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订!”
“我订!”
很快,一百二十只玻璃杯被抢购一空。
没抢到的捶胸顿足,连连追问王爷下一批货什么时候出来。抢到的则是喜笑颜开,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口袋。
当场就有机灵的下人飞奔回府取来银票。沈嘉岁让账房现场点算,足足七万两白银,顷刻入账!
看着眼前这火爆的场面和满箱的银票,沈嘉岁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玻璃杯,只是第一步。等这市场稍微饱和,价格回落一些,她还有更多赚大钱的玻璃工艺品等着推出呢。
那些造型别致的花瓶、惟妙惟肖的摆件、镶嵌金银的奢华器皿……
利润将会更加惊人。
细水长流,方是生财之道。
而永州重建的银钱,这下,是真的不用愁了。
……
时值盛夏,荷风水榭却是凉意习习。
沈嘉岁再次广发请柬,邀集的仍是上回那些尝到甜头的富商巨贾。
与初次茶宴的试探不同,此番众人来得又早又齐,个个脸上都带着期盼与热切,彼此寒暄间,眼神交换的都是对财富的默契。
无他,只因上一批从那王府流出的琉璃盏,实实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回想起六月底那场盛宴,至今仍为京中商贾津津乐道。
新昌王沈嘉岁并未多言,只命人端出十数只流光溢彩的琉璃盏。那物件在夏日阳光下折射出炫目光芒,晶莹剔透,纹路别致,顷刻间便攫住了所有商人的心。
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是这般从未见过的精巧玩意儿。竞价之声顷刻间便淹没了水榭,最终,单只最高竟拍出了一千八百两的天价!
若有那成套四个的,轻轻松松便值上万两白银。
当时参与其中的商人,转手便将这批琉璃盏售予京中高门显贵,几乎都被一抢而空,利润翻着跟头往上窜。
巨大的成功像一阵风,早已吹遍了整个京城的上层商圈,引得无数人艳羡不已,只恨自己当初未能拿到那张入场请柬。
故而,当沈嘉岁放出风声要推出第二批货时,市场早已翘首以盼。
商人们摩拳擦掌,备足了银票,准备再大干一场。
然而,市场终究有其铁律。
第二批琉璃盏的数量,较之第一批多了何止数倍。沈嘉岁似乎放开了供应,不再那般惜售。起初,价格还能维持在高位,但随着市面上流通的琉璃盏越来越多,虽仍算珍贵,却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稀缺品。
那些豪富之家,该买的已差不多买尽,需求渐趋饱和。价格应声而落,从一千八百两的高位,一路下滑,最终稳定在八百两左右一只,虽仍是极昂贵的奢侈品,但利润空间已大不如前。
商人们虽仍有赚头,但相较第一次的暴利,心中难免生出几分落差。
这琉璃生意,莫非就要变成寻常珠宝般的买卖了?
今日这第三次茶宴,众人心中不免都带着这个疑问。
沈嘉岁依旧是一身清雅宫装,举止从容,她扫过在场商人那些藏着焦灼与期盼的脸,唇角含着一丝笑意。
她并未先拿出货物,反而轻抿一口清茶,闲闲谈起风物,说起海外奇珍的难得,工匠心血的凝聚。
吊足了胃口,她才轻轻击掌。
这一次,侍从们端上来的,不再是单一的盏杯。只见红绒铺底的托盘上,呈现的物件令所有商人眼前猛地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