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创业时代 免费收听 > 分章完结43(第1页)

分章完结43(第1页)

和销售经理的分析后也倾向了第二种,方谦益没有意见,他也喜欢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kanshupu

定下了第二种方式,接着就是和机械厂谈包装机的价格了,方谦益拿出了机械厂的价格表,方旺达按着上面的联系电话打了过去,对方的销售人员很热情很积极,一听这边有意购买,马上就表示会尽快过来洽谈。

机械厂是广东的,广东的市场化进程已经挺成熟了,机械厂的销售人员办事效率非常快,第二天就坐了火车过来,第三天就坐客车到了l县,一通电话联系后,方家干货厂的车就过来接他们到了厂里。

之后的几天方谦益没去上课,他请了一周的长假,留在厂里专心帮父亲方旺达处理各项前期工作,谈价、安装、试用,一周的时间很紧迫,还不一定够用呢。

几天后,到了本该方谦益来杜家辅导的日子,杜君琦看着空空的属于方谦益的位子,心里有些小别扭,已经习惯了这个小伙伴,他一时不在了,她就有些不适应了。

少体队突然下发了通知,让所有队员向学校请一天假,连同周末两天,少体队将去市里参加一场中日武术交流赛。

中日武术交流赛?队员们纷纷交头结耳议论起来。

原来日本民间武术组织来本省交流,希望能举办一场中日武术交流赛,f市是省会城市,交流赛地点自然选在了f市,除了f市,全省各个地级市都会派出队伍前来参赛,而作为主办城市的f市,更是让下属的每个行政区、县级市、行政县都派出了队伍前来参赛,以壮声势。

另外,因为这次中日武术交流赛比的是少年组和青年组,少体队里年龄足够的都会分组报名准备比赛,而年龄不足的则要经过培训,到机场迎接日方队伍。

少年组的年龄是十二周岁,少体队里上了十二周岁的都是要准备比赛的,而剩下的则要去培训接人,若是以往,这样的安排倒是很正常很合理的,小学的压力不大,请假一天没什么,初中的一般是要考体校,学业压力也不大,紧出三天也可以凑合,但是偏偏今年队里有一个杜君琦。

杜君琦今年9岁,属于要去培训接人的一组,但是她现在读高二,而且还是要考大学的尖子生,哪有这么多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啊,而且一占就是三天,这里面就占了两天的正常上课时间啊。

队里知道杜君琦情况特殊,但是他们也没办法,作为下属单位只能先转达上级的通知,然后再给市局打申请报告,请求免了杜君琦的随队任务,一般说来,这事只是小事,申请应该是会被批示同意,毕竟杜君琦并不是必须上场为国争光的种子选手啊。

杜君琦本来也觉得没什么,把这事稍稍向家里提了一下就略过不理了,结果没想到,申请竟然被驳回了。

市局先前本来没注意到杜君琦,可是看了l县少体队的申请后反而注意到了她,一个从小习武很有武术天赋的9岁高中生,这不是最好的宣传榜样吗?谁说运动员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会读书了?这不就是个响当当的好例子吗。杜君琦的例子不就说明习武不仅不会影响读书,反而能强壮身体灵敏思维吗?没见这个小女孩边习武边读书,结果连续跳级跳上了高二吗?

市局不仅要让杜君琦来参加,还要让她作为欢迎代表,在电视上捧着鲜花领头欢迎日方队伍,要是她能再说上几句英语欢迎辞,那就更好了。

为了说服杜君琦,市局还专程派了一个办事员来l县见她,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市局的态度都这么明确了,杜君琦也不想再拒绝,说白了,这是市局搭了一个平台让她露脸,风光不嫌少,光环不嫌多,她干嘛不接受呢。

为了更好的执行迎接任务,杜君琦的行程并不与队里相同,她需要提前两天到f市接受培训,然后在日方到来的时候到机场迎接,不过她只需要完成迎接任务,等中日双方接受完电视台和报社的采访后,她就不需要再留下来参观全程比赛,可以优先回l县了。

杜君琦请了三天假,随办事员前往f市,住进了指定的招待中心后,杜君琦就被办事员带到了市局,开始接受专业的礼仪指导。

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杜君琦学习的很认真。因着考虑到杜君琦只是一个小姑娘,所以礼仪老师对她的礼仪要求并不高,只是要教她如何笑得更甜美,站姿如何更挺拔,走姿如何更好看就行了,除此之外就是还要多教一些日方的礼仪,因为日岛男女地位差别极大,对女性有很多细碎的要求,这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到。

除了礼仪指导外,杜君琦还要接受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的一对一日语口语指导。日语老师是位五十多岁的女教授,态度很是和蔼,因为杜君琦没有日语基础,日语教授先让她背下基本的日语五十音,然后拿出事先写好的日语欢迎词,一句一句的讲解给她听,讲明白后,日语教授更是一句一句的念给她听,再一遍一遍的复述纠正她的发音。日语教授的认真,让杜君琦觉得不学好都对不起她的反复示范,更是下了死命用心模仿,尽力做到最好。

两天的培训过得十分辛苦,但是付出的够多,回报也就高,第三天日方队伍乘机到来,杜君琦穿着精心挑选的衣裙,手捧着灿烂多姿的花束,面露微笑,迎向了日方领队。

日方领队见到可爱的小姑娘手捧花束迎向他,立刻堆起笑容接花点头,本以为只是接机的基本流程,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然一开口就是日语,长长的讲了一段,表达了中方对日方的欢迎。

虽然小姑娘的发音和断句不是太好,但是还是听得很清楚的,日方领队面上不由得带出几分惊喜,等小姑娘说完,日方领队也客气的讲了一段长长的感谢。

杜君琦用流畅的日语表达了中方对日方的欢迎,日方代表接过花束亲切交流,这一迎接过程被省电视台的摄像记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当晚,回到家中的杜君琦与家人一起观看省台的省内新闻,兴致勃勃地谈论起镜头后的故事。

正文第63章意外的美国人

省台的省内新闻播出后,省内或是市内的反应如何,杜君不知道,但是她知道自己在l县的风头更加强劲了,因为补习班来了更多的家长要求给孩子报名。

虽然补习市场巨大,但是杜君琦和杜家人都不想扩大规模,因为之前的补习班风波闹得太大了,把全家人都给吓到了,现在他们都只想着保持原状,不想再改变了,万一冷不丁的又闹出什么事怎么办。

f县,永港。

码头边站了一大堆人围观,方家出外海的船竟然拖回了一艘小艇,上面还带着个外国人,嘿,真是稀罕啊,咱们这个小渔村竟然能捞到一个外国人嘿。

方旺达被灌了一耳朵完全听不懂的叽哩呱啦的外国话,天晓得他已经多少个月没出海了,难得今天有空闲,天气又好,想着再不掌舵手艺就生了,这才重新上船掌舵,结果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外国人,他上了小艇检查过了,轮机坏了,而且油箱也没油了,其实油箱那么小,他估摸着就是满油也跑不了二十海里,也不知道这个外国人怎么就能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了。

外国人一直不间断的叽哩呱啦的说着外国话,还边说边比划着,可是满船人谁也猜不到他在说什么,方旺达听了只觉得耳朵疼,一上岸他就连比划带拉拽的将外国人带到了边防派出所,反正将人交给国家就不关他事了。

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面对这外国人也束手无措,就算按特务的标准来处理这个外国人,起码也得能和他沟通吧,可是他们这帮人都不懂英语啊,就是有两个学过一年的英语也早还给老师了,除了认得26个字母,其它的通通不晓得。

一堆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该怎么办,结果还是所长脑子好,灵光一闪,方旺达他儿子不是小神童吗?不是在县里最好的中学读初中吗?不是在学英语吗?他不是请了假正待在干货厂里吗?叫他来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