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角洲工程是哪个国家的 > 第14章 熔岩与钢铁的最终诗篇(第5页)

第14章 熔岩与钢铁的最终诗篇(第5页)

随着第一波火箭的齐射,红狼的眉头紧锁,他清楚,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接近,接下来的行动将充满危险。

“分散,躲避火箭弹攻击!迅速接近目标!”红狼果断下达命令。

"热信号锁定!十点钟方向岩柱基底温差0。7℃!"骇爪的机械义眼在战术目镜上投射出数据流。

三公里外,那座看似天然的雅丹岩柱内部,苏联1980年代的量子反射器正在超负荷运转,散热口溢出的微光在红外视野中如同黑夜里的萤火。

ZBD25战车的履带发动机轰鸣,随即猛地加速。

每一辆战车都在疾驰中调整阵型,采取快速机动。

火箭炮的齐射后,敌人迅速开始转移位置,但这短短几秒钟的间隔,正是GTI队员们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

车队的前卫迅速穿越沙丘,紧急避开敌人的反击范围。

与此同时,后方的GTI特战队员们也开始发挥他们的优势,利用沙漠的掩护通过高效的远程打击压制敌人的转移路线。

首门BM-30完成齐射的瞬间,改装T-90底盘便喷出氮气推进火焰。

这门重达43吨的火箭炮在雅丹裂隙间蛇形机动,30秒内转移至预备阵地——这个速度打破了冷战时期苏联炮兵手册纪录的217%。

燃烧空气弹在GTI先导车右侧200米处炸开,瞬间将砂岩熔化成直径50米的玻璃态陷阱,空气中的氧气被抽离至致命浓度。

"开启沙暴潜行模式!"红狼的指令让战车如同沙漠鬼魅般滑过流沙区,140mm电磁轨道炮的钨芯穿甲弹撕裂沙尘暴,却在命中目标前被突然隆起的沙墙阻挡——那是阿萨拉工兵固化的防御工事。

BM-30火箭炮的燃烧空气弹呼啸而至,将三平方公里的砂岩地表熔化为沸腾的玻璃沼泽。

某发炮弹在后方一辆战车左翼十米处炸开,环氧乙烷燃料瞬间抽干氧气,两名来不及佩戴呼吸面罩的特战干员在窒息中化为焦黑雕像。

“锁定移动轨迹!”红狼一拳砸在战术全息台上。

ZBD25的140mm电磁炮骤然轰鸣,钨合金弹丸穿透三座岩柱,暴露出一台正在转移的BM-30——它的底盘竟是T-90坦克与1978年乌拉尔卡车零件的缝合体。

当第四轮齐射将战车逼入绝境时,露娜突然发现岩壁上的异常符号——那是1967年苏联地质队留下的辐射标记。

她将坐标输入量子解密模块,雅丹地貌的裂隙网络顿时在HUD上浮现:每条裂缝都对应着冷战时期的地下军事通道与炮兵掩体。

“走第三条辐射甬道!”威龙猛打方向盘,ZBD25撞碎风化岩壁冲入地下。

战车在黑暗的隧道中疾驰,车顶刮蹭着卡扎菲时代锈蚀的铅防护层。

前方豁然开朗处,五门BM-30正在重新装填,它们的炮口还残留着摄氏3000度的暗红余晖。

红隼-9激光防御系统率先发难,150kW光束贯穿两门火箭炮的燃料舱。

殉爆的CL-20炸药将整个洞穴化作炼狱,液态玻璃如岩浆般顺着战车纳米装甲流淌。

某台BM-30的操作员疯狂启动自毁协议,却触发1978年原装保险装置的机械故障——锈死的齿轮让倒计时永远卡在3。7秒。

最深处的岩洞里,最后一门火箭炮正在升起。它的发射架上赫然印着东德人民军的鹰徽,弹体却涂装着雷斯家族的毒蝎图腾。

红狼冷笑着切换智能榴弹模式,200发30mm弹丸组成的金属风暴将其撕成碎片。

飞溅的1980年代集成电路板与2037年量子芯片在空中相撞,迸发出跨越半个世纪的蓝色电弧。

战车碾过沸腾的玻璃平原时,露娜突然接收到异常信号——那些被摧毁的量子反射器,竟仍在向星空发射摩尔斯电码。

破译后的内容令人战栗:“致1942年非洲军团指挥部:警惕东方来的钢铁洪流。”

(此战导致雅丹地貌永久性改变,三座千年风蚀岩柱化为玻璃尖碑,后被称作“量子战争纪念碑”)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