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上午,雨住了,憋闷了好几天了,终于能出去透透气,他和高禄走出平安宫,前方约一百米处的一个山峰尖上有一个亭子,小道童说那个亭子叫望风亭。站在望风亭鸟瞰山川,但见近处奇峰交错,层峦叠翠,远山在云雾间缭绕,时隐时现。
从望风亭回来,走上七十多级台阶,来到平安宫的正殿大门。大门顶端镶嵌着“平安宫”牌匾。正殿里面供奉的首位神仙便是骊山圣母,此外还供有送子观音、地母药王、袁仙姑等诸神塑像。进入正殿,黄龙、高禄等人把在正殿内避雨的军兵都撵出去。高迎祥正正衣冠,从供桌上拿起三根香,点燃后恭恭敬敬地插入香炉里,然后跪在蒲团之上,磕了三个头,心中祈求各位神仙保佑他们能够突出重围、转危为安。
注释:
【1】金州城:现陕西省安康市。
【2】堂学:古代农村面向穷苦人家孩子的大学堂。
【3】过山鸟炮:明代火炮的一种,类似大抬杆火铳,是一种由人抬着施放的重型火绳枪。
第八节诈降逃生
农民军被围困在车厢峡里,两山山势雄伟,悬崖绝壁,林荫蔽日,荆棘丛生,经过几日的暴雨,雨水冲刷,原来的山道面目全非,道路泥泞。许多人穿着在一些县城里夺来的官靴,走不多远,靴子上便沾满黏黏的黄泥,每只鞋上的泥有二三十斤,根本就没法行走。
山上云雾缭绕,看不到远处的东西。
这里山高路陡,居民稀少,出口被明军把守得严严实实,又碰上连下四十多天的阴雨。衣甲全浸透了,一些穿挂甲片的牛皮绳溃烂导致许多甲胄散了架不能再穿,用鱼胶粘接的弓背也开胶了,不能再用,刀枪锈蚀,马的蹄子被雨水浸泡造成蹄铁脱落不能再驮人了,关键是几万人困在山谷中,多少天也吃不上一顿饱饭。
杀,杀不出去,吃,没有吃的,人困马乏,几万人陷入绝境。
这一天,几位大掌盘子的聚到高迎祥处,商量对策。
几个人散乱地坐卧在地铺之上,愁容满面,谁也不想言语。
混十万马进忠见没人言语,清清嗓子,悠悠地说:“都不言语也不是办法,就眼下情势到底该咋办?”
射塌天李万庆嘟哝出一句:“你有啥好办法?”
“现在情势明摆着,几十天的大雨,把啥都浇毁了,能吃的都吃完了,不能在这困死吧……”
闯塌天刘国能刚进来,听见马进忠后面的几句话,他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嚷嚷道:“能咋办,像我们这些人打家劫舍,杀人无数,还杀了那么多当官的,姓陈的能饶了俺们?”
曹操罗汝才也说道,“现在这个情势,精壮的都饿得走不动道了,还有那么多老弱病残,想杀出去,难啊!”
又是一阵沉默,高迎祥看向张献忠:“敬轩老弟,你有什么好主意?”
张献忠二十八九岁,白净面皮,穿一身粗布短打扮,上下收拾的很利索。他捋着下巴留的一撮小胡子想了想,说:“事关重大,得好好思量思量。”
这么一来,再也没人说话了,高闯王一看也商量不出什么结果,就说:“弟兄们都回去好好歇息,天无绝人之路,雨停了就好办了。”
高迎祥在高禄的引领下,冒雨到各处转转,看到许多弟兄就坐在用树枝和野草搭的简易棚子里,坐靠在大小的石头上,浑身上下水淋淋的,心里不是滋味。
刚回来坐下,李自成从外面进来。他不知道商量的结果。进来站定后,小声问:“舅,商量的结果怎么样?”
高迎祥没好气地回答:“还能怎么样,有想投降的,有想打出去的,自己都揣着一本账,没有一个准主意!”
“弟兄们快撑不住了,得早做定夺。”
高迎祥爱答不理地回一句:“我比你着急。”
李自成心中着急,但也没办法。他刚刚四处转了转,弟兄散乱的坐在一起,有的有棚子,没有棚子的就在雨里淋着,身上搭着各种东西当做雨具,空气中流散着绝望的气息。哎,其他营地状况还不如自己的,乱着呢。
“这仗不能再打了,再打就散摊子了。”李自成自言自语。
他漫无目的地转悠,突然看到前面顾秀才(顾君恩,四十多岁,读了一辈子书,只中了一个秀才,家乡闹灾被流民裹挟进来。)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闭目养神,一身青布袍脏兮兮的,雨水顺着草顶的间隙一滴一滴的落到头戴的蒲头上和身上。反正也没什么事,他走过去和顾秀才搭搭话。
“先生可好!”
在农民军中,只有李自成等少数几个人对顾君恩比较客气,也多有照顾。这个小草棚就是李自成派几个弟兄给他搭的,并且不让其他人打搅他。
正在迷糊的顾君恩一睁眼,呦,李闯将,赶紧弓着身子站起来,口中道:“闯将啊,快进来坐。”
棚子小,李自成弓着身子侧身挤进小草棚,就坐在湿漉漉的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