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物流部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尽管办公室主任说了很多次办公室内要禁烟,但老刘思考时总忍不住点上一支。
墙上挂满了埃塞俄比亚的交通地图和港口泊位图。老刘、他的副手小马,还有两位资深物流规划师正对着一张大表格争论不休。
“埃塞铁路公司(ERc)的报价是每吨10,080比尔(1人民币≈20。2275埃塞俄比亚比尔),但要求最低保证运量10万吨年,否则价格上浮15%。”小马指着黑板上的数字,“吉布提港的散粮装卸费,谈到了180美元吨,但优先靠泊权还得单独谈,那又是笔费用。”
“全程公路方案呢?”老刘皱着眉头问。
“更贵!”另一位规划师摇头,“从绍阿到吉布提,800公里,路况一般,卡车损耗大,雨季还经常断道。综合算下来,每吨成本比‘公铁联运’高出22%!而且运力极不稳定。”
老刘猛吸了一口烟,在烟雾中眯着眼:“不能只看报价。ERc的车皮可靠性怎么样?周转时间能保证吗?”
“这就是关键!”小马调出另一组数据,“我们通过渠道了解了他们过去一年的准点率,只有75%。尤其是雨季(6-9月),平均延误超过48小时。延误意味着港口滞期费!那钱如流水!”
老刘立刻抓住重点:“所以,模型里必须把滞期风险成本算进去!按概率加权。还有,备用方案呢?总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做了!”小马显然早有准备,“我们联系了三家当地的公路运输公司,谈好了雨季铁路出问题时的应急运价。虽然贵,但能保通。这部分‘保险费’也得计入总成本。”
老刘最终拍板:“好!那就以‘公铁联运’为主方案,但成本模型里必须包含三部分:1。铁路基准运价;2。加权后的雨季延误风险成本;3。公路应急方案的备用预算。拿着这个再去和ERc谈,告诉他们,如果能承诺更高的准点率或提供延误赔偿条款,我们愿意适当提高基准运价。我们要的是总成本最优和供应链可靠,不是单一环节的最低价。”
另一边的人才选拔中,援外除了一些部里的老同志,还要找一些年轻的新生力量,在一个布置成简易面试间的会议室里,负责人事工作的孙姐和农业部的资深技师老周师傅,正在给报名的人员面试,这次很多年轻的新生力量都报名参与。
孙姐翻看着小王的简历:“专业能力没问题,老周师傅考核过了。英语口语也勉强算过了。小王,你要加强口语能力,虽然你专业很硬,但是翻译有限,到时候你自己的培训沟通能力就很重要了。”
其实小王是有点紧张,磕磕巴巴地用英语说起来,词汇简单,但基本要点都说到了。
老周师傅点点头:“着技术没少磨炼,逻辑缜密,知识储备丰富,虽然这洋文说得费劲。但是技术我是认可的,比之前的几个面试人员专业知识更硬。”
孙姐转向周老师点点头,让小王回去等通知,把小王放在了待选栏中,小王出去就走进来了另一位应聘者,是一位年纪稍长的植保员老李:“李师傅,您技术没得说,但您这‘方言加中式英语’…估计只有咱中国人自己能听懂。假设地里的玉米出现了叶片发黄的情况,您怎么用英语向当地的助手解释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老李挠挠头,憋了半天,挤出几个词:“嗯……Yellow。。。leaf。。。nogood!water?额……bug?medicine。。。”然后就卡住了,无奈地笑了。
孙姐也笑了,但语气坚定:“李师傅,您这样的老师傅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但语言这关必须过。不是要您变成播音员,但至少得能进行基本的工作交流。”虽然孙姐心中也很感动,这样的老同志都能努力学习新语言,想要去积极奉献,但是不通过就是不能通过,将老李的简历放到了不通过的篮子里。
她对着所有通过初试的技术人员说:“部里会为大家组织为期两个月的脱产强化培训,不仅仅是日常英语,更重要的是农业专业英语和当地主要语言(阿姆哈拉语)的日常用语。‘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这些农业词,必须像‘吃饭’‘睡觉’一样熟!考核不合格的,真的不能派出去。这不是能吃苦技术硬就行的,能站在这里的都是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负责人,但你们收底下带着十几个当地工人,语言不通是要出大乱子的!”
她又对这次外语培训的负责人说:“陈老师,这次的课程设置要极度场景化!模拟田间地头、机修车间、仓库管理等各种场景对话。还要加上跨文化沟通课,比如怎么和当地工人打交道,他们的工作习惯、宗教信仰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软技能,和硬技术同等重要!”
老周师傅补充道:“对!还得教他们怎么‘教别人’。咱们这些大师傅,自己会干不行,还得能指挥那边的工人怎么做,还要在有问题的时候知道如何沟通管理那边的工人!”
这次的语言教学老师是外交部的援非人员,目前这段时间刚好项目阶段性结束回来休假和探亲,结果被抽调来教学,援非得刘老师看着计划表,心中由于不知道该不该说非洲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