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朝北京保卫战 > 第969章 郭一平 陛下依微臣之建可以联系立陶宛公国及各国 (第1页)

第969章 郭一平 陛下依微臣之建可以联系立陶宛公国及各国 (第1页)

议事厅内烛火通明,案几上摊着铺开的边境舆图,密密麻麻的红黑标记勾勒出战场态势。朱祁钰刚从石牢回来,甲胄上还沾着些许尘土,便被郭将军、郭一平及一众文武官员围了上来。阿依娜刚将瓦西里安置妥当,也带着亲兵守在厅外,随时听候调遣。

“陛下,瓦西里的情报已核实大半,黑松林预备队、哥萨克骑兵动向均与供词无误,”兵部尚书率先开口,指着舆图上的大同防线,“只是沙俄主力仍在猛攻大同城墙,虽未破城,但守军已鏖战三日,弹药和粮草都快接济不上了。”

郭一平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微臣有一议。沙俄与立陶宛公国素来不和,当年立陶宛曾因领土争端与沙俄交战数年,虽近年暂歇兵戈,却积怨颇深。如今沙俄主力尽出攻我大明,国内防务空虚,正是争取立陶宛的好时机!”

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便皱起眉:“郭大人,立陶宛远在西北,与我大明素无往来,贸然遣使,他们肯信我们吗?万一被沙俄察觉,反而会逼得两国联手,岂不是弄巧成拙?”

“不然。”郭一平胸有成竹,指着舆图上立陶宛与沙俄的交界地带,“立陶宛大公向来忌惮沙俄扩张,去年沙俄还暗中支持立陶宛内部的反叛势力,两国矛盾早已激化。我们只需派使者带去诚意——承诺战后划分沙俄部分边境给立陶宛,再许以通商特权,他们没有拒绝的道理。此外,还可联系波斯、格鲁吉亚等国,他们均与沙俄有旧怨,若能结成反俄同盟,沙俄必腹背受敌!”

朱祁钰指尖在舆图上轻轻滑动,目光落在“立陶宛”三字上,沉吟道:“联络各国倒是可行,但派谁去最合适?使者不仅要能言善辩,还得熟悉各国情势,稍有差池便会坏了大事。”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帘被掀开,一身风尘的于谦快步走进来,身上的官袍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外地赶回来。“陛下,臣回来了!”

众人皆是一惊——于谦半月前才奉旨前往内地督办粮草,怎么突然折返?朱祁钰起身笑道:“于爱卿辛苦了,粮草之事办妥了?”

“回陛下,内地各州府粮草已陆续起运,不日便可抵达宣府,”于谦躬身行礼,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又道,“臣回来时,顺路绕去瓦剌汗国一趟,也先可汗托臣带话,愿增派三万骑兵助我大明守御边境!”

此语一出,议事厅内一片哗然。郭将军抚掌道:“于大人厉害!瓦剌此前虽与我大明结盟,却始终有所保留,如今肯主动增兵,真是雪中送炭!”

于谦苦笑一声:“并非臣的功劳,是也先可汗看清了局势——他深知沙俄若破我大明边境,下一个目标便是瓦剌。臣与他约定,战后大明将开放张家口、大同两处互市,允许瓦剌牧民自由通商,他才松了口。”

朱祁钰眼中精光一闪,看向郭一平:“于爱卿既能说动瓦剌,又熟悉边地情势,联络各国之事,非他莫属!”

于谦却摇头道:“陛下,联络立陶宛需走西北陆路,往返至少一月,而瓦剌那边还需臣盯着粮草交接,怕是分身乏术。不过臣倒有个人选——臣在瓦剌时,结识了立陶宛公国的一名商队首领,此人与立陶宛大公的近臣交好,若让他引路,使者定能顺利见到大公。至于波斯、格鲁吉亚,臣有旧部在边地任职,可托他们代为传话,传递我大明的诚意。”

郭一平补充道:“陛下,臣愿与于大人配合——臣留在军中调度粮草与盟军协同,于大人往返于瓦剌与内地之间,既督运物资,又协调瓦剌兵力,双线并行,方能万无一失。”

朱祁钰颔首,拍案道:“好!就依你们之计!郭一平,你即刻拟写国书,阐明结盟条件;于谦,你明日便再赴瓦剌,务必督促也先可汗尽快出兵,同时安排人与立陶宛商队汇合;其余诸卿,各司其职,粮草、弹药、兵员调度,不得有半分差错!”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议事厅内的凝重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战意。

接下来的十日,议事厅成了整个边境的指挥中枢。郭一平每日伏案拟写国书、梳理情报,连饭都在案几上吃;户部尚书往返于各州府驿站,催促进度;兵部尚书则与郭将军一道,调整防线部署,接应陆续抵达的援军。而于谦则真如“飞毛腿”一般,三日在瓦剌与也先敲定骑兵出发时间,两日后又出现在宣府督办粮草卸运,接着再折返大同传递军情,身上的官袍就没干透过,眼窝深陷,却依旧精神矍铄。

这日清晨,于谦刚从瓦剌赶回大同,便直奔议事厅,手里拿着一封密信:“陛下!立陶宛回信了!他们同意结盟,愿出兵两万袭击沙俄后方,条件是战后获得沙俄的喀山地区,此外还希望大明能提供一批火器!”

“好!”朱祁钰接过密信,哈哈大笑,“传朕旨意,命神机营拨五百支火铳、二十门火炮给立陶宛,由他们的商队首领带回!另外,告诉波斯和格鲁吉亚,若他们出兵牵制沙俄,大明将减免他们三年的通商关税!”

郭一平上前道:“陛下,还有一事——瓦西里的家人已被我军乔装接至宣府,臣已派人妥善安置。瓦西里得知后,主动提出愿再提供沙俄后勤补给线的详细位置,说可助我军截断他们的粮草!”

“准了。”朱祁钰点头,目光扫过厅内文武,沉声道,“诸位爱卿,各国援军陆续到位,粮草弹药充足,明日便是总攻之日!郭将军,你率五万明军主力正面迎击大同城外的沙俄主力;阿依娜,你带神机营配合瓦剌骑兵,绕后截断沙俄后勤;巴特尔,你率草原骑兵追击那支哥萨克部队,务必全歼!”

“臣遵旨!”众人轰然应诺,气势如虹。

次日拂晓,号角声划破天际。大同城外,明军与沙俄主力展开激战,火铳声、火炮声震耳欲聋;草原上,巴特尔的骑兵如疾风般掠过,将哥萨克部队冲得七零八落;而在沙俄后方,立陶宛军队突然发动袭击,烧毁了大批粮草辎重。库图佐夫得知后路被断,又腹背受敌,顿时慌了阵脚,指挥陷入混乱。

激战三日,沙俄军队全线溃败,库图佐夫带着残部狼狈逃窜,黑松林的预备队也被明军合围歼灭。当捷报传回大同议事厅时,朱祁钰正与于谦、郭一平等人查看战损统计,厅内一片欢腾。

“陛下英明!此战大获全胜,边境可保十年安稳!”郭将军兴奋地说道。

朱祁钰摆摆手,目光温和却坚定:“此战胜利,非朕一人之功,是诸位爱卿同心协力,是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更是瓦剌及各国盟军鼎力相助的结果。传朕旨意,论功行赏!”

他顿了顿,朗声道:“郭将军身先士卒,晋封为镇国公;郭一平献策有功,升为兵部侍郎;于谦往返调度,劳苦功高,加太子少保衔,赏黄金百两;阿依娜、巴特尔各晋一级爵位,赏田千亩!”

“此外,”朱祁钰看向厅外等候的瓦剌使者,“也先可汗增兵助战,朕封他为‘忠义可汗’,大明与瓦剌永结兄弟之好,非盟友,乃骨肉之亲!张家口、大同互市永久开放,瓦剌牧民可自由出入,与大明百姓同等对待!”

瓦剌使者激动得跪倒在地:“谢大明皇帝陛下!也先可汗定当铭记陛下恩德,永世与大明交好!”

朱祁钰又道:“前线士兵,凡此战立功者,皆按军功升赏——普通士兵升百户,百户升千户,千户升指挥佥事!战死将士,朝廷负责安葬,家属按月发放抚恤金,子侄可入武学就读!”

旨意宣读完毕,议事厅内外一片山呼“万岁”。于谦站在人群中,看着朱祁钰意气风发的身影,眼中满是欣慰——他奔波多日,双脚磨起了血泡,却觉得一切都值了。郭一平则握紧了拳头,暗下决心要辅佐陛下,让大明更加强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同城墙上,映照着士兵们欢呼的脸庞。瓦西里站在宣府的营房外,看着远处接来的妻子和孩子,又望向大同的方向,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而在瓦剌汗国,也先可汗收到封赏旨意后,当即下令在边境立碑,刻下“大明瓦剌,兄弟同心”八个大字。

这场边境之战,不仅守住了大明的疆土,更让大明与瓦剌的关系超越了盟友,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而与立陶宛等国的结盟,则为大明打开了更广阔的外交局面。朱祁钰站在议事厅的窗前,望着漫天晚霞,知道属于大明的盛世,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