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死亡之斑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任江根本就没给他们机会,拔出毛瑟手枪,几个点射,结果了他们。侦察排的人挨家挨户的排查,最终解决所有鬼子。经过清点,一共是23具尸体。

任江估计是因鬼子没有抓到自己,就开始对周边的百姓下手。不过即使没有自己,日本鬼子在中国难道就不干这种丧尽天良的坏事了?

盯着那些鬼子的尸体,任江计上心来。他叫人挑出了大约11身看不出多大破绽的尸体,拔下了他们的军装。又命工兵连在村口挖了个大坑,埋了50公斤炸药,覆上卵石,再将尸体都堆积其上。设置了触发式引信。只要谁搬动下尸体,接来的结果谁都想的到。

潘妍和那几个报话科的女兵是一路吐过来的。刚才那个被鬼子轮奸的姑娘不堪凌辱,已经自杀了。她们一路上看到都不是完整的尸首,或者说是中国百姓的尸块。最后吐出的都是清水。不过她们同时也坚定了一种仇恨和一种信念。对鬼子是不必手下留情的,如果遇到鬼子宁可自尽,也不能被鬼子玷污。

任江叫来了伍皆朋和田大壮,让他们在侦察排里挑选最精明干练的五士兵和工兵连的五个士兵一起穿上日军的军服,执行一项极为特殊的使命。夜袭蚌埠的日军13师团65联队的军火库。

要知道通过13师团数道防御和警戒带后才能使大部队接近蚌埠城,这样的做法显然不明智。那么最佳的做法就是诱敌出城。要用何种手段才能使狡猾的鬼子失去理智,很值得考虑。任江最后才决定以炸军火库的方式让鬼子先喝一壶,再引蛇出动,打它七寸。

第二天夜里,蚌埠日军13师团65联队位于城南郊的军火库。6个人影翻身上墙,而后拽着另外5个人上了墙。鬼子根本没想到在层层设防的情况下,居然有人能接近军火库。行动出奇的顺利。大约十分钟后,一声超级巨响,横亘了整个蚌埠城。无数物资腾空在火球地推动下腾空而起。继而被引燃爆炸,整个夜空绽放起比过年时更绚烂的“烟花”!所有市民在那一晚都彻夜未眠。后一日街头便流传开新四夜袭军火库的种种添油加醋的版本。

幸亏65联队在蚌埠城内没有储存多少军火,因为他们没有参加一线作战,所以大部分军需物资都被运往前线。不过被###人炸毁了一整座军火库,对于两角业作是个不小的触动。尤其当他去现场视察时在几个卫兵的尸体上,发现中国人留下的一段歪歪扭扭的字迹,几乎就要抓狂:ありがと。君は馬鹿!

临走时,任江故意叮嘱伍皆朋放好炸药的时候,必须留下这几个字。为此,着实叫这些文化水平确实不高的他们狠下一阵苦功,终于能依样花葫芦的描出来。

两角业作转身回到指挥部,立刻叫来了手下的大队长山上守介与诸葛天方和葛殊宏。先是骂得他们狗血淋头,前天没抓到任江,如今反而让人炸了军火库。他命令三人,立刻整领自己的本部人马,出城追踪凶手。并配给给他们一个迫击炮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和两个的步兵中队给他们作为加强。加上诸葛天方手下的城防队和葛殊宏的便衣队。怎么也算是人马充足了。对此葛八爷立马在太君面前打了保票,就那小小的一支游击队,这么多人马,肯定手到擒来。

刚出城,确实还真如葛殊宏所言,真是一群笨匪,居然留下很多痕迹让他们追赶。尤其是居然还穿着那身日军军服赶路。一路上诸葛天方四下打听,就对他们的去向知道的###不离十。

这样,城防队在前面跑步,后面是大队的鬼子卡车。两边是便衣队掩护。不错的行军队型。在后方,没几个游击队敢偷袭这么庞大的鬼子正规部队。于是乎,坦然招摇过市。

山上分队就这样无休止的追击。几乎那些罪犯就在自己的鼻子前面,可就是赶不上。他们也许不清楚,自己的老对手已经不再是那些只使用步枪的游击队,而发展成为一支综合战队。他们的第一站就是那个曾经被他们屠戮和烧毁的村庄,第一件“功劳”就是大限了一个搜索小分队的尸体,其中不乏只留兜裆布的士兵。气愤之余,山上命令手下将这些尸首搬回蚌埠火化。几十秒后,巨大的人肉炸弹将那些搬动尸体的鬼子送上了天国。周围的人受到强大的气浪影响,也多有受伤。见此情景,山上吹胡子瞪眼,却也无可奈何。

翌日清晨,山上守介分队寻着踪迹来到一处密林深处。发现大部队宿营的痕迹。实在太明显了!上百个炉灶有些仍然余烟袅袅。

山上守介一愣,按照这个数量,这里绝对是一个旅以上的###军队的营地。可是怎么会有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通过第一战线来到这里而不被发觉呢。他闭幕静思些许,恍然大悟。中国古代曾经有一个成语故事,说的是楚汉争霸时为了让敌人相信自己的士兵在不断减少,故意削减锅灶数量的计谋,以此引诱敌人上钩。

狡猾的###人,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让人以为他们的人数众多而不敢追击。在没确认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不是被帝国最高情报机关通缉的任江前,山上只能先将所有中国人都骂进去。他认为,中国军队的这一切手段反而证明了他们人数上的劣势以及士气的低落。可恶!他抬腿一脚踢飞了一口锅。

可谁想到那锅在怦然飞起后,居然还系着条绳子。那绳子一直被浅埋在土里,一经带动,全都从土中现身。山上还莫名其妙的呆立当场。四周发出连续低沉的爆破声,而后是某些东西被击发的动静。

青蛇攒动,万箭齐发!密林四处如飞蝗般激射出若干道被削尖的竹竿。破晓劲疾,如毒蛇吐信。要不是山上反应及时,他就会和他身边的那名大塚少佐一起被穿成“人串”。 一个上士在奔跑了几步后,反被从正面的毛竹锥进了喉管。他想发出点声响,但却只能发出呱呱声。血浆顺着毛竹杆流下,正是沿着黄色中的那道绿丝淌落。这种毛竹有个动听的名字,唤作“黄金镶碧玉”,若是绿色中带黄丝,则就又作“碧玉镶黄金”了。也都是毛竹中难得一见的品种。罕是在这穷山僻壤中生长。

连遍布落叶,如此松软的地上也继而发生小规模的爆炸。低沉的声音,并没直接在地上开花。但是地上却接二连三地出现诸多大坑,那些原本以为踩在泥土之上的鬼子兵都“情不自禁”地坠落下去。等待着他们的,是无情的陷阱。那齐刷刷耸立的竹竿将尖口留给了他们。掉下去的人瞬时被戳出了几个血窟窿。接着落下去的人,真像肉串一样将身下的人又压下寸许,同时身上也多了那么几个窟窿。大部分人都死不瞑目。人仰马翻,场面混乱不堪。山上想道:此时要是敌人在周围同时伏击,那损失必然更大了。他从来未将被敌人全歼作为考虑的范畴。

幸好大范围的爆炸和机关并没持续多久。在平息之后,除了战马的嘶鸣外,众人都安静下来。

光清理尸体,检查环境和处理伤员就花费了山上分队两个小时多的时间。不仅任江的主力已经跑远,而且日军士兵心理的恐惧创伤,根本无法愈合。也许,他们要在阴影下继续追击中国游击队了。望着焚烧尸体而燃起的熊熊烈焰。山上依稀看到那些士兵与亲人相聚的景象。

按照战后归纳的为甚么国民党军队的12个敌后游击师最后都偃旗息鼓。除了官兵等级森严和未能与老百姓充分的融合等多发面原因导致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游击战的思想。一旦失去了补给,他们便向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即使有些人战至最后一人一弹,但丝毫没有多大作为。任江深刻了解这些问题,并将毛主席的游击战思想贯穿始终。因此他的部队也就成为了为数不多保持官兵一致,与老百姓融为一体的国军部队。部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甚至任江曾经位一位瞎婆婆挑满了三水缸的水。婆婆亲切的抚摩着任江的头。自始至终她都以为挑水的是一位可爱的新四军战士。所以无论蒋总司令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几次三番的强调要学习共产党的游击战术,可成效全无。和共产党红军交锋近十年的他深知对方的厉害。问题是手下的那帮黄埔或是称为中央党校的高材生们偏偏就争不到这口气。他要是知道还是有一支国军部队完全吃透了毛泽东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精髓,也许会感到些许宽慰吧!

山上分队又开始行动了,但是忐忑不安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山上不得不确信上头之所以如此渴望消灭任江是十分正确的目的。

与此同时,任江命令潘妍给江涛分队发去一份密码电报。“我分队已诱敌成功。兹发出电报后一小时后,我分队开始渡河。如发现对岸有日军追兵出现,迫击炮排和掷弹筒连同时对我分队渡河点进行追击式炮击。见后付火。任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