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创业时代 免费收听 > 分章完结42(第1页)

分章完结42(第1页)

解释后,县长意味深长地看了郑局长一眼,他家小孩补习从不需要交钱,他不知道现在补习费这么贵,老师们这么能赚钱,郑局长老脸微红,不敢抬头,他是知道市价的,但是这事能做不能说,一说出去,高尚的教师就变成了势利的商人,这让他这个教育局长无颜以对。x45

不过,这个公共课,真的有用吗?县长还是很怀疑。

杜君琦继续解释,办这个公共课主要是为了转移矛盾焦点,让老师们把关注点放在公共课赚名气上,名气有了,学生就有了,收益自然也有了,老师们就不会斤斤计较于少了几个学生,补习班与老师们的唯一矛盾就在于生源,他们不在意几个学生的流动,自然就不会把矛头对向补习班了,而且公开课体现了县政府的支持态度,鼓励老师们专注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补习环境来说也是好事啊。

县长和郑局长被说服了,决定下周开会讨论一下。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第二天补习班贴出了扩大补习班的告示,补习班扩大规模,增加新场地,但是增加出来的名额实行随机选号制,就像彩票一下,家长们领了号,然后滚筒抽号,抽中了谁,名额就是谁的,前来打听消息的家长们虽然对随机取号的方式稍有微辞,但是这样纯靠运气的方式反而比较公平,家长们也就接受了下来。

正文第61章风波平息

补习班要扩大规模,杜君琦自然多了许多事要忙活,首先是寻找新的场地,重新规划班级,杜君琦打算按成绩层次进行场地分班,成绩中上等的继续留在原场地上课,因为这个层次的学生并不太多,原场地容纳的下,而中等及以下的则要到新场地上课,因为这部份学生人数最多,大的场地才能容纳的下。

场地要找,补习老师也得增加,为了保证补习效果,补习班还是要采取小班制,补习老师的缺口挺大的,按照报名的人数统计,还得增加12人,杜君琦再次联系了陈老师,让陈老师再介绍12个师范生过来。

补习老师增加了,宿舍就得重新安排,这样就得找房子了,不能再随随便便在补习班里隔个小间凑合,这又是一件事。

好在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这些事虽然繁琐但是并不难办,杜家人一人负责一样,倒是很快就办了个七七八八,就等着新场地装修完毕就可以开班上课了。

自从那天亲眼见到了杜君琦的难处,方谦益很自觉地帮起了小伙伴的忙,比如整理一下报名资料,比如按平时成绩分配班级,等等,这些事很琐碎,但是很重要,方谦益做的很细心,让杜君琦轻松了许多。

康长青和张帅也来帮忙,那天家长们围困补习班,他们也被困在了教室里,当时的情景把他们吓住了,等家长们退去,他们惊惶地随着别的学生一起离开,等各自回到家后才回过神来,开始羞愧他们竟然一点也没帮上杜君琦,她比他们小,而且还是女孩子,当时她一定比他们更害怕,而他们竟然连安慰她都没做到。

康长青和张帅心里有愧,再次来到补习班后就争着帮忙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还帮着安抚同样受到惊吓的同学们,让他们继续留在补习班学习。

有了他们的帮忙,杜君琦的心里也松快开心了许多,有朋友就是好啊,不用大事小事都自己一个人忙着。

“公开课是下周六开始吗?”方谦益边收拾桌子边问。

杜君琦点头:“嗯,下周六下午3点,在第二实小的大教室。”

“你会去看吗?”康长青问道。

“看下到时候有没有事吧,如果没事的话就去听听,好歹我也赞助了课时费,第一堂课总要去听听课应应景的。对了,我还建议郑局长联系县电视台和市电视台,到时好好宣传一下公开课,表示一下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支持,那天来的人可能会挺多的,你们要不要去?你们要去的话,我给你们拿票。”杜君琦问道。

“好。”方谦益觉得反正无事,去凑凑热闹也好,康长青和张帅也点头表示想去。

到了周六下午,实小迎来了一大波听课者,有学生,有家长,有同校老师,还有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

杜君琦和方谦益他们结伴来到实小,杜君琦和方谦益都是从实小出来的,他们的脸就是通行证,现场维持秩序的实小老师们都认识他们,得知他们四人是结伴来的,连票都不用看就放他们四个进去了。

因为这是第一堂课,为了表示对教育的重视,来的领导也挺多的,有县政府班子的,也有县委班子的,县教育局更不用说了,郑局长亲自来了。

记者们也很兴奋,这样的公开课从来没有过,很是新鲜,l县年底就要正式改为l区了,看来l县的两套班子想在市里露脸挣分的决心很大啊,都鼓着劲在这时候造势啊,不过这个办公开课的点子也挺不错的,起码比扫大街铺新路那些面子工程好看多了,既能让老百姓夸他们做了实事,而且还给市里省了钱,市里最近喊着要精简机构节约开支,这事倒是做的合了市领导的心思。

讲第一堂课的老师更加很兴奋,兴奋的整张脸都涨红了,额头上还冒着汗水油光,老师拿着块帕子抹了一遍又一遍,好在他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了,正式讲课时倒是稳扎稳打的讲得很生动很深入,没有让亢奋的情绪影响了发挥,给公开课起了一个好头。

当晚县电视台和市电视台就播出了l县公开课的新闻,新闻稿写的非常好,先夸赞了l县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扶持,后表扬了讲课老师的教学功力,新闻播出后,l县领导很满意,全县人民也觉得面上有光,l县上下对公开课又重视了几分,都盼着能越办越好。

补习班的事告一段落,杜君琦把精力重新集中在了学习上,她始终记着她现在是一个学生,不管做什么事,成绩都是首要的,成绩就是她的光环,有了这层光环,她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几分。

看到杜君琦埋头苦读,杜家家长、班主任、陈校长、郑局长都十分欣慰,他们也觉得成绩是最重要的,杜君琦能不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始终专注于学习,这让他们对杜君琦更加喜爱了。

这天杜君琦做了两小时的练习册,头脑有些昏沉,便打开电视放松一下,因为杜君琦的表现一向极为自律,所以杜家并不拘束杜君琦看电视,她什么时候想看就什么时候看,而杜君琬则不行,定力不够,她只被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电视。

杜君琬嘟着嘴看着杜君琦去了爷爷的房间看电视,闷闷不乐地继续做作业。

杜君琦站在黑白电视前转着频道转钮,心里第一百次地嘀咕要买台带遥控的彩电,今年家里新添了洗衣机和电冰箱,可是偏偏就是不肯换电视,说是黑白电视又没坏,换什么换,她也只能忍耐着继续看黑白画面。

频道换了一台又一台,都没什么好看的节目,最后杜君琦看到了一个农业技术的节目,就定了下来。

农业技术的节目几十年来都是一样的风格,以科教为主,就算后来的节目有变化,但主体内容也没有变,对于许多人来说,农业节目很枯燥无味,可是对于杜君琦来说,这些种田和养殖的技术却是很有意思的。

津津有味的看了40分钟,节目结束了,后面是广告内容,杜君琦这时候也无聊,连广告一块看了,看着看着,看到了一个包装机的广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