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亲自下田查。”他说,“不是你们领我去的地方,是随机抽地块。”
“行。”我说。
他一愣:“你答应得这么快?”
“怕您查,就不会请您来。”我说,“我们所有合作田都在系统里登记过,您现在就能看分布图。”
我打开田园女神系统的界面,把地图展开。他凑近细看,指着其中一块:“这块地,明天我能去吗?”
“能。”我说,“您定时间,我们派人带路。”
“不止一次。”他说,“我要不定期去。”
“可以。”我说,“但得提前一天通知,我们好安排人接待。”
“不。”他摇头,“突击检查才有意义。”
我想了想:“这样——每季初,您抽签定三个检查日。当天您随时来,我们配合。”
他眯起眼:“要是没人接待呢?”
“接待不到,算我们违约。”我说,“当季货款扣一成,您还可以终止合作。”
他终于点头:“那就这么定。”
我写下条款,他仔细看过,签下名字和铺号印章。最后一份意向书落笔时,太阳已偏西一大截。
我把三份意向书按顺序叠好,放进随身带来的小木匣。顾柏舟拿来一块布,擦掉桌上的墨渍,又把剩下的模板册重新码齐。
李商人走过来,看了眼木匣:“都谈成了?”
“初步定了。”我说,“还得走流程。”
“你知道接下来最难的是什么吗?”他问。
“不是谈成,是履约。”我说,“只要货不断,品不降,合作就能稳。”
他笑了笑,没再说话。
我低头翻登记簿,把刚签的几家记在新一页。福礼坊、锦云阁、百味斋,名字挨在一起。供货量、周期、特殊要求,一条条写清楚。
顾柏舟轻声提醒:“陈师傅说蜡封油快用完了,得补。”
我点头,从箱里翻出备用油罐,发现只剩半瓶。正想着要不要临时调整流程,李商人递来一个新瓷瓶:“刚找人要的,纯蜂蜡,烧起来不呛。”
我道谢接过,交给陈师傅。
陈师傅拧开瓶盖闻了闻,点头:“能用。”
他开始重新调油温,火苗在铜锅底下跳动。我继续整理资料,把意向书的关键条款抄到备忘页。
福礼坊要联名款,得尽快出设计;锦云阁要留样备查,得安排专人归档;百味斋要突击检查,得和各农户提前通气。
我拿起笔,在纸上列出待办事项。第一条:明日一早联系林婶,请她召集合作农户开会。
顾柏舟把样品箱重新码好,忽然抬头:“那边又来了人。”
我顺着他目光看去,两个穿着短打的男子正朝展位走来,手里拎着布包,像是工匠打扮。
“等会再谈。”我说,“先把这几份合同收好。”
我合上登记簿,伸手去拿木匣。指尖刚触到匣盖,远处传来一阵喧哗。一群人簇拥着两名官员模样的人走进展厅,衣摆上绣着农事司的标记。
李商人立刻站直:“府衙的人来了。”
我没有起身,只是把木匣往内侧推了推,顺手将笔帽拧紧。
“现在过去?”他问。
“再等等。”我说,“让他们先转一圈。”
我低头继续写待办事项。第二条:准备教学班的材料,第三条:更新配送路线图。
陈师傅那边传来蜡油融化的气味。我抬起眼,看见福礼坊掌柜正和吴掌柜站在展馆中央交谈,百味斋东家则在翻看一份种植日志。
我的手指在纸上划过,写下第四条:联系镇上铁匠铺,定制一批新蜡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