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门敞开着,进出的脚步声、电话铃声、打印机的嗡鸣声比往日密集了许多。墙上新挂的“雾江生态文化长廊倒计时牌”鲜红刺目,茶几上堆放着各色文旅宣传册和设计方案效果图。空气中漂浮着油墨、咖啡以及一种被刻意营造出的忙碌与亢奋混合的气息。这里,俨然已成为江泉市近期最“炙手可热”的临时指挥中心之一。
秦风坐在办公桌后,正接听着文旅局长张涛热情洋溢的电话汇报:
“…秦市长您放心!媒体通气会已经开过了,反响热烈!几家大旅行社都拍了胸脯,要推我们的精品线路!网红孵化机构也对接好了,保证让‘雾江长廊’未开先火!…”
电话那头的声音透过听筒,甚至隐约传到门外,充满了功成名就般的喜悦。
秦风面色平静,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推进力:“很好。宣传声势要足,但基础工作更要扎实。史料征集是灵魂,不能掉以轻心。我下午去征集小组那边看看进度。”
放下电话,他眼底闪过一丝冷光。这喧闹的“锦绣文章”,正是他此刻最好的保护色。
下午,秦风带着杨小波,径直来到档案馆设在老楼三层的“史料征集小组”办公室。与市政府主楼的喧嚣现代不同,这里光线昏暗,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樟脑丸混合的沉静气味,时间仿佛都流淌得缓慢了许多。
推开虚掩的门,只见不大的房间里,四壁皆是被翻动过的档案柜,桌上、地上甚至窗台上都堆满了一摞摞打开的档案盒、散落的旧照片和泛黄的文档。李芸和她的两个助手正埋首其中,有人对着电脑屏幕仔细扫描,有人用戴白手套的手小心地翻阅册页,有人则在低声讨论着编号。她们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都带着疲惫却专注的神情。
“秦副市长!”李芸连忙起身,有些局促地擦了擦手。
“没事,你们忙你们的,我就随便看看。”秦风摆摆手,目光扫过满室的“故纸堆”,语气随意,“进展怎么样?张涛局长那边宣传攻势可是箭在弦上了,就等你们这边的‘弹药’了。”
李芸推了推眼镜,汇报的语气一如既往地平实,甚至有些刻板:“报告秦市长,目前初步筛选了1985年至2015年期间,与雾江流域相关的影像档案、水文记录、新闻报道剪报共计一万两千余件。已完成数字化扫描归档百分之四十。”
她递过来一份厚厚的清单目录。
秦风接过,看似随意地翻看。目录分类细致,时间、地点、事件类型标注清晰。在杨小波看似无意的手指点拨下,他的目光迅速锁定了几个不起眼的分类标签:
【流域工业布局变迁(1988-2005)】
【市政基建工程纪要(含排污管网)】
【环境舆情简报(内部参考)】
【重大突发事件记录(摘要)】
这些类别,显然超出了普通旅游宣传所需的“今昔对比”范畴,更像是一份针对性的环境与社会变迁史料侦查提纲。
“嗯,很详细。”秦风合上目录,语气赞赏,“尤其是这些历史变迁的原始记录,很有价值,要确保全部数字化保存,一件都不能遗漏。”他特意强调了“原始记录”和“一件都不能遗漏”。
李芸目光微动,心领神会:“明白。我们一定严格按照要求,确保所有史料应收尽收,完整归档。”
这时,一个年轻助手抱着一个刚打开的档案盒过来:“李科,这批是九十年代末江泉化工厂扩建时的周边环境评估报告附件,好像有些数据记录…”
李芸立刻接过话头,对秦风解释道:“这些都是当时的一些技术参考资料,可能对还原历史环境背景有辅助价值,我们也会一并整理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