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笔趣阁 > 第108章 两便(第2页)

第108章 两便(第2页)

“娄县令远道辛苦。”沈嘉岁声音温润平稳,不见波澜,目光却已落在停稳的马车和那几口硕大的木箱上。

娄县令急忙回神,强压下心头那点不合时宜的局促与酸涩,堆起一个笑容回礼:“沈县主言重了。为两县百姓通便利,何来辛苦一说?幸不辱命,村民收集初步处理的硝石,均在此处了。”

沈嘉岁点了点头,也不再多寒暄,径直向马车走去。

院中微风吹拂,送来一丝微弱却独特的刺鼻气味。

她脚下一顿,微不可察地扬了扬眉梢。

不是硝土那种浓烈呛人的臊气,而是一种经过沉淀过滤后的浅淡苦涩味儿。看来遂川的土法炼制,确实用了心,火候掌握得还不差。

沉重的大木箱被随行的遂川县卒合力抬下马车,搁在院内平整的砖地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箱盖启开,一股经过精炼的硝石气息顿时在院中弥漫开来,比硝土本身的味道要轻淡许多,但那股微辛的刺激感依旧清晰。

沈嘉岁步至箱前,裙裾拂过地砖。

她没有假手他人,亲自弯腰,探手在箱中雪白的硝石粉末堆里深挖下去,直触箱底。

粉末冰凉细腻,手感略干涩。

五指合拢,抓了一把满的举到面前。细腻的白色粉末在阳光下闪耀着晶体特有的细碎光泽,其中偶见黄色斑点,数量极少。

她用指尖捻了捻,粉质均匀,少有板结的硬块。

她又靠近些许,鼻翼微微翕动,刺鼻之味远比生硝土要弱,那种尿液特有的浓烈臊气几乎被去尽了。

“取杯水,少许。”她头也不回地吩咐。贴身丫鬟紫莺立刻小跑着从旁边耳房里端出一杯清水。沈嘉岁捏起一小撮硝石粉,投入水中。

白粉簌簌沉底,入水处水面立刻浮现出细小的气泡。

她静静地看着。那撮粉末沉降迅速,水的颜色只泛出极淡的浅黄。

少顷,粉末在杯底铺开,杯水整体尚算清亮,杯壁并无明显的脏污附着。

“取我屋中小铜秤来。”沈嘉岁眼中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很快,一杆精巧的铜秤连同整套的砝码被取来。她动作流畅地将几只箱子中的硝石粉末仔细混拌均匀,手法纯熟,随即用小铲将粉末铲入秤盘。

砝码在另一盘叮当作响,几番细微调整后,重量定格——一斤四两。

娄县令的心悬到了嗓子眼,目光胶着在那小小的秤杆和沈嘉岁毫无表情的脸上。

片刻后,沈嘉岁放下小铲,终于开了口:“纯度尚可,杂质有限。”

语调平淡依旧,像在评价米谷优劣,“便以此为准,足斤结算。”她甚至不需要看旁边候命的书吏,只微微颔首,“依市价二倍计,硝石一千六百四十斤,作三千二百八十两。现银付清。”

没有拖延,没有借口。

紫莺快步奔向内宅,不多时,身后跟着两名健壮的仆役,吃力地抬着一个分量十足的樟木箱子走来。“咚”的一声闷响,箱子落地。

掀开箱盖,里面整齐码放着十锭雪亮的五十两大银,另外便是用油纸裹好的散碎银两。

白花花的银光,刺得娄县令眼睛都有些发涩,喉头瞬间发堵。几个遂川衙役更是张大了嘴,眼珠子死死粘在银山上。

书吏飞快地铺开白纸,毛笔蘸饱了墨汁,写就两张收据。

“沈县主高义!娄县令,还有遂川一县父老,感激不尽!”娄县令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声音带上了不易察觉的微颤,在收据上郑重盖下自己的县衙印鉴时,指节微微发抖,“这笔银子,当真是及时雨!回去便可购粮,百姓能宽裕大半月粮米了。”

字据捏在手心,沉甸甸的,像是捏住了无数乡亲活命的希望。

他从没想过,这满山的石粉,竟能换来活命的粮草!

沈嘉岁将其中一份收据交给书吏归档,语气平缓地道出早已备好的说辞:“娄县令言重了。新昌夏日酷热难当,多备硝石,来年酷暑也好制冰消夏罢了。总归是合用之物。”

娄县令连声称是,心中感佩更重。

原来如此!

制冰确是大户人家夏日用度所需,新昌县主竟肯为此出两倍市价收购,体恤他们遂川偏僻穷困,这份恩情已是天大。

什么制冰原料是“硝石”而非传闻中巨贾方用的冬日窖藏坚冰?这种富贵人家才懂的手段细节,他一个贫瘠小县的芝麻官又怎会深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