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选调生仕途 > 第391章 墨中藏刀(第1页)

第391章 墨中藏刀(第1页)

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会议室里,飘散着淡淡的墨香、老年保健茶的温和气息,以及一种时光沉淀后的安静氛围。红绒布铺就的长桌上,摆放着宣纸、笔砚,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挥毫泼墨,动作舒缓而专注。墙面上悬挂着他们的作品,多是“宁静致远”、“厚德载物”之类的传统格言,笔法或苍劲或圆润,透着岁月磨砺后的平和。

副秘书长余雷提前安排好了这一切。他笑容可掬地穿梭于老同志们之间,亲切地打着招呼,熟练地帮着铺纸研墨,将一场本该普通的座谈会,营造出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他需要向秦风展示的,正是一个在其“分管领域”内安稳无事、其乐融融的样板。

秦风带着杨小波准时到场。他换下了略显严肃的西装,穿着一件普通的夹克,显得随和许多。杨小波则依旧抱着那个不离身的笔记本,好奇又有些拘谨地打量着四周。

“秦副市长来啦!”余雷热情地迎上来,“老领导们可都盼着您呢!今天大家特意准备了笔墨,想请您留下墨宝呢!”他巧妙地将秦风推到了舞台中央。

座谈会开始。余雷主持,言辞恳切,充分表达了对老同志们的尊重和对文化事业的重视。老同志们依次发言,多是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慨当下美好生活,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气氛融洽得如同暖春下午茶。

一位曾任文化局副局长的老同志颤巍巍地写下“政通人和”四个大字,赢得满堂彩。

另一位退休老教师画了一幅墨竹,题字“清风峻节”。

一切都在余雷设定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轮到秦风讲话。他没有谈虚话套话,而是笑着拿起一支毛笔:“各位老前辈的字画,功底深厚,意境高远,让我受益匪浅。我是晚辈,不敢班门弄斧,但今天这个机会难得,我也想写几个字,向老前辈们请教。”

余雷立刻示意工作人员铺开宣纸。所有人都期待地看着这位年轻的副市长会写下怎样的锦绣词句。

秦风凝神静气,蘸饱了墨,手腕悬空,骤然落笔!

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写的却不是预想中的祥和语句,而是四个遒劲有力、甚至带着几分锋芒的大字:

“江泉石鸣”

满场瞬间安静!老同志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出惊讶和不解。“江泉石鸣”?这是什么意思?听起来不像吉祥话,反而带着一种不安的隐喻——石头只有在受到撞击或不平时,才会鸣响!

余雷的笑容僵在脸上,他完全没料到秦风会来这一出。他急忙打圆场:“好!秦副市长这字写得有力!‘江泉石鸣’,寓意深刻啊,是希望我们江泉的发展能掷地有声,不同凡响!”他试图强行解释,扭转气氛。

杨小波却眼睛一亮,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座谈进入自由交流环节。余雷生怕再出岔子,极力引导话题停留在书法技巧、养生心得上。

然而,一位一直沉默寡言、坐在角落的老者,忽然放下了茶杯。他头发银白,衣着朴素,手指关节粗大,不像长期握笔的文人,倒像是个老工匠。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穿透了闲谈的噪音:

“秦副市长这‘石鸣’二字,写得好啊。”

众人目光聚焦过去。余雷想开口打断,老者却继续缓缓说道:

“我这把老骨头,在雾江边搬了一辈子石头。修堤、筑坝、建桥…江底的石头会不会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江里的水,变了。以前捶石头累了,捧起江水就喝,甘甜解乏。现在?”他摇摇头,端起自己的茶杯,“只能喝这泡出来的茶喽。可这茶,用江里的水泡,总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怪味,盖都盖不住。”

他声音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寻常事,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

另一位戴眼镜的老知识分子模样的老者推了推眼镜,接口道:“老哥说的是。岂止是水?这空气里的味道,也不比从前了。说是‘清泉计划’,我这老鼻炎反倒更重了。晚上经常能闻到一股…像是烧塑料的味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