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的世界,不分阶层,不分男女,为人子女的,都迎来了他们的“福报”。
再说一句:“别人家的孩子”能不能不要到处窜:)
所以,当他们第二天一早,听到这一期的内容是弘德朝的思想文化,这种无比正经的方向,许许多多当儿女的,都在心中感谢老天爷,也算是绕过他们了。
而当官的,当王当皇的,则在听到市民阶层,民俗文化等词汇后,心中了然。
说到底,就是争一个信息的传达,权力的有效区间,争一个“民心”。
以商君之法强秦的一代代秦君们,自然也听懂了,可商君之法,秦朝上上下下,相关的利益团体已经太多,改革,并不容易。
嬴政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天幕的出现,让他不得不停下,而秦国朝堂,也不得不停下,或许,这就是秦的另一种幸运了。
各朝君臣,开始抄答案了,至于具体实施,自然要因地制宜,但不妨碍把答案先记下来。
【孝宗在大梁皇帝圈中,其实没什么太出格的副业,可能是被自家亲爹给整怕了。
但偏偏爱吃生鱼片,太医也劝过,还挺尽职尽责,把陈元龙这个反面教材都拿出来说了,可孝宗表示他是天子,没事的!然后就逝了。】
【孝宗也因此,虽没有出格的副业,仍有外号,便是大名鼎鼎的馋宗!大馋小子,把自己吃死了吧。】
三国时期,正在吃生鱼片悠哉观赏天幕的陈登陈元龙,嘴里还嚼着鱼片,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老爷,快吐出来啊!”
咕噜——
陈元龙还是吞下了,“啊……夫人你吓着我了……”
同一时间,永乐朝,朱棣严肃看向太子,“听到了没!吃东西能吃死人,你看看你的肚子!”
当然,机敏的地方官,已经开始行动了起来,开始给民间普及什么能鱼能吃,什么不能吃,态度是必须要到位的。
而天幕之后对元泰帝形象的“迫害”,无疑巧妙的化解了不少民间的恐慌情绪。
但对于朝堂就有些不一样了,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一个君王形象两级反转?
更让他们心脏极限跳动的是,下一刻:
【戏曲,小说的共同发力之下,自弘德朝开始,大梁的文娱开始兴盛,国民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补充,加之国力的繁盛,弘德一朝对百姓的仁政,大梁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大气磅礴的,自信开放的气度,是独属于“文明”的光辉。】
【文化如此,思想,更是如此。】
【梁太宗文皇帝姜衡,打破了千年以来儒学为首的思想禁锢。】
墨子心情愉悦,哼着不知名的曲调,修改着墨家的学说内容,天幕着实给了他不小的启发,文化,是可以向下普及并理解的。
至于纸——他需要选择一个能推广的强国。
【鹤仙并不反对儒学本身,但实际上,经过千年之久的演化,儒学已经被改成了圣人来了都不认识的程度。
儒学,只是既得利益者需要的人造雕像,想刻成什么样,就雕琢成什么样。】
对这一点,无数先贤,无论是儒家,法家,墨家,还是兵家等先贤,都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拦不住后人,但可以在第一版内容上,尽可能详细。
【关键在于,这个既得利益者是谁呢?一开始,是皇帝,但随着历史的衍变,诶,攻守之势异也,皇帝,也得尊儒,因为朝堂,因为天下学子,都是儒生。】
“好一个儒生啊。”
轻飘飘的一句感慨,却是诸多朝代,儒生的噩梦,新时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