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宣穆皇后(三国) > 第54部分(第1页)

第54部分(第1页)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不为子个人求,还要拉下个脸为子女求人。春华也不刻薄着他,“这不是我个出嫁了的女儿说了算的,你要先求了母亲。”

最后道,“也不是什么难事,总在回乡前给你答复。”

“哎。”

过继子不如亲子,又被剥夺了继承权,春华也没必要防他。更何况他们这些做“帝都人”、“邺城人”的,还真别看不起同乡。

张汪回乡安葬还要靠着这位哥哥呢。

只是身上戴着孝在外太惹眼,这一年末又是保皇党的最后一搏,许都、邺城两面闹哄哄的,被牵连死者万余人,她家戴孝正好闭门躲过了这段是非。

80、且玩且戏(三)

建安晚期的这段作乱;大概已经是大汉这个老去皇朝最后的声嘶力竭了。

如今的许都;更像是汉天子的一个牢笼;在名流权贵俱往邺城迁移后;北方的重心于帝心分离。

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却仍有帝王该有的一种属官;天子和丞相各一套编制;又各居一都,叛乱是迟早的事。

直到宗亲刘备入蜀,更激得保皇党们最后的一搏,曹操在南面和孙权开战;后方许都献帝便属意响应。

叛乱是由一个叫做吉本的太医策划,此刻北方重心在邺城;帝都守备反倒不如往年;几百人的作乱竟然掀起大波,不少谋士事后冷汗,要不是这些人赶着急吼吼地要上前砍杀曹操,转而带着天子流窜,逃到外面,再由人拥护成立个政府,那么曹操的麻烦就更大了。

事实如此,天子在谁手上谁就是忠臣。天子在董卓手上的,封其为“太师”;在曹操手上的,以其为“丞相”。

反过来,其他军阀,无论事实上“正义”与否,都只能成为反贼。

便是这会儿,汉献帝在曹操手上,刘备、孙权都是反贼。

急吼吼地杀“奸臣”曹操的结局就是保皇党的彻底失败,事后株连涉事族灭万余人,也不管近了年节杀人不好,直接即刻行刑了。

便在这片哀嚎声中,刑场上铡头血尚未干,在许都,曹操之女曹节以盛礼入主中宫,为皇后。

然而新任的椒房贵戚,国丈爷丞相曹操却并不以为意,顺带地就让汉献帝“赐”下了毓冕(天子垂珠的冠冕),仪仗如天子。

这是一切后世再三想为曹操翻身的人们无法辩驳之处,如果曹操真有臣意,而不想以自家取代的话,又何必以天子礼行事?

耐人寻味的是,南线回归邺城的曹操却从回来后便连连去荀家看女儿女婿。

当初曹操重用荀彧的时候,曾让女儿下嫁荀彧长子。荀彧死后看着汝颍出身的文官都受了不小影响,此刻这些被冷藏的人像是看到了希望,心思活络了起来。

连荀恽之妻曹英自己都看不懂父亲此举,从娘家回了夫家就和族人嘀咕,“阿爹也不知怎地了,这些日子倒多看着孙辈的多些。”

这位未来文帝朝的安阳长公主,正史里名不见经传,既比不上汉献帝继后的那位姐妹曹节名声大,亦比不上曹昂同母妹清河公主受的头一份宠。但在曹操众多的女儿中,她能混到嫁给荀彧的长子的地步,生母尚且是死后连夫人都算不上的姬妾,也是不是个简单角色。

果然过不多久,在荀彧死后都快三年之际,长子荀恽除服后提为虎贲中郎将。女婿陈群,为岳父服丧当然用不了三年,也顺带做了御史中丞。

有了这么件喜事在,陈群妻子荀贞近来也是脸上有光,见人便是三分笑。

哪怕见着正在戴孝的春华也不忌讳,说起丈夫升官的事便高兴,“这样的殊荣我也是想不到。”

“您也何必说过谦的话了,”看着人得意,她倒不至于难受,“说起来,我家阿师请西席的事儿还多亏了您给介绍了先生。”

“我们两家向来是通家之好,我看了你家儿女就像自家孩子似的,”心情好,荀贞也话多起来,“要不是我家泰儿比你家阿督大了太多,还真想和你结做儿女亲家呢。”

说起来也诡异,陈群娶了荀彧女儿,两人竟然只有一支独苗陈泰,连个女孩都没有,真正的古代三口之家。

汝颍世家的重得重用,在春华看来不过是曹操的愧疚罢了。

杀了荀彧他便该接受这样的结果,汉献帝终于是恼羞成怒。荀彧坐镇后方许都十多年了,许都从未出过事。荀彧对汉室恭敬,出身又是名门,再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做两边的缓冲地带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