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来找高沛:“将军,我军渡过沔水,定是出乎于敌军的意料,此乃我军优势,然而大军前行,速度太慢,时间长了,难免会被敌军发现,届时反丧失优势。以我看,不如我率军轻装简行,先行一步,快速前进,突袭南郑,若南郑没有准备,我必能一举破城。将军率军在外,可缓进军。”
“这……好吧。”杨怀很快就点头了,因为李严所率是荆州军,本来就不受他指挥,虽然他是此行的主将。
李严率两千兵力,往东行军了三天多时间,来到了南郑的西面。一路上,他注意隐藏行迹,以免被敌军发现。
……
益州汉中郡南郑。
王凌是跟随陈炎多年的老臣,其文武双全,才能出众。考虑到张辽、温恢等南下之后,汉中需要一个能人坐镇,陈炎特意把王陵调了过来。
其实,调王凌过来,并非陈炎最初的打算,而是王陵主动要求。
王凌是王允的侄子,当年王允一度得势,掌长安局势。后来,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将王允及其几个弟弟一家屠戮干净,王凌与其兄王晨事先逃出长安,侥幸保全了性命。
后来,王凌一直都想去一趟关中,收拾家中长辈骸骨,甚至还打算迁坟。于是,他主动请求陈炎将他调到关中一带任职,届时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处理这些后事。
然而,来到长安后,他才知道,当年收拾王允尸骨的人正是赵戬。可惜,他晚来了一步,赵戬奉命南下去了益州。
后来,陈炎感到在张辽率军南下益州后,汉中需要一个文武全才的人坐镇,他最先想到的,就是王凌。就这样,王凌被调到了汉中南郑。
南郑城西门口,王凌正安排一支两千人的民夫,押运一批粮草,送往阳平关。看到粮队出发,他才转身回城。
粮队缓缓西行,很快走了三十多里路。
此刻,李严率两千军队隐藏于一片山林中,他派出斥候,查探消息,以确定能否夺城。这里不是自己地盘,他要做到隐藏行迹,困难极大。
“报……报……”士兵匆匆跑来:“报中郎将,一支运粮队从南郑方向过来,看着有两千人左右,且应该都是民夫,若是我军奇袭这批粮草,肯定手到擒来。”士兵还有些兴奋。
“敌军的运粮队?是运向阳平关的?”
“应该是吧!”
李严陷入了沉思,想了一会儿,才摆了摆手:“抢些粮食又有什么用?我军此来,是攻南郑的,不是为这点粮食而来,若是动了手,反而暴露行迹,为敌军所察觉。不用去管这支运粮队,以免打草惊蛇。”
敌军的运粮队只是个小诱惑而已,李严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为将者,当知轻重缓急。
士兵得令,连忙下去安排。
次日凌晨,李严率军来到南郑西门一两里路处,等待南郑城门打开时,他就突然发动突袭。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突袭,一方面荆州军中没有携带攻城器械,只能等南郑打开城门再突袭;另一方面,南郑远离战场,凌晨时分又是最容易懈怠,正是突袭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