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样的事。
-
戌时前,姜宁和卫长昀让阿阮先回去,嘱咐他今天的事先别让谢蕴知道,免得她担心。
阿阮是个机灵的人,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走前,还问他们明天多久过来。
明天就是殿试放榜,一甲三名,都会经传胪入宫,行钦点之礼,而后打马游街,绕城一圈后,在翰林院前停下。
所到之处,都有皇城士兵护卫,让出街道。
那些上门道贺的,自然是涌入考生住处,送礼送拜帖,生怕晚一步就落人之后。
姜宁考虑了半晌,决定让阿阮早点来。
放榜可是天微微亮就发了,多少人天不亮就去等着。
他不盲目自信,但还是要早做准备。
离戌时还有一柱香,一辆马车停在了门口,白日里那名小厮敲开门。
“卫郎君、姜公子,请吧。”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走出门,上了锁后,便上了马车。
马车从外面完全看不出什么,再朴素不过,就像是寻常人家出门似的。
小厮敲了敲门板,便道:“二位坐好了,这就启程。”
坐在马车里,姜宁反而平静了许多。
这种情况显然担心也没什么用了,还不如想想如何见招拆招。
就当是提前适应。
“你说,上次寄回去的家书,要是他们回信,应当这几天也要到了吧。”姜宁瞥眼关着的门,“希望秋哥儿能答应来这边的事。”
“父母在,不远游。”
卫长昀道:“也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答应你也别放心上。”
“我知道。”姜宁点头,明白卫长昀说的意思。
他的确是想着有钱大家一起赚,尤其这几个朋友。
可人与人不同,他们一家是一条心,所以从村里搬到镇上,或者搬到京城,都是一样的。
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好。
但也要允许旁人不愿意远行,就想待在家乡,过自己的小日子。
“不过娘他们来的话,我不在家时,也有个人能陪你,我放心些。”卫长昀道。
不是不放心姜宁照顾不了自己,而是如今情况特殊。
现在月份还小,行动自然方便。
可再过一两月,定是会有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哪怕他见过许多能在有身子时,下地干活的人,他也知道姜宁能那样做,但他不想。
如若朱红他们不来,或者来了忙不过来,他会说服姜宁,先请一个手脚麻利、品行端正的人来家里干活。
并非是不相信姜宁能照顾好自己,而是他怕有个万一。
只是万一、可能,他也不想看到。
姜宁原本想说他能照顾好自己,可一看卫长昀表情,顿时什么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