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南洋联合王国的临时安置区里,阳光透过椰林洒在整齐的营房上。从德国接回的两千多名人才及家属已在此安顿半月有余,此刻正被引至一片开阔的广场——王杰特意让人在这里搭了简易的主席台,周围摆满了从仓库里搬来的鲜花。
当王杰身着正装走上台时,广场上响起一阵克制的掌声。这些来自德国的科学家、金融家、技术工人里,有人曾在柏林的军工厂里调试过火炮,有人在银行的金库中核对过账目,还有人在大学的实验室里钻研过精密仪器。他们脸上带着初到异乡的拘谨,却难掩对未来的期待。
“欢迎各位来到南洋。”王杰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开,带着清晰的诚意,“二月派去的三艘军舰,能把大家平安接来,是我们的幸运。”他抬手示意,身后的卫兵抬上几箱刚出炉的面包和水果,分发给家属区的孩子们,引来一阵清脆的笑声。
“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离开了熟悉的实验室、工厂,甚至带着家人辗转千里。”王杰的目光扫过人群,“在这里,我向各位保证三件事:第一,无论遇到任何麻烦,找任何官员都能得到解决,直接来王宫找我也随时欢迎;第二,所有技术人员、学者的工作岗位已经备好,军工、金融、制造……你们擅长的领域,这里都有舞台;第三,你们的工资待遇,会是当前全世界最高的,足够让家人安稳生活。”
人群里泛起一阵骚动,几个老工程师互相交换眼神,一位曾在克虏伯负责火炮设计的专家忍不住喊道:“我们的设备……”
“放心。”王杰笑了笑,“你们熟悉的那些机器,很快就会在新的工厂里运转起来,比在德国时更完善。”
广场上的掌声这次变得热烈起来,连带着孩子们也跟着拍手。王杰走下台,和几位领头的科学家握手,看着他们眼中重新亮起的光芒——这些带着知识与技能的“火种”,终将和那些从德国运回的设备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点燃工业的火焰。
下午的会议室里,阳光斜斜地照在长条会议桌上,摊开的文件旁放着刚泡好的茶。王杰坐在主位,看着林文和各部门负责人陆续落座,开门见山:“从现在起,要挑一批合适的年轻人当学徒,跟着德国来的专家们学技术。不管是机床操作、火炮设计,还是金融管理,都得有人跟着学,争取尽快把他们的本事学到手。”
他指尖敲了敲桌面:“这些学徒要机灵、肯下苦功,由人事部牵头,各工厂、院校推荐,三天内把名单报上来。专家们的时间宝贵,得让他们带徒弟时能专心。”
林文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学徒的食宿和津贴得跟上,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按技术工人的标准发,从国库走账。”王杰点头,随后话锋一转,“接下来,说说各部门的民生工作吧。”
民政部长率先汇报了粮食储备和安置区建设,工业部长则提到了新工厂的招工计划。王杰边听边插话,偶尔在文件上做标记,从农田水利到学校建设,每个细节都问得仔细。
会议进行到后半程,王杰看了眼怀表:“剩下的议程,林总理主持吧,我去趟军营。”
他起身时,林文已经接过了会议记录:“放心,会把后续安排落实好。”
王杰点点头,拿起外套走出会议室。走廊里,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去往军营的路上,他想着那些即将开工的工厂和嗷嗷待哺的学徒——南洋的崛起,既要靠外来的“火种”,更要靠自己培养的“根基”。
军营会议室里,赵山河和几位主官正围着地图低声讨论。见王杰进来,众人立刻起身敬礼。
“说说吧,东南亚那边的情况。”王杰落座道。
赵山河指着地图上的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和老挝区域:“日军在这些地方的据点基本扫清了。仗打得顺,收获也不少——他们占领区里的仓库、工厂物资,不管是军火还是机器,都暗地里收回来了,已经分批运回国。”
“没出岔子?”王杰问。
“放心,做得隐蔽,没让人察觉。”赵山河递过一份清单,“这是具体品类,您过目。”
王杰摆摆手:“不用了,你们盯着入库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