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需要利用这段相对安全的时间,消化这难以置信的胜利,并像最耐心的猎人一样,寻找并锁定那个最终的猎物。
“启动所有传感器,最大探测范围扫描。重点搜索西北方向海域,寻找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热信号、噪音特征和雷达反射特征。”
露娜的目光投向综合显示台,那里汇聚了声、光、电、磁各种探测手段的信息。
夜莺坐在声呐席上,戴上专业的耳机,几乎将整个人都沉浸到声音的世界里。
她调整着各种复杂的滤波器,试图从海洋背景噪音的宏大交响乐中,分辨出那些不和谐的、属于人类造物的音符。
被动声呐阵列如同潜艇敏锐的耳朵,倾听着数百海里内的一切声响。
主动声呐则像是一束谨慎探出的手指,只在必要时才间歇性地向外发送短暂的探测脉冲,生怕惊动黑暗中的其他猎手。
时间在深海的寂静中缓缓流逝,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和队员们压抑的呼吸声。
这种等待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
突然,夜莺的身体猛地绷直,她几乎是屏住了呼吸,仔细倾听了片刻,随即抬起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一丝颤抖:
“接触!多个水面接触!方位1-9-0!距离……约40海里!编队规模很大!主导噪音源……是燃气轮机的特征音!至少有两台大型机组在高功率运行!”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主屏幕上。
声呐信号经过计算机高速处理和增强,逐渐在屏幕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正在移动的舰队轮廓。
红外热成像信号也捕捉到了几个明显高于海水背景温度的热源。
“进行信号特征精细比对……”
蜂医的声音因为紧张而语速加快,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调用着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国舰艇声纹和红外特征库,“领头目标……长度超过150米,声纹特征与‘地平线’级驱逐舰完美匹配!是d553安德烈亚·多里亚号!确认目标!”
找到了!
他们千里奔袭、历经生死、付出巨大代价所要寻找的最终目标,终于出现在了探测范围之内!
然而,这股刚刚升起的、即将触及目标的喜悦还没来得及蔓延,更多的识别结果被系统自动标注出来,仿佛一盆冰水,兜头浇下,让所有人的心瞬间沉入了比潜艇此刻所在深度更冰冷的深渊。
“等等……不止它一艘!”蜂医的声音变得无比凝重,甚至带着一丝绝望,“护航编队……识别为两艘卡洛·伯伽米尼级(carlobergaminiclass)多功能护卫舰!是F593‘维尔吉尼奥·法桑’号(VirginioFasan)和F594‘卡洛·伯伽米尼’号(carlobergamini)!它们装备了EmpAR相控阵雷达和‘紫菀’-1530防空导弹!”
他顿了顿,几乎是咬着牙报出下一个目标:“还有一艘大型舰艇……红外信号巨大,速度较慢……是埃特纳级(Etnaclass)综合补给舰A5326‘埃特纳’号(Etna)!它为整个编队提供后勤支持!”
这还没完!
夜莺紧接着报告,声音都变了调:
“水下!水下有接触!一个独立的噪音源!正在编队侧前方大约10海里处担任水下前方警戒!声纹特征比对……是萨乌罗级(Sauroclass)改进型常规潜艇!很可能是‘彼得罗·维内托’号(pietroVenuto)!它比我们老,但经验丰富!”
一支完整的、强大的、配备了多层次防空、反潜、反舰火力的哈夫克特混编队!
一艘代表哈夫克顶尖水平的最新锐“地平线”级驱逐舰(安德烈亚·多里亚号),两艘火力强大、性能均衡的多功能护卫舰(伯伽米尼级),一艘维持持续作战能力的大型补给舰(埃特纳级),甚至还有一艘经验丰富、专司水下猎杀的老牌常规潜艇(萨乌罗级)在前方开路!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寻找一个机会,偷袭一艘或许护航力量薄弱、或许松懈大意的“安德烈亚·多里亚”号。
而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一整个武装到牙齿、阵型严密、正处于航行状态的移动海上堡垒!
这根本不是狩猎,更像是麻雀试图挑战一个布满防空炮的装甲集群!
指挥控制室内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之前夺取潜艇的兴奋和成就感被这残酷的现实砸得粉碎。
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压力如同深海的水压般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几乎要让人的心脏停止跳动。
只能听到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和彼此那沉重得如同风箱般的呼吸声。
就在这片死寂之中,通讯控制台突然收到了一个来自编队的、用明语发送的询问信号,发信源显示正是“安德烈亚·多里亚”号的指挥中心:
“这里是‘多里亚’号。识别码已确认。你部为何偏离预定巡逻区域,出现在我编队附近海域?请立即说明情况。”
对方的语气听起来是例行公事的询问,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但在这寂静的深海里,这突如其来的信号如同一声惊雷,在每个人心中炸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投向露娜,等待着她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