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死亡之斑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就顺理成章地执行起队长命令。新兵们满腹狐疑,但见到老兵们连个字都没敢问,当然也只好硬着头皮和老兵们忙活开去。莫非队长想学兵法上的背水一战?

日军13师团连日来推进神速。原本有国军部队在淮南拖住北进的华中方面军。但主力一撤,只剩下刘汝明的58军在北线作战。合围的日军在北线仍然遇到张自忠部的抵抗,进展不大。而南线则出现国军真空的局面。13师团自从徐州会战开始就被拖在淮南这片泥泞的战争沼泽中。两角业作大佐依然记得几个月前被###游击队干掉的将一个大队。虽然派遣军方面给予师团超过本身的后备补充兵员,但是大量老兵的丧命让他不由记恨那支中国游击队的指挥官。他何曾料到,又要与这个“老朋友”重逢了。

任江对所有部队的布置如下,五连、掷弹筒连、轻迫击炮排与个辅助特种兵排留在淮河以北的岸边小山沟,并由江涛与参谋人员设立临时指挥指挥部统一指挥。报话科留在指挥部一半人员。警卫排及宪兵排负责警戒。狙击排和医护排待命。

任江自己率领一至四连、工兵连和侦察排及报话科一半人员渡过淮河,诱敌作战。

三个参谋当然对这个方案不太满意。明显不成章法。从来没见过将重火力留在后方,只带一半轻火力部队打仗的。真不明白总司令为甚么指派我们几人到这支队伍来效力。那些战无不胜的风闻想来必是以讹传讹之作。

江涛和左思明等人一见任江出其不意的计划,心里反而有了底气。看来,这痞子队长又有甚么鬼名堂了。这一仗必然能旗开得胜。

渡河后,任江竟然又换上了最初时那套行头。黄色的太阳近视镜,雪白的手套牵着缰绳,坐下一匹精壮的枣红马。这马是李宗仁从缴获的日军战利品中选出来赠给任江的。同时连马夫都一起送了过来。

他左手虚作摇羽扇壮,右手提拎着毛瑟步枪。不知欲扮作孔明,还是云长。不过恰应了他心中之所想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虽然踏上淮南的土地使他想起了李秀英和那时的一众兄弟,但更想到在当地戏弄鬼子13师团的景致。这使他恢复了原本对敌的乐观心理,重拾童心。

部队一行向东,绕了圈子,穿插到了蚌埠附近。由于日军的快速推进,在屁股后面实在留下太多空子让任江钻。

蚌埠,顾名思义,是以前盛产河蚌的商埠集镇。其东毗洪泽湖,北接淮河,津浦路直接穿过市区。唯一容易进攻的只有西南方向。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任江尽是挑先小道和人烟稀少的路走。或是翻山越岭,趟溪过河。几乎没靠近过乡镇。

潘妍等报话科女兵一路跟着任江,何曾吃过这样的苦头。荆棘已经刺的她满身是伤,还有那坑坑洼洼的泥路,稍有不甚就会摔一个狗啃泥。当她真的摔了一交后,爬起身来用恶毒的眼光注视着任江的背影。感情你是那么舒服的骑在马上,根本不管其他人的死活。她妄图用手抹掉脸上的泥点,却不晓得手上粘了更多泥水。一抹之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花脸”。“该死!”她诅咒道。

任江听到声音,回头一瞧,不禁笑出声来。他居然又回过头去,不管不顾地扬鞭策马。潘妍坐在地上正要发威,一只浑厚粗糙的手递了过来。她抬头一瞥,是李大柱。这个朴实无华的东北汉子憨厚的一笑:“快起来吧,地上脏。等到前面有水的地方洗把脸。”

潘妍自从来到这里就未注意过这个人。在她看来,他这个副队长不过是被任江莫名其妙扶植上去的傀儡。因为只有这种人的存在,任江才能实现他的独裁指挥。不过现在她对他有了些好感,又不能拒绝人家好意。便顺理成章的接过他的手。后者稍一用力就把她拉了起来。不过似乎用力过度,潘妍整个人都跌入了他怀中。

李大柱惊慌失措的推开她。自始至终他还惦记着东北老家那未过门的媳妇。

这次用力可是过大, 潘妍又被他推倒在地,错愕地看着他。李大柱只好小心翼翼地将她扶起,面带愧色的追赶任江去了。

潘妍冷笑一声,原来还是只不粘荤腥的猫。

由于侦察排的前出探路,一路上几乎都与鬼子的巡逻小队擦肩而过。不能再前进了,前面就是蚌埠。任江深刻的记得此次出发作战的目的。尽量搅浑鬼子的那汪清水,让主力顺利跳出包围圈。仗固然要打,但是自己的大队能否吸引整个13师团这条大鱼就未然可知。安全起见,他决定让侦察排的战士化装进城,刺探军情。

任江摩拳擦掌,又要亲自出马。他总不怀疑这是一种对自己演技上的挑战。此次他将自己打扮成了一名混混。

潘妍撅着嘴,冷笑不止。她在怀疑任江的身份。一个堂堂的国军中校,没见过如此迷恋敌后侦察的。从此,她心生调查任江身份的念头。

侦察排几个不惹眼的弟兄也都化装完毕。准备分批混进城内。由于此次是纯侦察行动,所以一律卸下武器,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最绝的在于, 在任江的强烈命令下,潘妍只得化妆成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扮作任江的姘头。她身后那些报话科的小姑娘看着潘妍挽着任江的胳膊那戏剧性场景,无不捂嘴偷笑。于是,潘妍回头白了她们一眼,这才不敢发作。

众人来到蚌埠西郊一处名曰“涂山”之山脚。任江断言此山必有庙观。众人不信,皆问缘由。曰:天下之名山大川,但凡有仙气灵泉者,皆为释儒道三门所据。此处两山对峙,云泽布耳,日照不散。必出得道之士。

任江那番胡诌尚且未完,山上便走下一个年轻的道士。

潘妍见此情景,立马用胳膊肘捅了任江一下。“莫非这便是你所言之得道高人?”讽刺之意袒露无疑。

那人见到任江便止步作揖:“无量寿佛!敢问施主们可是一行向东?”

任江先是一愣,而后答道:“正是,不知道长有何见教。”

“贫道昨夜功课之时,突见白虎星动,与此相近,却一行向东。故守侯一日,终遇施主。”

“道长好不爽快。既得见天象,诚不俱实以告?”任江一般能达到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的地步。见到一个绕舌头的,就索性开起玩笑来。

“天机不可泄露。贫道只是想告之,此去东行,必主大凶。土星逼近,相克于白虎。施主不去为妙。”

“东行必去无疑,念道长之言,必谨慎行事。不知道长如何称呼?”

“贫道出家前俗名李永德。出家之后便无名无姓。愿施主平安归来。”喧了几声道号,行了一个道礼后。便遁入不见。

任江身后的几个人一直眨巴眼睛,惊诧地才把两人的对话听完。任江右手拇指朝后一抖,道:“瞧见没,这就是传说中的高人!”

旁边的潘妍对此呲之以鼻,哪里来的野道士,跳出来陪任江这个疯子胡扯一通。

一没注意,她就被任江狠狠的拉了过去,踉跄几步才收住。

“相好的,该上路了。”任江调侃道。

“死鬼,你就不能轻点拽!”潘妍随机应变能力确实使人佩服。

两组人分别混进了蚌埠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