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往事,林茵就想到林三哥,“诀哥,你觉得我把三哥一家赶走,是不是太过分了?”
她还是自我怀疑过,虽然没有人说她错。
谢诀听着这话,不禁皱眉,“你过分?你怎么能这样想自已?你全心全意的拉拔他们一家,你三嫂却这样算计你,换了是谁,都不好受。
你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三嫂。
她大概久了,习惯了,觉得你的付出理所应当,觉得你该对他们一家好。
你这样做,是正确的。
不能原谅一个拿刀在背后捅你的人。”
林茵却摇头说,“三个哥哥中,三哥是最最最傻的,他的眼里几乎只有我,没有其他。
我哭个鼻子,他都要急得打转转。
有一次砍竹筒玩,我把他的食指砍成了两半,我吓哭了,他没哭,还捂着自已的伤安慰我说,小妹,我没事,一点点疼,马上就不疼了。
三哥他只是没有那么聪明而已,我……应该包容三嫂的,我……”
想到那时的画面,林茵心里的愧疚更盛。
大哥二哥一家都在城里,唯有三哥在乡下,他们得受多少闲言碎语。
林茵上辈子受尽了苦楚,还有算计,所以在得知三嫂算计时,她真的很恨,她也只想到自已为拉拔他们的付出,却没有想过三哥从小到大为自已的付出。
谢诀停下脚步,严肃的看着林茵,“你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幼时的情谊,你们的兄妹情是相对的。
你三哥包容了你砍掉他的手指,可接下来的每天,你喂他吃饭,帮他洗衣,你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幼时的情谊和现在是不能比的,你们血脉相连,应当互相付出。
而现在,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你三嫂这个人也确实应该吃一些教训。
如果你继续把她留在城里,她未必能意识到错误,可能还会有更大的隐患。
茵茵,不要自责。”
林茵平时倒还没什么,只是这会儿和谢诀忆起了很多的往昔,一些尘封起来的记忆就一涌而上,她就想到三哥一家在乡下要受多少委屈,心里不好受。
村里闲得慌的大妈,见不得你苦,又见不得你好。
林茵只是想,就能猜到那些大妈会在三嫂的面前说些什么,同样是儿子,你公婆怎么这么偏心,他们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你们在乡下受苦。
哎哟,做错事?谁家孩子不做错事?当父母的怎么没这点包容心。
大概三哥一家回乡的事情,能让村里人议论上好几天。
小五小六肯定不好受,孙琴的心里更是难受。
事情确实如林茵所料那般。
林老三回村十来天,这十来天村里议论最多的都是他们一家几口的事情。
有说林爸林妈心狠的,偏心的。
也有猜测林老三一家肯定做了什么恶心人的事情。
更有人乱传林老三不是林爸林妈亲生的,所以被赶回乡下来了。
孙琴想解释,无从解释,那些婆子大妈添油加醋的各种挑拨离间,孙琴从开始的悔恨到后面的不舒服。
她甚至也觉得公婆是有些偏心的。
她的心里有些凄凉的想,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要靠的还是只有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