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林风也很想知道他这徒弟有几分本事。最初他只是觉得这孩子博览群书,竟对兵书有兴趣;又聪明睿智,能无师自通看懂边塞舆图;还明察秋毫,懂察言观色。
这孩子虽然年幼,可季林风初上战场时,也不过十五岁。季林风仔细斟酌后才下了心思将他收为徒弟,带到军中。
“你看着我做什么,将军问的是你啊。”
若大军未到,遇到此番情况,那就是孔华带着向阳去马光霁将军营中商议对策。
向阳的脑子里,其实从冯伯承冲进军营汇报的那一刻就开始思索应对之策,只是还无妥善之计。
赵将军既然问起来,向阳只好将想到的都说了。
“回大将军,小人并未思虑详尽,今日敌军聚集山上,想着他们或是以强弩火攻,或是以强弩攻城,又或者埋伏于山上,万箭齐发。为防火攻,已令人将粮草后撤,前方不得搭营。可若是后两种,我原本想着这山崖又长又窄,进退不易,若是敌方大军真的来犯,则诱敌至城中,再前后夹击,与之抗战。只是两军兵力相当,友军又经历了长期疲战,我担心引入城中反而丢城。”
赵将军听完笑着说:“可如今不同了啊,我猜敌军还不知道我赵家大军已到,如今兵力悬殊,你这法子,或许可行。”
“可小人,还未想好如何诱敌入城。”
“哈哈哈,不急。”这话惹得赵直与季林风哈哈大笑。
向阳又说:“原本这处地形,我想着兵力相当,敌军不会轻易进犯。现在看来,敌军是担心我大军到了之后兵力悬殊,想速战速决。”
“嗯,你这徒弟不错哦。”赵直看着季林风说。
季林风嘿嘿地笑:“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徒弟。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赵直看着魏忠和马轩说:“哎呀,你们看看,这季老头子还是如此顽皮,话锋赚得如此快。”
几人相视哈哈大笑,只有向阳的眉毛微微皱了起来。
“师父是说,以不变应万变?”
赵直也附和:“对,你且说说,是什么个意思。”
季林风收起笑脸,严肃地说:“虽然我军与冰雪城守军集结后足足有十余万,可我军近日疲于奔走,若是连夜应战,只怕容易损兵折马。”
向阳被师父一本正经的样子吸引住了,他觉得此时的师父真如智慧长者一般,帅呆了。
季林风的声音还在接着说:“其实这冷水县的城门不易攻破,我们只需将城前的营帐收回城中;粮草后撤,避免被火攻损毁;再将弓箭火药放到城楼上用以备战。只是,若是云梯。。。。。。”
“云梯?”
向阳还没见过云梯,可他听说书先生讲过前朝战事。
“我听闻云梯三五丈高,下有轱辘,可助攀到城楼上。”
季林风点头。
马轩却说:“季老您多虑了,从未听说羌国会造云梯的,况且那山崖仅丈许宽,路又不平,搬运云梯,着实危险。”
“嗯,希望是我想多了。”
晚上,向阳梦见敌军真的推出来四座云梯,一群人在城楼上无计可施,心急如焚。师父又跟那马轩为这事吵了起来,相互指责对方。这个怪那个出的什么不变应万变之策,那个怪这个思虑不周。
眼看着那云梯就要靠到城墙边了,向阳急中生智,大喊:“用火,大将军,用火。”
“啊?”赵直不解看着他。
向阳着急地喊:“拿酒坛子砸过去,再射数枚火箭。”
人来人往,将他挤得离大将军越来越远,他心急如焚,他的呼喊声淹没在一片喊杀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