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补充道:“同学,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像你这么大的孩子,基本都坐在课堂上,认真的汲取知识。”
“实在很少这么年轻,就忙着干事业的!”
黄申刚想解释两句。
纪冷明已抢先一步。
青年不卑不亢,丝毫没有面见高官的慌乱。
“李书记,并不是每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都适合安分的呆在课堂上的。”
“古有霍去病,21岁大败匈奴,封狼居胥。”
“李世民23岁,于虎牢关之战,以数千精兵,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一战定鼎天下。”
“岳飞20多岁便已成为南宋军队的核心将领,26岁大败金军,30岁已开始北伐。”
“每一个风流人物,都曾是年轻人。”
“我是年轻人,忙着干事业,有什么不好呢!”
李建平原本松散闲适的坐着。
猛然间一听到这番话,霎时严肃起来。
中年男人目不转睛的盯着纪冷明。
两眼汇着光芒,犹如两把锋快、犀利的利剑。
他连连称好:“你说得对!”
“世界始终是年轻人的!”
“年轻人的未来,才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未来!”
“小伙子,你说的很好!”
纪冷明不想在寒暄环节浪费太多时间。
因此,直奔主题。
“李书记,听说您想找一部分企业家聊聊,做调研工作。”
“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您为什么会想到我呢?”
黄申恰时插话进来。
“哦,是这样的,是我向李书记推荐的你!”
“半年以前,你不是递交过一份‘承办芯片厂’的计划书么?”
“后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那份计划案被毙了。”
“听说,你并不甘心,又把计划案递交上去了。”
“正好,李书记是省科技厅的一把手,他负责这块。”
“我把你的事儿跟他说了。”
“今天李书记正好到此展开慰问工作,碰巧,又有点闲暇时间。”
“所以…”
这套逻辑,纪冷明没挑出毛病。
但就是觉得哪儿怪怪的。
他一个递交过两份《计划书》的无名小子,怎么就入了一位跟在省级干部身边的行政秘书的眼了?
纪冷明按捺住心头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