职务。和大部分追求虚名清誉的士人不同,刁逵兄弟都摒弃清高的作风,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在他名下有良田万顷,奴婢数以千计,还封锁山林湖泊,独占渔猎樵采的利益,百姓对刁家恨之入骨,人称“京口之蠹”。是京口高门土著中的一霸,有钱有势,还身兼骠骑将军府的参议。刘裕即使锉了骨头当金子卖,怕也还不起这社钱,更何况刘裕根本就没打算要还这笔赌钱。

刁逵对于这个一天到晚嚷着要成为大人物的刘裕,早就心生反感,派人带了几次话,刘裕都置若罔闻。一次没有躲过,被刁逵家奴捉住,打得头破血流,绑在街口的马桩上示众,当然也有惩戒其他欠债不还的赌徒的意味。而刘裕也算是条汉子,十分倔强,斧钺加身,决不求饶。当时担任骠骑将军府长史的王谧路过,王谧是东晋开国功臣王导的孙子,门第高贵。袭封武冈侯之爵,从少年时代起就颇有美誉,此时担任侍中之职。看到刘裕虽身受毒打,仍气宇轩昂,有股豪杰之气。这样的人物,王谧还是第一次遇见。想不到草莽之间竟有这等豪杰!一时英雄相惜,慷慨解囊,替刘裕还了欠债,让刁逵放人,这才救了刘裕一命。

扬名立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