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有海外留学的朋友,可以到海外找一找。”
“对,既然《天工开物》能够翻刻到海外,这就证明了这部书籍的魅力。同时,海外也有可能会有《天工开物》的原版。”
“放心,各位,我就在海外留学。其实嘛,我在外面留学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在海外留学的意义是什么。不过,看到这么多朋友寻找《天工开物》,我想,我找到了留学海外的意义。”
一位叫做章鸿钊的海外留学生,这时站了出来。
从江宁讲解《天工开物》到现在,章鸿钊一直都在观察着这一部书籍的情况。
当发现《天工开物》真的存在时,章鸿钊差点要拍案而起。
他的内心激动不已。
他知道。
虽然《天工开物》可能对于现代的大家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这里面的一些技术,也有可能过时。
但是。
从江宁到现在查找到的一系列消息可以看到,《天工开物》这部书,当时就是全世界最为尖端的科技。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书了。
用国宝来形容这部书,可能都不过份。
为此。
章鸿钊却是在海外联系了许多朋友,他们通过各种办法,在全球各地寻找着古版《天工开物》。
也许是运气可以。
也许是章鸿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
在章鸿钊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他们找到了一部残缺版的《天工开物》。
之所以是残缺。
主要是这个版本虽然是中文版的,但这个版本里面却是缺少了大量“附图”。
是的。
《天工开物》除了介绍各类技术之外,作者宋应星在每介绍一种技术的时候,都会配上相应的插图。
可现在只有文字,没有插图。
虽然书还是一样的书,但却并不完整。
“啊啊啊,兄弟们,我们继续找。”
“嗯。对了,那啥,之前罗总那部外文版的《天工开物》不是有图吗?”
“我看了,确实有图,但那个版本的图案损毁比较严重,而且也不是很清晰,我们得找其他的办法。”
“好。”
面对着缺少附图,章鸿钊等人又开始了不断的寻找。
但可惜。
这一次运气就没有之前好了。
章鸿钊等人这一次,没有再找到其他任何一版的《天工开物》。
“那怎么办?”
“还找不找?”
“要不,就这样出版好了。”
“不行,这样出版那就失去了《天工开物》的精髓。要不,我们问问江宁老师。”
“对啊,问问江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