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韩采薇和韩大弟买完粮食、布匹和药物回来,见到的就是满满一桌子的菜,顿时激动得姐弟二人连忙洗手,然后去帮忙摆放碗筷。
“真好吃!”韩采薇一边往嘴里刨米饭和肉片,一边呜呜地夸赞道。
韩大弟也是吃得头都抬不起来,吃一筷子油滋滋的腊猪肉,再配一口清炒菘菜,再喝一口热鸡汤,黄黄的鸡油浮在鸡汤上面,鲜香味十足,一口喝下去,美滋滋。
最近天天配着热水啃干粮,好久没吃得这么舒爽了。
要说韩府最让他怀念的,那必然就是那里的饭菜了,韩老爷、韩夫人虽然一直漠视他,但吃食上却从来没有被苛刻过。
毕竟对于韩夫人来说,她自觉犯不上做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她可是一个一直很讲“台面”的人。
所以虽说每次去饭厅里通常都是人多吵闹,但从不影响韩大弟干饭的胃口,每次都是认真埋头苦吃,这么一身的肉,可是他一口一口认真吃出来的。
此时他就颇有志气地默默决定道,“现在终于安定下来了,一定要好好想门路挣钱,争取顿顿都吃香的喝辣的,一定比那些韩家人还要吃得好!”
这孩子目前还是有吃万事足,目标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而王姨娘满脸欣慰地看着儿女狼吞虎咽,自己也不禁多吃了些。
“吃完了咱们就得去找活计干了,不然后面可就没干饭吃了,只能吃稀的咯!”王姨娘边吃边打趣道。
韩大弟满口应道,“那是,看我的,我可是会识文断字也有力气,田大叔都夸我一定能找到事做的呢,娘你和姐姐在家歇着,就给我做做饭洗洗衣服,我养你们!”
一番话豪气冲天,听得王姨娘和韩采薇好笑不已。
王姨娘慈爱地打量着面前健壮的儿子,心里想到,翻过年这孩子就已经十四岁了,也算是大人了,近来也是越发成熟了,相信他慢慢可以撑起来的。
不过自己也不能干坐着,也要去找点事做,给家里添点进项。
而韩采薇,此时却还没有任何职业规划的想法。
穿越过来才三个月,她就经历了养病,打探消息,劝人逃走,准备物资,连夜逃跑,杀恶人,杀恶人,跑路,打猎,赶路,打猎,赶路……
一直被形势逼着跑,真的是一口气都没停歇,此刻她只想缓一缓、歇一歇,至于下一步做点什么再说吧。
反正有钱,她心想着。
这趟出去她把银票都换成了银子了,五百多两白银,五十多斤,堆在空间角落里闪闪发光,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爽且倍有安全感。
——————
有韩大弟这个“饭桶”在,三人不时就把桌上的鸡肉、猪肉都吃得差不多了,又都喝了一碗解腻的菘菜豆腐汤,顿时觉得满足不已。
韩大弟和韩采薇主动承担起收拾和洗碗的活,王姨娘则在院子里面溜达溜达消消食。
她生过两个了,自然知道要多动动才能更有利于生产,所以之前哪怕赶路一直坐在驴车上,停歇时,也都会下车多走动走动,现在除了做活时候,也是会额外多走走。
吃完收拾干净,已经到了中午,外面的日头还算不错,冬日的太阳虽然不烈,但照在身上也还是暖和和的。
一家人又烧了几大锅的水,把从韩府顺来的大水桶搬出来,烧着炕把屋里弄暖和,便一个接着一个洗上了热水澡,搓洗完感觉整个人都轻了不少。
韩采薇坐在院子里,任由王姨娘给她擦干头发,晒着太阳,感觉全身的筋骨都懒软了下去。
“舒服啊!”吃饱喝足又洗去一身油腻,一边在院子里坐着晾晒头发,一边发出满足的喟叹,日子可真美好呀!
到下午,眯了一小觉的韩大弟,穿上王姨娘新缝的外衣,精神抖擞地出门去了,嘴里嚷嚷着要去找个好活计去,争取早日挣上银钱养着姐姐和娘亲。
王姨娘也带着韩采薇出了门,提上几个鸡蛋去那田大娘家。
自己家能租到这房子还多亏了她牵线,得稍微感谢下去,顺带打听下有没有适合她们的活计。
这日子得过起来,还是得尽快有进项的好。
可惜啊,现实总是不遂人愿,以为能就此安定下来开始新生活的三人,很快又将不得不被形势逼着继续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