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上的事儿,”
老张抹了把汗,
“咱就盼着能早点落地。”
杨墨忽然从裤兜掏出张皱巴巴的纸:
“张师傅,这是我昨天去住建局问的进度,您看这里……”
回程的车上,林浩望着窗外掠过的厂房,忽然开口:
“君书记,我发现企业园的物流通道设计……”
“先别急着说问题,”
君凌打断他,目光落在杨墨手腕的松石上,
“小墨,你觉得阿婆屋里的消防隐患该怎么解决?”
杨墨愣了愣,手指摩挲着手串:
“社区有批旧灭火器该换了,我上周统计过,37号楼有七户独居老人……”
他忽然意识到什么,声音渐低。
“其实这些本该早就处理的。”
君凌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三天后,文涛再次走进办公室时,君凌正在修改滨海社区的消防整改方案。
“书记决定用谁?”
他瞥见办公桌上多了串松石手串,旁边放着本磨破边的《基层工作手册》。
“杨墨吧,”
君凌合上文件夹,老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让他明天来报到,不过……”
他忽然笑了笑。
“让雨彤去跟着自贸区的项目组,林浩去政研室牵头写份《民生痛点速办清单》。”
文涛点头,转身时听见君凌低声说:
“秘书不是传声筒,得先学会弯腰捡‘土’,才能抬头看‘天’。”
阳光穿过百叶窗,在陈墨的任命文件上投下斜斜的光影,像极了乐县茶园里清晨的竹篱笆——隔开浮尘,却让地气通畅地往上走。
杨墨接到任命通知时,正在滨海社区帮王阿婆安装新灭火器。
阳光透过防盗网的缝隙,在他汗湿的衬衫上织出菱形的光斑。
手机震动时,他正用螺丝刀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屏幕上“县委办文涛”的来电让他指尖一颤,螺丝刀头在金属架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杨墨啊,恭喜你了。”
文涛的声音带着惯有的温和。
“下午三点来办公室报到,君书记等着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