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华闻之,起身,正一正衣襟,抱拳郑重而言道:“小可姓曹,名佳华,乃青州人士。家兄便是梁山泊上操刀鬼曹正。自幼随兄学艺,得授解牛之术。后家兄遭雷将之毒手,我便隐姓埋名,于此地开了这家小店,以度日。乡亲们见我刀法尚可,便送我一外号,唤作‘似庖丁’。”
有诗赞佳华曰:
祖贯青州出屠身,跟随兄长学技艺。
刀法精熟夺天工,庖丁在世亦感叹。
又有小诗赞曰:
青州出佳华,操刀见真章。
似庖丁入梦,解牛技无妨。
曹门有遗风,隐于市井旁。
佳华饮美酒,笑谈古今王。
二人对拜礼毕,曹佳华即令重新摆设酒菜,二人对饮畅谈。酒至半酣,曹佳华把盏言道:“党兄如今被朝廷悬赏捉拿,若无安身之处,不妨暂且在小弟这儿住下,再做打算。”党景言推开酒盏,叹道:“贤弟好意,为兄心领。但我身为戴罪之人,怎能连累贤弟?明日便要离去,大丈夫在世,四海为家。”曹佳华见其心意已决,不再强留,沉吟道:“既如此,小弟倒知一处所在……”党景言一听,眼中精光一闪,急忙握住曹佳华的手,急切问道:“贤弟若知明路,万望告知!”
曹佳华缓缓言道:“党兄且听我说。从这里往北三十多里地,有座二龙山。当年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三位英雄,在没投梁山泊之前,曾在这山上聚义。后来他们上了梁山,这山寨换了好几拨主人。如今山上三位头领,乃是铁臂猿王凝、穿云猴黄远,还有一个落第秀才俞仲华。以党兄的武艺,何不夺取这座现成的基业?既可以暂避风头,又能图谋将来。”党景言听了,抚剑沉思半晌,忽然拍案而起,说道:“贤弟此计甚妙!这正是天赐良机,理当如此。二龙山地势险要,正是英雄用武之处。”
次日天尚未明,但闻鸡鸣声起,党景言收拾已罢,腰悬雌雄双剑,辞别曹佳华。临行时,曹佳华执手相送,赠银十两作盘缠。党景言登了一日山路,待得暮色渐起,忽见前方一座高山拔地而起,甚是险峻。他暗自思忖:“天色已晚,不如在林中歇息一晚,待明日再探山寨虚实。”正欲转身入林,忽见一彪形大汉倚松而卧。
景言就着月光打量,只见这汉子身长八尺有余,猿臂蜂腰,面如冠玉,眉分八彩,脑门正中赫然一道竖痕,似闭非闭,活似二郎真君的天眼,身旁斜倚一柄镔铁开封刀,一旁安置着狮蛮盾。只见这人如何模样?当真英姿挺拔,但见:
身高七尺五六,英姿飒爽,恰似苍松立雪。年方弱冠,面若凝脂,眉目俊朗,风华绝代。额间神目,威严神秘。身着紧身衣,腰束阔带,更显矫健身姿。镔铁刀寒光凛冽,狮蛮盾坚固无比,昭示非凡武艺。
那汉子猛睁双眸,第三目精光四射,抓起开封刀,鹞子翻身般跃起。只见他横推狮蛮盾,落叶纷飞;刀光破风,厉喝声起:“好个探子!定是王凝那厮派来的爪牙!”党景言急撤步闪身,双剑交叉架住,火星四溅。景言方才要分辩:“壮士且住!某非……”对方第二刀又至,这一式“力劈华山”,刀锋未至,劲风已刮得他面皮生疼。党景言知难善了,只得凝神应战。但见:
雌剑如灵蛇吐信,专取咽喉要穴;雄剑似猛虎出柙,直攻下盘空门。双剑合璧,霎时间织就漫天剑网。
二人直斗到四五十回合,仍是不分上下。突然间,那汉子额间竖目射出金光,党景言赶忙使出“惊鸿踏雪”身法,飘然退出三丈开外。但见金光扫过之处,碗口粗的松树应声而断,青石上烙出三指深的痕迹,枯草都被震成粉末。那汉子见党景言竟能全身而退,心中暗自吃惊,便收刀入鞘,抱拳说道:“我在江湖上走了十年,还未见过这般厉害的角色。敢问阁下高姓大名?”党景言也收起剑,拱手答道:“某乃九江党景言,人称‘凶太岁’。”
那汉子听罢,慌忙撇了刀,扑翻身便拜道:“原来是诛杀张贼的党都监!小人久闻都监双剑破百骑的威名,今日得见尊颜,方知传言尚不及真身万一!“党景言急扶起问道:“壮士高姓大名?”正是:英雄相惜,共谋伟业。
那汉子退后三步,掸去衣上落叶,整肃衣冠,叉手唱喏道:“小可姓谭名胜志,表字明德,祖贯洪都南昌人氏。家母临盆之夜,南昌城东紫气盘桓,北斗倒悬。及至啼哭时,额间隐现金痕一道。七岁那年,天目骤开,状若莲华。某自幼随龙虎山张天师修习望气之术,二十载方得小成,江湖上唤作‘小真君’,取‘虽无真君神通,却怀济世之心’之意。”
有诗赞胜志道:
额头三眼似杨戬,金光闪耀直射贼。
雄霸二龙位寨主,出生异象天雷变。
开封刀锋削铁泥,狮蛮盾下抗妖魔。
路见不平拔刀助,南昌猛将谭胜志!
又有小诗赞曰:
谭氏出英贤,胜志真君身。
额上明眸现,神力世人尊。
南昌风骨在,侠义满乾坤。
小真君传奇,千古永留存。
党景言听罢,抚掌大笑道:“真乃天赐良缘也!”当下解下腰间玉带为信,谭胜志亦取鎏金兽首壶为凭。二人以林间清泉代酒,古松虬枝为香,对月八拜结为金兰。礼毕,景言执其手问道:“贤弟身怀异术,何故独宿荒林?”谭胜志剑眉倒竖,星目含霜道:“哥哥不知,那南昌城里有个唤作刘七的泼皮,仗着太守势要,强占民田三百余顷。小弟用天目观其气数,但见黑气缠身,合该命绝!”
谭胜志又道:“而今四海通缉,闻得二龙山名号,本欲投奔入伙。。。。。。”忽的冷笑一声:“叵耐那王凝鼠目寸光,黄远嫉贤妒能!某不过演练刀法时削去他半缕胡须,竟遭众人刀剑相向!”党景言听罢,叹道:“贤弟此言,真个是英雄落难。既如此,不如你我结伴同行,另寻个安身立命之所。”谭胜志闻言大喜,当即应允。
党景言听罢,也将自家遭遇备细说与谭胜志。两个好汉互诉胸中块垒,正是:
同是天涯沦落客,相逢何必问来由。
当下议定先回曹佳华酒店歇马。曹佳华见谭胜志亦是条顶天立地的好汉,喜得拍案叫绝。三个好汉意气相投,就在酒肆后堂摆下香案。党景言年长居首,谭胜志次之,曹佳华最幼。三人焚香盟誓,跪地祝告道:“我三人今日结为兄弟,愿效桃园之义,梁山之风。不求同生,但愿同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各捧海碗,一饮而尽。饮罢将碗摔得粉碎,相视大笑。正是:三碗浊酒盟山海,一声长笑震乾坤。从此三个好汉同心协力,专要替天行道。
后人有诗赞曰:
萍水相逢意气投,金兰结义死生休。
他年若遂凌云志,青史同标万古流。
宴席既罢,党、谭、曹三个好汉聚在一处,商议夺取二龙山勾当。曹佳华拍案叫道:“二龙山险峻异常,强攻不易,我等兵少,须得智取。小弟倒有一计,不知二位哥哥意下如何?”景言、胜志齐声道:“贤弟既有妙策,但说无妨!”佳华笑道:“那二龙山上的黄远、王凝两个贼男女,贪财如命,但凡有商队经过,必下山劫掠。我等何不假扮商客,押些货物,诱他下山?待他入彀,便一刀一个,结果了这厮性命,山寨唾手可得!”
谭胜志听罢,拍案叫绝道:“妙哉!贤弟端的赛过吴用军师!”当下三个好汉计议已定,便去市集上置办些绸缎布匹,备下三辆太平车子,又拣选十数个精壮喽啰,都扮作脚夫模样,暗藏朴刀短剑在身。党景言又吩咐道:“尔等须要装得像些,路上休要露出破绽。待那厮们下山时,但听我一声唿哨,便一齐动手!”众喽啰齐声应诺。正是:安排香饵钓金鳌,准备窝弓擒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