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除了锻炼身体,你这算术可也得好好学学,今后要养家,可不能还掰手指算。”韩采薇嫌弃道。
不过也不能怪韩大弟,这古代学堂确实不教算术啊,家里韩夫人又不让他接触庶务,需要算的只他自己那五百文,但他向来是懒得精打细算的,店家说是多少就是多少,差个一文两文的的懒得计较。
花没了就没了呗,没了再找姨娘支援一点,下个月很快又能领了。
不过姐姐说得对,今后自己要养家,这算术可得好好学,在外挣钱了可得快速算出来,然后一文不少的领回家,男子汉韩大弟暗暗决定道。
要说这韩大弟还有啥优点,那便是听教,谁对他好他能感觉到,那便对他好的人教的他都会虚心听取,觉得有道理的就会认真接受,比如韩采薇之前让他练武,以及现在让他学算术。
母子三人盘算了好一会儿,此时厨房里面的火烧热了,传导过来把三间主屋的炕都烧热了,疲惫不行的三人各自休息了去。
韩大弟睡前还去喂了小黑驴,它这一路可是发挥大作用了,可不能随便饿着它,睡前心里还想着明天要记得给它买点麦麸等吃的。
而韩采薇睡前则在心里默默想着,要把那银票都换成银子去,她一路都惦记着这个,世道这么乱,可别那啥盛记钱庄倒闭了,那就倒霉了,她可是有五百两的银票呢,得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去。
最好都换成东西更踏实,不过她空间有限,都买成粮食,先不说买不买得到,买到了也装不下,只得作罢。
不由得庆幸自己穿越到的是地主之家,又临走敲诈来一笔,可是相当于现代的一百万呢,哪怕粮食再涨价,也都不用太愁吃不起饭,这一路也才能让他们走得还算悠闲。
要是穿到那种家徒四壁的农家,那逃荒可就是难多了,她不得不承认自己还算幸运的,略微感谢下韩老爷和韩夫人,想着想着便睡去了。
一夜无梦。
——————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王姨娘拿出十五两给韩采薇,让她领着韩大弟去街上买东西,她自己现在月份越来越大了,还是尽量少出门,只打算在家里好好收拾收拾。
姐弟俩走出巷子,又绕过几条街,这才到了那明显宽阔和人多的主街。
这双林县和阳江县差不多,都是有一条主商业街,上面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商铺都有。
至于零卖的,则都在东边有个围起来的小集市,农人或小商贩们交了摊位费便可进去售卖。
韩采薇她们先是去了那小集市逛了逛,此时还尚早,里面摊主不少,来买东西的人还不算多,只零零散散来买一些菜蔬的人,不时小声问着价,整个集市一副还没有从清晨中苏醒过来的模样。
——————
(五)吃顿好的
集市里,姐弟俩率先看到有不少卖鸡蛋的,一问价格都是3文钱一个,便挑着个头大的,在几家摊位上买够了200个,还送了个篮子,下面垫着稻草,鸡蛋放在里面提着也算便利。
“这母鸡怎么卖?”韩采薇蹲下去问那关着一笼子鸡的摊主道。
“我这老母鸡肥得很,50文一斤,两位买一只?”摊主是个中年汉子,热情地说道。
韩大弟不由嘟囔,“那可比猪肉都贵了,那边猪肉五花肉都才50文一斤呢,普通的只要40文!”
他之前可是从来不关注具体价格的,最近天天听自家娘亲念叨银钱,这一文那一文的,又想到自己是要当家作主的男人了,所以不由得对物价更加关注起来。
“小公子,我这都是老母鸡,煲了鸡汤好喝得很,养人着呢,全集市里都是这个价。”摊主说道。
韩采薇数了下,笼子里刚好有五只老母鸡,于是杀价道,“40文一斤,我们把这五只都买下,你看成不?”
那摊主为难道,“这40文着实有点低了,可都是我自家养的,吃的粮食长大的,这样,每斤给便宜三文,您看成不?”
双方又一阵掰扯,最后以45文一斤的价格成交,两边都还算高兴。
韩采薇这一手杀价本事还是从王姨娘那里学来的,这次得到机会便应用了起来。
想到自己一斤省下来5文钱,这五只母鸡15斤可是省了75文呢,都够多买25个鸡蛋了,不由得心情美滋滋。
果然古今中外,大家都喜欢买东西讲价的过程,并享受杀下价的满足感。
在现代的时候,她大多去的是大超市和大商场,都是标好价格的,一直没有杀价机会。
之前还有个抹零头的乐趣,后来手机支付后,店家连零头都不抹了,线下购物的乐趣便少了很多,所以后面她大部分都是网购了。
网购过程中,她曾还一度沉迷于购物网站的各种满减活动和各种优惠券,只不过后面被复杂的计算法则弄得烦的不行,就懒得再弄了。
没承想,有一天会来到这古代,能重新找到杀价的乐趣,一时心里不禁五味杂陈。
不过她也是看那摊主穿着条件还不错,估计是个二道贩子,所以才杀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