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点点头,不再多问,目光却在那档案盒上停留了片刻。江泉化工厂,正是“清泉计划”启动前,雾江沿岸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巡视一圈后,秦风走到窗边,似乎在看楼下院子的风景。李芸默契地跟了过去,手里拿着一份需要签字的普通申请单。
借着递笔的瞬间,一张对折的便签纸从申请单下无声地滑入秦风手中。
秦风面色如常,接过笔签了字,顺手将便签纸揣进裤袋。
“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大家辛苦了。”秦风提高音量,对办公室里的众人说道,“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杨秘书提。务必在宣传周前,完成核心史料的数字化工作,这是政治任务。”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芸和她助手们的回答,听起来完全是对上级指示的例行回应。
离开档案馆老楼,坐回车上。秦风才拿出那张便签纸展开。
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份手绘的简易图表:
一条波浪线代表雾江,标注了几个点位的代号和日期。旁边列出了几个档案卷宗编号,后面打着问号。最下方写着一行小字:“部分关键年份水文原始数据卷宗,档案馆系统显示‘技术性损坏’,实体库存查询记录异常,疑已置换。”
秦风眼神一凝。果然!对方已经开始系统性清除物理证据了!李芸用这种方式,既汇报了进展,更传递了最危险的信号——有人在背后抢先一步,抹痕擦迹。
他将便签纸递给副驾的杨小波:“记下这些编号和点位。通过其他渠道,想办法复原或交叉验证这些数据。要快。”
“明白!”杨小波神色凝重地点头。
回到办公室,秦风立刻又被“文旅方案”的各项“紧急事务”包围:审看宣传片小样、敲定开幕式流程、听取招商进展…他全程投入,决策果断,显得对这项工作尽心尽力。
傍晚,各项工作暂告一段落,办公室终于安静下来。秦风才再次锁好门,从保险柜里取出一台未联网的笔记本电脑和加密U盘。
U盘里,是杨小波刚刚传来的、基于李芸那份简易图表和近期多方零散信息汇总而成的初步分析报告。
报告用冷静的数据和坐标,勾勒出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图景:雾江几个关键断面的水质异常波动期,与上游几家重点企业的生产扩张周期、以及“清泉计划”某些标段工程的施工时间,存在高度可疑的重合!而所有这些重合点对应的原始环境监测数据,在官方档案中均“巧合”地缺失或“异常”。
屏幕上冷光闪烁,数据冰冷,却仿佛能听到雾江的呜咽与哭泣。
秦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文旅项目的喧嚣渐渐远去,眼前只剩下那幅由数据和疑点构成的、无声却惊心动魄的污染地图。
“锦绣文章”的帷幕已然高高拉起,锣鼓喧天。
而帷幕之下,刀光已悄然出鞘,直指那隐藏在繁华胜景背后的、狰狞的污染核心与利益黑幕。
他这位看似沉迷于“文旅政绩”的副市长,实则在下一盘越来越危险的棋。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每一子,都关乎成败与生死。
窗外,华灯初上,“江泉之眼”摩天轮亮起绚烂的彩灯,将夜空点缀得如梦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