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时,他发现了一些异常的指标。
按照施怜得出的结论,ANGptL4与瘦素受体结合会激活StAt3信号通路。
而这种激活,理应是可控的。
而且存在上限。
这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然而,在另一组小鼠实验中,许秋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在高浓度的ANGptL4作用下,小鼠StAt3信号的磷酸化水平竟然持续上升,而且势头越来越猛。
虽然还未达到上限,但已经相差不大了。
“实验小鼠还在吧?”许秋问了一嘴。
施怜此时也郑重起来,道:“都还活得好好的呢。”
“高浓度这一组,继续追指标。”
施怜虽然有些疑惑。
但出于对老师的绝对信任,没多问,就赶紧回实验室去了。
她走得快,回来得也快。
两三个小时的功夫,她就一脸惊诧地回到了办公室。
“老,老师……StAt3信号的磷酸化水平,已经是机体上限的三倍了,而且……还在上升!”
这简直离谱。
许秋却不算是意外。
在看到这一异常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么看来,小鼠的磷酸化水平应该完全失控了。”
这段时间,许秋也并非徒劳等待。
他猜测了几种可能性。
此时,给出了其中几率最高的一项,道:“做一个基因表达谱分析,看看干细胞的变化。”
施怜赶紧去办了。
三天后。
基因表达谱分析出炉。
异常也总算是初见端倪了!
分析发现,高浓度下,原本在pRRx1+间充质干细胞中处于沉默或低表达状态的几个关键基因,其表达量突然飙升。
一是Sox9和RUNx2基因。
这两个是软骨和骨分化的核心转录因子。
虽说异位骨化本就会导致其表达升高,但在高浓度ANGptL4下,它们的表达远远超过了正常分化所需。
呈现出超速分化的状态。
二则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
这两个基因通常与组织修复和细胞增殖有关。
按理说,与异位骨化关联不大。
然而在高表达时,它们能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