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1:
烛火摇曳,刘楚玉朱笔悬在奏折上迟迟未落。
何辑坐在一旁,目光落在案几旁正蹙眉苦思的念卿身上。
小少年正捏着毛笔在纸上涂涂改改,严肃的模样,像是努力模仿大人却学不像,反而更可爱了。
“这道策论的论点,还没想明白?”何辑倏地开口,声线清沉平稳,像山涧敲在青石上的冷泉。
又朝念卿身侧靠了靠,指尖轻点了点他纸上的墨迹,“民生为本,需从水利、农桑两方面入手,不可只谈其一。”
念卿撇着嘴,把毛笔往笔洗里一戳,溅起几滴墨汁:“父皇总说这些大道理,我还是觉得兵法更有意思。”
刘楚玉“嗯”了一声,放下朱笔,伸手揉了揉念卿的头顶:“兵法固然重要,但若不懂民生,如何能让将士们无后顾之忧?”
她拿起念卿的功课纸,目光扫过上面稚嫩的字迹,“这几句写得不错,有你父皇当年的风范。”
念卿眼睛一亮,刚要说话,却见何辑伸手去拿他案头的兵法书,掌心不经意间覆上了刘楚玉放在纸上的手。
两人俱是一怔。
他立刻要撤手,腕上却是一紧——竟是被她反手扣住。
刘楚玉指腹温凉,带着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稳稳压在他脉搏之上。指腹微微用力,何辑便不再动作,只余喉结不受控制地轻轻一滚。
何辑:“陛下……”
刘楚玉:“时辰不早了,让念卿先回去歇息吧!”
念卿却像没听见似的,看看两人交握的手,又看看父皇紧绷的侧脸和母后看不出情绪的笑眼,倏尔拿起毛笔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心形:“父皇和母后的手,握在一起真好看。”
那孩童稚语像一根针,猝然刺破空气中无声流淌的某种东西。
两人交叠的手像触电般倏地分开,带起一丝微风。
何辑快速转过身,假意去整理案头那叠早已齐整的书卷,却掩不住悄然漫上耳根的一抹薄红。
刘楚玉“噗嗤”一声笑出来,眼底漾开真实的暖意,屈指轻弹了下念卿的额头:“人小鬼大,快去睡觉。”
只是那微微泛红的脸颊,到底泄露了她方才一瞬的羞窘。
念卿吐了吐舌头,拿起自己的功课纸跑了出去,临走前还不忘回头朝两人做了个鬼脸。
御书房里只剩下刘楚玉和何辑两人,烛火在他们之间投下淡淡的光影。
何辑重新站回原来的位置,距离不远不近。
“淮南的赋税,依我之见,可先减免三成,待秋收之后再做调整。”
他重新提起奏折上的事,将语调换了,仿佛刚才的触碰从未发生过,却又在细微处透着亲近。
他永远在最近的位置,克制成她喜欢的模样。
小剧场2:
子时的御花园浸在夜色里,露水压弯了琼花枝,一滴滴坠在刘楚玉赤色衣摆上。
云锦料子吸了潮气,便有些发沉地贴在腿弯,凉丝丝的,像谁的指尖不经意擦过。
身后的松木冷香漫过来时,她先觉出的不是冷,是香里裹着的那点热——像是他刚饮过的酒气,又像是皮肉相贴才有的温度,缠缠绵绵地笼住她。
溪诏的玉骨扇没直接抵上来,扇尖极轻地蹭了蹭她后腰,那点冰意透过薄纱寝衣渗进来,她脊背一缩,却被他用扇骨顺势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