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二)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钤薄O孪搅直搿⒛羧僬橹富拥暮?军团和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指挥的红15军团。杨成武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师长是陈康。东征胜利结束后,红军主动撤回黄河以西根据地。不久杨成武进入红军大学学习,从红军大学毕业出来改行当红1师师长。不久,“七七”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民抗战序幕,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红1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杨成武任团长,熊伯涛任参谋长,罗元发任政治处主任,作为第一批开赴华北战场的部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任务是深入敌后负责阻击涞源、广灵两个方向的日军援兵,保证兄弟部队全歼平型关的日军。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呈胶着状态,日本侵略军妄想全面控制华北,使其成为全面侵占中国的又一个大后方。国民党军在忻口、娘子关对日军进行了有效打击,使华北抗战出现了新的局面。为配合忻口战役,杨成武率独立团在敌后战场多次进行伏击、袭击、出击作战,破坏敌之联络,断绝敌之交通,阻止敌之开进,截获敌之弹药、给养,以游击战的手段与日军在晋东、晋北、冀西、察南地区周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灵至灵丘的公路一直被独立团牢牢控制,给坂垣师团后方补给造成极大的困难,沉重打击了日军第5师团的后方补给线,有力地支援了友军在忻口的作战。经过几次战斗,到1937年10月,独立团先后占领了涞源、广灵等重要城镇,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这时,独立团由出征时的1700多人发展到7千多人,奉八路军总部命令扩编为八路军独立第1师,杨成武任独立第1师师长。一个月后,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担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独立第1师所开辟的察南、雁北、平西及保定以西的冀西地区,被划为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杨成武被任命为独立第1师师长兼第一分区司令员,邓华任师政委兼第一分区政委,熊伯涛任分区参谋长,罗元发任分区政治部主任。  1939年秋,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寇在中国一方面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减弱军事进攻,企图用政治手段逼迫蒋介石政府投降,同时唆使汪精卫集团建立傀儡政权;另一方面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加紧进行大规模“扫荡”,以巩固其占领区,妄图加快吞并、灭亡中国的步伐。10月31日,杨成武接到通知赶到阜平县青山村,准备参加晋察冀分局组织工作会议和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突然得到情报:日军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亲率第2、第4大队约1500多人(伪军除外)进犯涞源,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杨成武当即请战,率部在黄土岭以东上庄子至寨头之间狭谷进行伏击,结果这次伏击战,共毙伤日军900余人,阿部规秀也被迫击炮炸死。阿部规秀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此时杨成武才25岁。八路军25岁的年轻将领打死日寇52岁的老将,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在解放区传颂一时,蒋介石也特意给八路军总部发来电报询问情况并说要给予奖赏。  1944年,杨成武调任冀中军区任司令员,担负起恢复、巩固和发展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积极准备战略反攻的任务。杨成武在任冀中军区司令员期间,率冀中军民在冀中平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地雷战、地道战、交通战、平原游击战、水上游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硝烟未散,蒋介石又燃战火,杨成武部很快又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之中。1947年秋,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蒋介石急令华北国民党军五个师进至北宁线出关增援,杨成武决定沿路伏击敌援兵。10月16日,石家庄守敌第3军军长罗历戎果然率军部、第7师、第22师第66团送上门来。杨成武把主力部队布置在清风店地区,经过三天激战,共歼灭国民党军万余人,其中俘敌第3军军长罗历戎以下官兵万余人,击落飞机1架,开创了晋察冀军民打歼灭战的新纪录,对扭转华北战局起了重要作用,并有力地配合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秋季攻势。清风店战役刚结束,中央军委决定由杨成武部乘胜夺取石家庄。11月5日夜,攻城部队突然包围石家庄外围各据点,全线发起攻击。8日,我军全部扫清敌外围守军据点。10日下午4时,我军向市区发动总攻,很快突破敌人两道防线,进入市区作战,到深夜全歼石家庄市区守军。此战,我军共歼国民党军万余人,缴获坦克9辆、火炮100余门、枪1万余支、铁甲车5列、机车90台、汽车280辆及大批弹药和物资,拔除了国民党军在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同时,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的先例,为日后进行城市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此,中共中央特发电嘉奖。  

杨成武小传(3)

1948年夏秋之交,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和毛泽东把杨成武召到西柏坡接受新的任务:以第1纵队、第2纵队的两个旅、第6纵队为主,组成第3兵团,并统一指挥晋绥的第8纵队、内蒙的两个骑兵师以及晋西地区的地方部队,由杨成武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李天焕任副政治委员。第3兵团的主要任务是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把傅作义的主力拖在平绥线,调动他们向归绥转移,使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在进军绥远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提醒杨成武说:“这不是当年在毛儿盖过草地,那个时候你带一个团,不过2000人。现在是个兵团,四个纵队,还有骑兵师、地方武装、上万的民工。10多万人都要吃饭呀,能说没有困难吗?”毛泽东随即给杨成武发出四点指示:第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够想透,根据存在的困难,依靠群众,想出如何对付的办法。第二,要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抓紧武器、弹药的补充,要把解决吃饭问题当作能不能站住脚的最大的问题来抓。第三,就是要首战必胜。第一仗要把集宁那个师消灭,然后从集宁由东向西同时进军,占领包头,把绥东、绥南、绥北都占领了,只留下一个归绥,那我们的军队就站住脚了。第四,全体指战员都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党的主张。  绥远是蒙、汉、回、满、藏等民族聚居地区,是傅作义苦心经营二十多年的老窝。第3兵团进军绥远这一突然行动,不仅使傅作义惊恐不已,蒋介石惊慌失措,就连国民党的靠山美帝国主义也感到势态严重。美联社惊呼这是一个“绞杀性的进攻”。杨成武出师塞北,连克集宁、丰镇、凉城、和林、清水河、兴和、陶林等城镇,控制了丰镇以北到归绥以东的平绥线,后又攻下包头、大同,并围困归绥。傅作义部后院起火,疲于西援、东调,手忙脚乱。傅作义尽管手握60余万重兵,对于东北我军展开的凌厉攻势,却无暇旁顾,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  第3兵团胜利地完成了进军绥远的作战任务后,回师参加平津战役,并首先配合进关的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进行了张家口围歼战,歼灭敌11兵团五个师、两个骑兵旅,共万余人,解放了察哈尔省的首府——张家口市。1948年11月1日,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对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统一整编,第3兵团改称第20兵团,杨成武任兵团司令员,李天焕为兵团政治委员。12月28日,接到平津战役前线总前委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来电,第20兵团向东进至北平郊区,参加包围并和平解放北平的作战。平律战役结束后,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第20兵团于3月12日挥戈南下,将旌旗指向太原,和第18、19两个兄弟兵团会合,参与太原战役。  太原是阎锡山精心构筑的###堡垒,他在太原及其附近修筑了大大小小的碉堡5000多个,把太原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堡垒地带,守备太原的总兵力共约84000余人。整个太原战役由徐向前指挥,并由他任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为副司令员,罗瑞卿为副政委,杨成武、周士第、杨得志、罗瑞卿、陈漫远、胡耀邦、李天焕等是总前委委员,参与指挥工作。彭德怀在总攻时刻指挥了战役。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第20兵团并会同第19师(西北野战军第7军的一个师)担任北面、西北面、东北面地区的作战任务。为了策应全国战场形势,解放军最先采取了围困、瓦解和攻击相结合的方针,对太原围而不打,一打则干净利落消灭敌人。第20兵团第119师巧妙地攻取了太原外围最重要的据点——卧虎山,活捉敌第19军军长曹国忠,阎锡山吹嘘卧虎山这个“###三个军一个月也攻不下的要塞”,被第20兵团1个师在10个小时之内就解决了,为总攻太原市区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解放太原是整个解放战争中围城时间最长的一个战役,也是华北最后解放的一座堡垒,1949年4月24日晨,经过九个月的围困和外围作战,第18兵团从东面进攻,第19兵团从南面进攻,第20兵团从北面进攻,三个兵团数十万大军对太原城发起了总攻。到上午10时,战斗基本结束,歼敌一个绥靖公署、两个兵团部、一个省保安司令部、六个军部、十六个步兵师、三个特种师,共万余人。除阎锡山逃往南京外,国民党军头目孙楚、王靖国等均被我军俘虏。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侵略军今村中将、岩田少将以下500余日寇也是在太原战役中被消灭的。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为残酷的战役之一,是一个典型的阵地攻坚战。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中,解放军也伤亡4万余人。  取得太原战役胜利后,杨成武率第20兵团北上,兵临大同,迫使大同守军国民党军第275师等部1万余人宣布起义。杨成武率部暂驻大同、包头,准备向宁夏、甘肃方向进军。不久接到军委急电,命令第20兵团转向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等地布防,防止敌人从海上的突然袭击,保卫北平,保卫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杨成武还兼任天津警备司令、阅兵副总指挥等职,参与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的组织工作。1950年7月,第20兵团建制撤销,杨成武任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华北军区党委书记。  1951年初,中央军委根据朝鲜战场的形势,决定组建志愿军第20兵团,下辖第12、第15、第60、第67、第68等五个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任命杨成武为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王近山为副司令员、王蕴瑞任参谋长。杨成武率领的第20兵团准备开赴朝鲜前,毛泽东特意把他找去,与杨成武谈率部进朝鲜参战的任务和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朝鲜战场后一阶段“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还留杨成武吃饭,并三次给杨成武举杯祝酒,预祝他们胜利完成任务。  

杨成武小传(4)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开赴朝鲜即碰上了“联合国军”大规模的夏、秋季攻势。1951年8月1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七个师的兵力向汉江以东至东海岸约80公里的阵地发起进攻,同时以1800多架飞机对朝鲜北部的铁路、公路、桥梁进行狂轰滥炸,妄图利用空中优势彻底摧毁中朝人民军队的后方供应线。敌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向中朝人民军队发动凶猛的进攻。志愿军根据毛泽东关于目前不进行战役反击,只进行战术反击的指示,发起多次小规模反击作战。在“秋季攻势”开始前,敌军为了试探我第20兵团的战斗力,多次发起小规模进攻。9月12日,美军第25师一个营,南朝鲜伪军第2师四个营,又在10多架飞机、60多辆坦克以及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驻防芳通里的第20兵团第200师第599团的正面发起冲击。志愿军第599团在抗击敌人的战斗中,打得十分顽强,取得了毙伤敌600多人的战果。9月21日,敌人又在第20兵团的正面阵地进行所谓的“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集中动用10多架飞机、70多辆坦克、100余门大炮,共计三个步兵师的兵力,并使用了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将制空权和地面的先进技术装备相结合,将破坏我后方交通运输线为目标的空中“绞杀战”与地面“绞杀战”遥相呼应,呈现出一种具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立体战争的雏形。第20兵团的指战员们面对这个有飞机、大炮和坦克作掩护的“特种混合支队”的进攻,毫不畏惧,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不仅毙伤敌1000余人,而且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9月29日,美军两个师、英联邦军三个旅,对我军开城以东临津江两侧的二十三公里防御正面发起进攻,为夺取开城地区创造条件。我志愿军第20兵团在杨成武同志领导下与“联合国军”在天德山、夜月山、高旺山、马良山等地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至10月18日,“联合国军”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仅前进3—4公里,被迫停止进攻。在粉碎美军的“秋季攻势”中,第20兵团创造性地使用了马蹄形坑道,依托这种坑道进行防御作战,大大降低了敌军飞机、大炮的作用,既守住了阵地,又减少了伤亡。第20兵团利用马蹄形坑道曾在三天时间内毙伤敌万余人,创造了朝鲜战场我军日歼敌最高纪录。为了表彰杨成武在朝鲜战争中作出的贡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受勋时,金日成亲自为杨成武佩带了勋章。  1952年2月,杨成武因病奉命回国,第20兵团司令员的职务由杨勇接任。杨成武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司令员,1965年任代总参谋长,以后一直主管边境作战,并参予指挥了炮击金门、中印自卫反击战等战斗,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哪里有硝烟,哪里就有杨成武的身影。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的错误,相互勾结,一手遮天,妄想篡党夺权,颠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在那黑白不分的年月,许多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恰似中流砥柱,坚决地抵制着这股浑水浊流。为了扫清这些“绊脚石”,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爪牙颠倒是非,给他们冠以各种各样的反党反人民的罪名,对他们进行了残酷迫害,许多人就这样含冤离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因为坚决同林彪、“四人帮”一伙作斗争,自然也难逃浩劫。  1968年3月,虽说时序已是春天,南方早已花团锦簇,绿意盎然,但北京还笼罩在严寒之中。只有林彪、江青等人策划的反击所谓“二月逆流”的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北京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随处都是游行呐喊、狂热的人群,随处可见批斗叶剑英、陈毅、聂荣臻等人的大字报。22日,对于杨成武和他的家人来说,是同这早春一样寒冷的日子。就在这天深夜,病中的杨成武被林彪、江青派来的爪牙邱会作、李作鹏等人以开会为由强行押走。杨成武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只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自己从未做过对不起党、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人民的事情。想到此,他转过高大的身躯,质问邱会作:“你们到底搞的什么名堂?开会,开什么会?不要搞欺骗!要有党性!没有党性还应该有人性,要有良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