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边的苏晓东一直没有说话,脸色沉沉的,很不好看。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眼睛盯在手机上直直的,感觉都不转动。
乔莉莉继续说,“那我婆婆盖房子的事情是真的?”
于亮没有隐瞒,点头,“嗯,是真的,全村都知道。”
他是瞒不住的,村里在省城的年轻人有不少。苏晓东有心问的话,肯定能问到。
虽然有些不耻苏晓东的做法,有了小家就不要亲娘。但他今天是来感谢苏晓东的,人家给他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
在电话里不好说,他特意带着礼物上门来拜访的。
“那她哪来的钱,不是早就说存款花的差不多了,之前还说看病都没有多少钱。回去还没有一年,就能有巨款盖楼房。”乔莉莉是一百个不相信的,她一直认为那精明婆婆悄悄的藏了钱,要知道当初他们结婚的时候,以前的旧房换现在的四居室钱是不够的。
她让丈夫找精明婆婆,可人家咬死没钱,他们到现在还在还贷款,虽然不多,可终究是贷款。
现在想来那老婆子不是没钱,是不愿意拿出来。在自家住了两年,也一点都不透露,连亲儿子都瞒住,真是厉害。
于亮看了一眼苏晓东,忍不住问他,“晓东,你也是这么想的?”
他与苏晓东的年龄相差只有三岁,小时候还一起玩闹过。他听完乔莉莉那阴阳怪气的话,恨不得两巴掌扇死她:城里人有啥了不起的,比农村人又强到了哪里。
在他看来乔莉莉就是个吸血虫。
苏晓东双手撑在腿上,托着脸,还搓巴几下,声音闷闷的,“亮哥,我不知道,只是我妈为什么要瞒着我。她想留着一些钱养老我也能理解,只是她干嘛瞒着我。
说实话我真能理解,我现在也有儿女,以后等我老了,我也会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这是以防万一。”
于亮也搓巴双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冷掉的茶水。冰凉的茶水下肚,他浑身一激灵,但脑子更加的清楚,“晓东,你知道婶子为啥要盖房吗?”
声音低沉,还带有一丝伤感的问道。
“为啥?”苏晓东抬起头,茫然的望着边上的于亮。
“因为村里重新规划,村里的住在山上的居民的都要搬下山盖房子。
你也知道咱村出去的打工的人多,好多人在外面打工,有的还在市里买了房子。
但家里留了老人,老人居住都是一些老房子,在山上,离水源地有些远。他们老了,吃水就是个问题。
村里划出一块地方,给搬下来的住户盖房。全村新规划的时候,婶子正好生病,在你们这里治病养病。村里也就没有联系你们。
等婶子回去的时候,全村住在山上的坡上的都已经搬了下山,房子都是统一的样式建在一起,一排排的很是美观。
还有自来水也是接进家里,咱村那条河你是知道的,是二十年前人工开凿的,联通了外面的那条天然大河。
那河离你家有多远,你心里有数吧?你妈已经老了,身体又不好,每天挑水你想想多难。婶子回去以后,村干部考虑到吃水的问题,多次上门去找婶子,让她搬下去,可婶子一直不愿意。
今年村里来了上面派下去的第一书记,也几次上门找婶子谈。村里除了担心婶子的吃水问题还担心她的身体问题,她身子骨好不好你们可是知道的?一个人住在坡上,万一半夜身体有问题,她大声喊都没有人能听到。
婶子估计是拗不过村干部,只能冒着危险一个人进了深山。龙首山的传说外边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深山里多危险,婶子一个人进去几天的时间才出来,好在她运气不错,有惊无险,出来就让村里新来的书记孟书记帮忙联系了魔都的有钱人卖掉了她采的药才起,是家旺哥陪她一起去的魔都。
换回来了钱,才盖的屋子,她死活不愿意下山,打了水井,接了山泉。她说老地基那边她住习惯了,不愿意搬下去,为了不让村干部担心她把房屋的主体盖成了民宿,后院的两间小屋的面积移到了主体的边上靠竹林那边,她自己住那边的小屋。
以后做了民宿,天天有人,也不用担心她生病没有人知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村干部才答应她住在坡上。”
停顿了下,看着苏晓东,“晓东,你说婶子容易吗?她可打过电话问你要钱,咱村从山上搬下去的人家,哪家老人不是让在外做工的儿女掏钱,可婶子跟你吱过没有?
你妈用命换来的那房子,不是她藏着钱不告诉你。她倒是想告诉你,可你做的又有多好,咱村有出息读书出来的人就你与村里的莫松。莫松人在上京,那边的消费还有住房,比咱省城高多了吧。
莫松家里之前也是住在山上的,搬下去盖房不说多了,至少需要二三十万,最少也得十几万吧。