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接下来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怎么面对其他几个大的地产公司的挑战以及如何安稳度过九七年。
这些都是陈珞今天来这里来的目的,他是来给石仲信心的,确保往后两年,在房地产这一块能够走入一条康庄大道而不是误入歧途。
石恺也在,见到陈珞的时候也没觉得意外,毕竟昨天两个人在这方面有详谈过,然后就是去见石仲。
刚好石仲刚刚开了一个高层会议,会议上讨论的还是这方面的情况,虽然石仲是石氏的大股东,拥有绝对的决策权,但是石氏的股权结构沿袭的还是多年前的结构,有些混乱,所以很多事情,在内部听证的时候,就是一场混战,极为消耗精力。
看到陈珞,石仲招呼了一下,也没过多的精力周旋什么的,直接谈正事。
陈珞便是将后世的时候,国家在九六九七九八这几年的大体经济形势和走向分析了一下,当然在目前情况下,这些只是预测,不能作为准绳。
听完之后石仲道:“按照你的意思,房地产这一块,在过后两年,都是一片大好。”
陈珞笑道:“按照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国内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就是这样子的,当然,具体的操作上误差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之所以做这么一个分析,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围绕着长三角这一块地区来的,最主要的还是中海的卫星城这一块。”
顿了顿他接着道:“自92年有了中海卫星城发展的概念以来,卫星城那边无论是规划还是发展,都是逐年的往郊区膨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95年4月份中海的地铁开通之后,整个城市的交通形成了一个整体,交通的便捷,就意味着城市的边缘化发展,这方面,也拉动了更多的商机,其中一方面是城市道路建设,另外一方面,就是房地产了。”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逐年完善和发展,这里面意味着什么我想你应该比我更要清楚,92年以来,长三角经济圈在国内的政策和财力的扶持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长三角内的体制逐渐转轨,成为国内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大范围的经济环境内,房地产这一块的发展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苗头来,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说完这几点之后,石仲已经被完全说动了,再无丝毫疑虑,他看着甚至有点激动,道:“分析的不错,石恺,陈珞今天所说的话,你记一下,做一个发展报告。”
石恺点了点头,又是兴奋又是惭愧,他这段时间以来也是一直在忙着做这方面的市场分析,但是做了那么多,还不如陈珞的一番话。
而这就是穿越者的大局观和超前的前瞻性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子,听完之后觉得简单,但是其中的思考和分析过程,却不知道难倒了多少人。
这些话,如若是以往,石恺或许是不屑一顾,但是正是因为他在这一块钻研过的缘故,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对陈珞才更是佩服。
有这样的头脑,做大事,要想不成功都难啊。
陈珞此时也不理会石仲的态度,他的大脑渐渐的趋于一个亢奋的状态,继续就这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当然,顾及到时代的局限性,很多方面只能保守一些,而因为做的是预测的缘故,数据方面更是拿不出来,但是其话语里的逻辑性和煽动性却是不言而喻的,以至于当陈珞六点钟左右离开的时候,石家父子,还是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陈珞在红石大厦的门口,吹了吹冷风,发热的大脑才稍稍冷却,他蹲在一旁抽了根烟,彻底清理了一下思绪之后,才拦了车回酒店。
房地产这一块他所能做的,不管是打气也好,出谋划策也好,都做到极限了,再多一点,就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接下来的具体事情,还是得交给石家父子去做。
另外一个方面的情况就是关于曙光文具在中海这边的市场问题,随着中海这边代工工厂的投入生产和广告宣传的拉开,在石氏的影响下,以石氏为中心,迅速的蔓延式的发展,以石氏的效率,一个月的时间全城连锁铺货,两个月的时间,将曙光文具这个品牌推广到长三角其他的城市并不是难事。
而陈珞所需要做的,并不只是着眼于文具这一块,其附属的产业链,也是该启动了,但是这一块具体应该怎么做,还是再思量思量。
……
因为明天就要回云山市的缘故,这个晚上韩淑芸并没有过来,两个人打了一会电话,亲亲我我一阵,陈珞就打电话给董倩,沟通了一下文具厂那边的情况,然后让董倩那边联系一家玩具厂。
九几年的时候,比较流行的有黑猫警长唐老鸭之类的动画片,随之火起来的,就是对应的玩具,但是制作动画片的成本和精力要求太高太专业,陈珞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先将文具做起来,然后以文具带动动漫以及后续的电影制作。
这条产业链,陈珞之前一直都有认真的思考过,发展的路线还算成熟,加之曙光文具的发展趋于成熟,这一块,就要慢慢的投入生产计划了。
第二天下午,陈珞和韩淑芸坐火车回云山市,大半夜才到,就在云山市火车站旁边的酒店住下。
自然是分房而睡的,第二天一大早,陈珞先送韩淑芸去学校,然后,冒着被班主任于小虎批评的风险,偷偷摸摸的去学校上课。
自然不会忘记给武朵朵买热奶茶,武朵朵现在是习惯陈珞的突然失踪和突然出现了,失踪之后会患得患失,但是出现之后就会惊喜。
陈珞周围的环境一直在变,从云山市到星城,从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