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听到沙皇罗斯帝国竟然要动真格的,肯派这么多人来作战,那是全场欢呼,高兴的好像要过年了一般。
特别是参加宴会的校级军官们,人人眼中都射出了极度渴望的光芒。
这军官不像文官,在待遇上或许不错,但在权力以及社会地位上,跟同级别的文官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所以但凡军官,都有一颗想要快速向上爬的心,因为只有爬到了高位,这个军官身份才会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开始起作用。
就比如在后世,一个营长甚至团长,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也就那样,但是到副师长这一级,那就完全不同。
只是军官的升官不可能文官那样,治理地方就可以刷出政绩,然后唰唰往上升。
绝大部分军官,升官的唯一途径就是战争,不然就要慢慢的熬资历,能把人熬崩溃的那种。
“奥伦堡在乌拉尔河的中上游,察里津则处于伊蒂尔河中游交通枢纽位置,沙皇罗斯帝国在这两处囤积物资,看来确实要跟我们血战了。”
镇西将军莫公棱兴奋的难以自持,他是皇帝莫子布的二哥,追封上蔡简穆王的蔡国公莫子淌之子。
而且还不是长子,导致蔡国公的爵位与他无缘,就连这个伊州伯的爵位,也还是上次平定安西之战后受封的。
因为按照大虞宗室的规矩,他父亲只能追封为王爵,还不是一字王,传下来世袭罔替的蔡国公爵位,只能由长子继承,同时老二和老三还能得到一个侯爵爵位。
到了第四子以后的宗室,如果要爵位就别想内勋爵了,通通只能得到神州赤县之外的亲藩爵位。
莫公棱好巧不巧正好是老四,外祖家也没多少资源能供他出去开疆,所以只好自己拼命。
但这个宗室的身份也还是有另一重好处,那就是有了战功之后,封爵特别快。
比如上次安西之战,都打到最后阶段了,莫公棱才率近卫军过来一锤定音,但立刻就获得了宝贵的内勋伯爵爵位。
这次要打赢了,说不好能直接一步跨越到郡公甚至是国公的高位。
看到作为主帅的莫公棱主动出来挑起了话头,一群军官也就没有心思吃吃喝喝了,每个人的心里都被功劳给填满了,恨不得马上就打仗。
因此宴席很快结束,大佬森干脆就在举行宴会的殿堂中挂起了一幅巨大的地图,并让太子府的厨子烤了些牛羊肉送来,与接近两百中校以上军官,直接开始了军议。
“从这个态势来看,罗斯人于乌拉尔河上游和伊蒂尔河中游关键处囤积物资,看来是要把我们放过乌拉尔河去打啊!”神电左卫指挥使杨芳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说道。
所谓伊蒂尔河,实际上就是伏尔加河,伊蒂尔河是蒙古人金帐汗国统治时的称呼。
这条历史上被誉为俄罗斯人伟大的母亲河,俄罗斯民族摇篮等等的著名河流,其实一开始并不是俄罗斯民族的,他们反而是后来的定居者。
当然,此时正是沙皇罗斯帝国关于家国文化的重要定型期,罗斯人已经开始把伊蒂尔河称为伏尔加河了。
只是关于它作为罗斯人母亲河和文化摇篮的属性,还没有最终确立。
毕竟普希金这个对伏尔加河充满深厚感情,但实际上祖先是埃塞俄比亚黑人的大文学家才四岁,另一位高尔基则还没有出生。
少了这两位在文学上用伟大的作品为伏尔加河做定位,是以此时的伏尔加河,还没有那么大的名头,更没有被赋予那么大的文化属性。
同样,那座伏尔加河中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察里津城,也还没有后世那个著名的名字-伏尔加格勒。
但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沙皇罗斯帝国为什么要跟大虞拼命了。
因为他们再不拼命,大虞就要拿下伏尔加格勒了,到时候沙皇罗斯帝国能不能存在,都会是个问题。
“那我们就先打奥伦堡,反正对于我们来说,多往西边进一寸,那就是占便宜,我看沙皇能不能忍得住看着咱们拿下奥伦堡!”旗将保宁提议道。
罗斯人想把大虞军队放过乌拉尔河去,目的可能是等大虞军队渡过乌拉尔河之后,双方陷入鏖战的时候,再让奥伦堡守军顺流而下拦截。
这样就可以把大虞军队堵在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里海沿岸低地,利用天险与就近便利的补给,将大虞军队活活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