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拿破仑时代英国国王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德国内外政策的巨大变动,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论。这时,阿登纳开始用自己

的眼光观察这个变动的社会,经常加入大人们对政治的讨论。

当时,德意志帝国还处在从各个方面建立和巩固帝国基础的阶段。为了

不让强邻法国在西方再起,“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外交以削弱法国为核心,

集中力量巩固和发展德国在中欧的强权地位。俾斯麦布下了一盘外交棋局,

即联合奥地利,拉拢俄国,挑起英俄争端,同时离间英法,以全力孤立和打

击法国。俾斯麦深知,1871 年虽然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取胜,但法兰克福和约

决不可能完全摧垮法国。事实如此,70 年代法国已迅速恢复,1873 年法国提

前向德国交付了50 亿金法郎的赔款。9 月,最后一个德国士兵撤离法国的领

土,从而结束了法国6 省区的被占领状态。法国从1873 年5 月开始,政权又

回到了保守的君主主义者手中,麦克马洪元帅接替了梯也尔,当上法兰西共

和国总统,并做出卧薪尝胆的姿态。俾斯麦明白,这意味着法国有可能同神

圣同盟时期的路易十八一样,受到沙皇和其他专制君主、以及敌视新教德国

的耶稣教团的支持。这样,他想在外交上孤立法国的举措就很可能难以奏效。

同时,法国人也摩拳擦掌,战争的屈辱,使法国人中的民族主义复仇情绪高

涨。法国战后很快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重建军队,不久议会又通过改组军

队的议案,把每个团队步兵营数从3 个扩增至4 个。法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尖

锐,法德关系也势同水火。

俾斯麦搞了一套回旋战术,领导着新兴的德国周旋于欧洲列强之间。俾

斯麦外交棋盘的核心是“三皇同盟”,他全力维护“三皇同盟”,①同时又适

当照顾英国利益,借英国力量来维持大陆均势,防止任何一方过于强大。在

1875—1878 年的东方危机①中,俾斯麦鼓动俄国挑起战争,同时又在柏林会

议上扮演“仲裁人”角色,压制俄国的过分要求。俄皇亚历山大二世是因得

到了俾斯麦通过外交官拉多维茨传达的“德国力图有裨于俄国政策并倾向在

重大问题上附合俄国的意见”这一讯息,又获得俾斯麦准予德国银行借予俄

① 三皇同盟:这是俾斯麦所策划的拉拢俄、奥匈,孤立法国的外交核心。1872 年9 月,德皇威廉一世、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和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三皇及其外长会晤于柏林,达成成立三皇同盟谅解。

1873 年5 月,德俄先定立军事协定,4 月,俄皇与奥匈帝国定立正式条约,10 月德皇也在条约上签字。该

条约规定,三皇在发生争执时,有义务进行协商;遇到来自第三方面的攻击威胁时。有义务采取共同方针。

① 1875—1878 年:“东方危机”,1875 年夏天,巴尔于半岛的黑塞哥维纳和波斯尼亚爆发反土尔其素丹

的民族起义,俄奥共同进行干涉,英国宣布反对干涉土尔其,支持奥斯曼土尔其政府持强硬态度。1877 年

4 月24 日爆发了俄土战争,1878 年6—7月,英俄奥法意德和土尔其、巴尔干各国代表召开柏林会议以解

决问题。

国1 亿卢布以应军需的承诺,才敢于在1877 年4 月对土尔其正式宣战的。俄

军取得节节胜利之后,俾斯麦却转而支持英奥立场,胁迫俄国作出让步,签

订《柏林协定》。“东方危机”中俄国并没有能通过这次所谓的“援助斯拉

夫兄弟”战争进入巴尔干地区,仅仅从土尔其取得亚洲的阿尔达罕、喀尔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