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潜入暗域
万墟山的晨雾总带着几分化不开的凝重,像是被山底那道封印镇压了千年的邪气,连阳光都要费些力气才能穿透。三天前苏瑶从藏书阁取出那本泛黄的《万墟山封印考》时,指尖触到的不仅是陈旧的纸页,还有书页间夹着的半片干枯的符纸——那是三百年前最后一位镇守封印的道长留下的,符纸上的朱砂早已褪色,却仍能隐约感受到一丝微弱的净化之力,像是在无声提醒着后来者,这山底藏着怎样的凶险。
此刻,她站在万墟山主峰西侧的一处缓坡上,身后跟着三十名精锐战士,每个人的腰间都别着三张以上的净化符,背上的长剑出鞘半寸,剑刃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石冬就站在她身侧,这位来自青石部落的族长,脸上的沟壑比寻常人更深,那是常年与邪物打交道留下的痕迹,他左手握着一面巴掌大的青铜镜,镜面打磨得光滑,边缘刻着简单的辟邪纹路,这是部落传承了八代的法器,据说能在邪气浓郁处照出隐藏的路径。
“按古籍记载,封印的核心在山底三百丈处,暗域之门就藏在封印下方的‘沉渊道’尽头。”苏瑶将古籍摊开,书页在山间的微风中轻轻颤动,上面用朱砂绘制的地图有些模糊,唯有标注“沉渊道”的地方,用墨笔重重描了三道,“但沉渊道内邪气极重,寻常火把照不亮三丈之外,大家务必将净化符捏在掌心,一旦感受到邪气侵入经脉,立刻催动符力,切不可硬撑。”
石冬闻言,将青铜镜举到眼前,镜面对着前方的山壁晃了晃,原本看似平整的山壁上,突然映出一道淡淡的光晕,像是有人用指尖在石壁上划开了一道缝隙。“入口就在那里。”他沉声道,右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我先带两名战士探路,你们随后跟上。”
两名身材壮硕的战士立刻上前,一人手持盾牌,一人握着开山斧,跟着石冬朝着那道光晕走去。走到山壁前,石冬将青铜镜贴在光晕处,镜面与山壁接触的瞬间,发出“嗡”的一声轻响,那道缝隙瞬间扩大,变成了一道仅容两人并行的通道入口,一股浓郁的邪气顺着入口扑面而来,带着腐朽的腥味,像是深埋地下的陈年尸骸被突然翻动。
“大家屏住呼吸,催动护体真气!”苏瑶话音刚落,自己率先捏碎了一张净化符,淡金色的光芒从她掌心散开,笼罩住身前的几名战士。其他战士也纷纷效仿,一时间,三十道金色光晕在通道入口处亮起,将那股邪气暂时逼退。
顺着通道往下走,地面渐渐变得湿滑,墙壁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黑色苔藓,指尖触上去冰凉刺骨,还带着一丝黏腻的触感。苏瑶用剑尖挑开一片苔藓,发现苔藓下方的石壁上刻着许多细小的符文,这些符文歪歪扭扭,像是被人用指甲硬生生刻上去的,仔细辨认,才能看出是上古时期的辟邪符文,只是大多已经残缺,只剩下零星的笔画,像是在诉说着当年封印此处时的惨烈。
“小心脚下。”石冬的声音在通道内回荡,带着几分空旷的回音。他刚说完,一名战士脚下突然一滑,惊呼着就要摔倒,石冬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同时用青铜镜对着地面照了照——只见地面上散落着几片白色的骸骨,看形状像是某种野兽的腿骨,但骨头上布满了黑色的纹路,显然是被邪气侵蚀过的痕迹。
“这些是百年前误入通道的巡山弟子的骸骨。”苏瑶蹲下身,用剑尖轻轻拨弄着那些骸骨,语气带着几分沉重,“古籍里记载,三百年前封印松动过一次,有不少邪物从沉渊道逃出来,当时的巡山弟子为了堵住通道,几乎全员战死,这些骸骨,应该就是他们的。”
战士们闻言,脸上都露出肃穆之色,握着武器的手更紧了。他们大多来自附近的部落,从小就听着万墟山封印的传说长大,知道正是这些前人的牺牲,才换来了山下数百年的安宁。此刻踏着前人的骸骨前行,每个人的心中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通道内的光线越来越暗,到后来,连手中的火把都只能照亮身前的一小片区域,耳边除了众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滴答”声,像是水滴落在石壁上,又像是某种生物在暗处蠕动。苏瑶将古籍卷好,揣进怀里,右手握紧长剑,左手始终捏着一张净化符,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不知走了多久,通道突然变得宽阔起来,前方隐约出现了一丝光亮——不是火把的暖光,而是一种诡异的暗紫色光芒,像是鬼火般在黑暗中跳动。石冬立刻示意大家停下,将青铜镜举得更高,镜面反射出前方的景象:那是一处巨大的地下溶洞,溶洞的顶部悬挂着无数钟乳石,每一根钟乳石的尖端都滴落着暗紫色的液体,那些液体落在地面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地面上的黑色苔藓遇到液体,瞬间便枯萎成了粉末。
“那是‘蚀骨水’,沾到一点就能腐蚀皮肉,大家绕着走。”苏瑶低声提醒道,她从古籍中读到过这种液体的记载,是暗域邪气与地下矿石混合形成的,寻常法器都难以抵挡其腐蚀之力。
众人小心翼翼地沿着溶洞边缘行走,尽量避开那些滴落的蚀骨水。走了约莫一刻钟,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声,像是有巨石在地面上滚动。石冬立刻示意大家隐藏在旁边的石笋后面,自己则悄悄探出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溶洞的尽头,矗立着一道巨大的石门,石门的高度足有十丈,宽度也有五丈,整体由黑色的岩石打造而成,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诡异纹路,那些纹路像是活的一般,在暗紫色的光芒下隐隐流动,散发出令人心悸的邪气。
“那就是暗域之门。”苏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从古籍的插图中见过这扇门,却没想到实物比插图中更加震撼。石门的中央,有三个拳头大小的凹槽,呈三角形排列,每个凹槽的边缘都刻着不同的图案:一个是展翅的乌鸦,一个是盘绕的毒蛇,还有一个是咆哮的狼头——正是古籍中记载的三名暗域守护的象征。
石冬慢慢从石笋后走出来,朝着石门走去,他每走一步,脚下的地面都轻微震动一下,像是在承受着某种无形的压力。走到石门跟前,他伸出手,想要触摸那些纹路,却在指尖即将碰到石门的瞬间,被一股强大的邪气弹了回来,若不是他及时催动体内真气,恐怕已经被那股邪气震伤。
“这些纹路不简单。”石冬退到苏瑶身边,脸色有些苍白,“刚才我试着用真气探查,发现纹路里流动的不仅是邪气,还有一种奇特的阵法之力,像是在指引方向。”他指着石门上的三道主纹路,“你们看,这三道纹路从石门底部延伸出来,分别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每一道纹路的尽头,都对应着溶洞内的一条岔路。”
苏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溶洞的两侧各有一条岔路,加上他们来时的通道,正好三条路。她立刻从怀里取出一张兽皮地图——这是出发前根据古籍绘制的,上面标注了沉渊道和溶洞的大致地形,却没有标注这三条岔路。她将地图铺在地面上,用火把照亮,然后对照着石门上的纹路,在地图上标记出三个方向:东边的岔路对应着乌鸦图案的凹槽,西边的岔路对应着毒蛇图案,南边的岔路则对应着狼头图案。
“三名暗域守护应该就驻守在这三条岔路的尽头。”苏瑶站起身,对着身后的战士们说道,“我们必须找到他们,夺取暗域钥匙,才能打开石门。现在,我们分成三队,分别前往这三个方向探查。”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石冬和一名身材高瘦的战士身上——那名战士是青石部落的李队长,擅长追踪和隐匿,曾多次带领小队深入邪物盘踞的区域,经验丰富。“我带领一队前往东边,石冬族长带领一队前往西边,李队长带领剩下的一队前往南边。”苏瑶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探查暗域守护的具体位置和实力,不是强行夺取钥匙。无论是否找到守护,三天后必须回到这里汇合,一旦超过时间,我会带人前往各队的方向寻找,切不可单独行动。”
石冬和李队长同时点头,战士们也纷纷应和。随后,三十人分成三队,每队十人。苏瑶的队伍里,除了她自己,还有两名擅长符箓的修士、三名近战战士、两名弓箭手和两名负责疗伤的药师;石冬的队伍则以近战为主,大多是青石部落的精锐,每个人都配有盾牌和重剑;李队长的队伍则更注重隐匿,队员们都穿着轻便的黑衣,腰间别着短刀和迷烟,擅长在复杂地形中穿梭。
分好队伍后,三人各自检查了队员的装备,确认每个人的净化符和疗伤药都充足。石冬将青铜镜递给苏瑶,“这面镜子能照出隐藏的邪物,你那边的岔路邪气看起来最重,带着它或许能派上用场。”苏瑶没有推辞,将青铜镜接过,揣进怀里,然后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张黄色的符纸,递给石冬,“这是‘预警符’,一旦遇到危险,捏碎它,我这边能感应到。”石冬接过符纸,点了点头。
随后,三队人马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出发。苏瑶带领的小队朝着东边的岔路走去,刚走进岔路,一股比溶洞内更加浓郁的邪气便扑面而来,像是无数根细针,扎得人皮肤发痒。队里的一名年轻修士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刚想开口说话,就被苏瑶用眼神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